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預算縮減影響股基定投業務 貨基擬推“機構定制版”

2012-08-11 00:33:4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皓 魏玉卿 實習記者 陸慧婧    

每經記者 徐皓 魏玉卿 實習記者 陸慧婧

編者按

大盤轉了一個彎回到了年初低點,如今一路下探至2100點一線。如果是年初入市的基金投資者,手中的債券基金可能還有5%的收益,而股票基金則分化嚴重。此般市場演變,使得基金產品的銷售狀況也是冰火兩重天——債券基金大多火爆熱銷,而偏股型產品則舉步維艱。然而物極必反的道理在資本市場上多番上演著,在“鉆石底”被擊破的當下,基金市場是否醞釀著潛在的變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從基金公司、銷售渠道銀行、以及其大客戶保險機構三方面對近期基金銷售風向進行了調查。

每經記者 徐皓

隨行就市,順勢而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由于定投業務所需人力財力較大,大多數基金公司今年對于股票型基金的定投推廣力度未有持續,而固定收益基金是今年下半年大部分基金公司主推的公募品種,尤以債基為重點;而基于對A股市場的不樂觀預期,對于偏股型產品的營銷也有所保留。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降息周期之下,基金公司也意識到貨幣基金的魅力將減弱,對貨幣基金的推廣開始向有特定需求的機構客戶發力。

定投業務開銷不少

基金一直以來大量推廣的定投業務今年開始有所懈怠。

前兩年,A股市場走勢低迷,一些基金公司還加大了在定投業務推廣的力度,希望由此打開局面。然而今年這一熱度則未有持續。有基金業市場人士表示,“除了廣發、融通今年還在定投上花了點功夫,其他都沒見什么動作了。”他表示,定投業務的持續推廣所需人力財力不小,而今年大多公司預算都在縮水。

實際上,“放棄”股票型產品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在于對A股市場下半年的預期不明朗。

嘉實投資者回報研究中心認為,未來五個月A股市場仍難見到確定性機會,更多還是可能將平盤調整。此外,博時基金、廣發基金等大型基金公司近期策略也紛紛表示類似的觀點:A股估值分化依然明顯,市場中報業績風險正在逐步釋放,投資者宜謹慎觀望避險為主。

在此形勢之下,對于偏股型基金的投資,上投摩根基金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馮剛建議中小投資者謹慎為先,不要盲目入市,也不要跟風去做直接的投資,可適度參與一些看好的結構性主題基金產品,或者以股票型基金定投形式參與市場。

嘉實投資者回報中心負責人黃一黎則建議,選擇在歷史震蕩市中持續表現良好,倉位、行業配置相對適中,操作比較穩健的基金。

下半年營銷計劃主打債基

基金公司內部年中策略陸續完成,產品推介策略方面也多有調整。除了創新產品外,傳統產品中股票型品種仍舊被看淡,而繼貨幣、理財基金熱浪之后,債券型品種被提到“主打”位置。

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年中時曾開會討論過是否適時加大對偏股型基金的持續營銷,以應對貨幣基金收益率下降后可能出現的資金流出。不過,由于市場表現始終難見起色,公司目前的營銷重點放在了債券基金上。

這樣的情況在當下基金行業具有一定普遍性,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了解,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均計劃在下半年主推債券類產品。

嘉實基金FAS投資系統最新一期的配置建議較前一期(5月1日~7月31日)已經出現較大調整。在前一期中配置建議為:36%偏股基金;22%債券基金;42%貨幣基金。而新一期的組合建議中調低了偏股性基金配置比例至32%,同時大幅縮減了貨幣基金配置比例至22%,對于債券基金配比則調高一倍至46%。

而廣發基金三季度資產配置建議中同樣降低了偏股型基金和貨幣基金的比例10個百 分 點 至30%,而債券 基 金配置比例則從20%上升至40%。與此同時,廣發基金建議,當大盤跌至2147點(年初低點)之下時,可以調整配置減持10%貨幣基金、增持10%主動型權益類基金。

無論是從業績的確定性還是市場需求方面,基金公司都樂得大推債基,“渠道喜歡,投資者買賬,比較好發。”

上半年,債券基金的規模由2011年底的1648億元,擴張到今年中期的2890億元,規模增長了75.36%。今年債券新基金的平均首募規模也達到22.5億份。而一只傳統股票型產品要完成募集目標都頗為艱難。

不過,債券基金與股票基金發行的冰火兩重天也讓一些基金公司暗暗擔憂,從過往經驗來看,這往往意味著這類資產距離頂部不遠了。事實上,也有債券基金經理認為,今年債市機會基本到頭了。

貨幣基金轉向機構客戶

上半年貨幣基金的持續擴容成為助推個別基金公司規模增長的主要力量。然而隨著進入降息周期,銀行間日益寬松的市場資金導致利率走低,貨幣基金收益率下滑。

統計顯示,8月以來,貨幣基金萬份基金單位收益率均值已降至0.8358元,折算年化收益率為3.05%,而今年6月和1月萬份基金單位收益率均值分別為1.1903元和1.6173元,折算年化收益率分別為4.34%和5.9%。收益率下滑幅度可見一斑。

而近期有消息稱,監管部門有意將貨幣基金投資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俗稱“久期”)從180天降至120天或更低。同時,擬進一步提升貨幣基金投資信用債要求,規定只能投資于AA級以上 的信用債。

此舉在降低貨幣基金流動性風險的同時,也必然將影響其收益率,若成行未來貨幣基金收益率將再收窄。

分析人士認為,監管部門有意將理財基金與貨幣基金區別開,引導貨幣基金發揮其現金管理工具職能,而不是過度追求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7月末上海證監局曾下發 《關于加強貨幣基金風險管理的提示函》,指出轄區內基金公司貨幣基金的三類問題,如應付未付資金未提前一天從可用頭寸中劃出、未及時將應付贖回款劃出、于同一對手連續交易未考慮風險等。

貨基這些為提高收益率的擦邊球行為,增加了潛在的流動性風險。今年上半年,就有兩家基金公司到期票據未按時到賬,遭到監管層點名提示風險。

在此背景下,一些基金公司開始未雨綢繆,針對貨幣基金開發一些如外資企業等有大量現金管理需求的機構客戶。

這些機構對于收益率的高低并沒有過高要求,卻對投資組合期限、評級等具有硬性要求,以求保證資金的安全和流動性。

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已經有基金公司正在準備開發針對機構客戶的貨幣基金產品,同時擬對一些企業推廣其貨幣產品。

·市場結構

債基股基份額:從“二八開”到“三七開”

今年六月,監管部門為鼓勵基金公司多推固定收益類產品,允許基金公司最多可以同時上報3只此類產品的募集申請,稱希望未來固定收益類產品能占到基金總資產的一半。

目前基金市場中,固定收益類品種占比已達到28%左右,偏股型產品則占了約七成。雖然離監管層預期的平衡仍有一定距離,但這一比例相較于去年同期已經出現顯著變化。截至去年年中,偏股基金和固定收益類基金的市場占比分別為83%和14%,一年的時間,后者已經大幅擴容。

基金品種市場比例的劇烈變化,一方面是因為貨幣基金在近一年來狂飆突進式發展成為推動固定收益類產品市場份額擴大,另一方面也歸結于股基資產的持續縮水。

事實上“不管是從監管層的意圖還是公司的角度,都在試圖引導市場股基、債基‘七三開’的局面逆轉,希望把固定收益類品種作為投資者池子中‘打底’的品種,而不是股票。”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未來,這一趨勢仍將延續。今年以來偏股型新基金發行的絕對數量仍占壓倒性比例,然而在首募規模上卻并不具備優勢。

“根據傳統發行節奏,一年還是總要發一、兩只股基。”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但在資源愈發緊缺的2012年,傳統股票型產品難以出現在重點產品的計劃之中。

三方調查·銷售渠道/

“無視”債市調整 低風險品種渠道“稱王”

每經實習記者 陸慧婧

近期,股市疲軟,債市也陷入調整,債券基金近一個月的平均收益率由正轉負。

不過,來自業績層面的變化,似乎并沒有擾動基金產品的銷售行情。股票基金銷售依舊不溫不火,債券基金依舊火爆。截至7月末,年內債券基金平均發行份額約26億,股票基金平均發行份額約15億,這還包含了兩只300ETF巨擘。

投資者?渠道?是誰對債基始終熱情如一?

“主要還是投資者不認可股票基金,渠道就算想推也沒用。”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的內部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談到,多年賺錢效應缺失,導致股票基金在投資者心中的地位難有提升。

此外,來自銀行網點、渠道、第三方銷售等多個渠道信息顯示,盡管債券基金收益率有所下滑,債市走到“牛尾”的風聲不時傳出,但以債基為代表的低風險品種,依然獲得渠道的廣泛認可,在渠道中占據強勢地位。

投資者冷對股基

自2007年牛市結束開始,上證指數已經調整了近5年,即使從2009年8月4日指數上觸3478點算起,股市也已歷經三年漫長熊市。5年時間,股票基金等權益類產品財富效應缺失,導致投資者對此類產品信心不足。

“當年投資的指數基金,現在只剩下一半,對股市還是謹慎點好。”有投資者如此感慨。

“投資者都是后知后覺的,銀行只能做銷售導向,現在股票型基金一般情況下就賣個2~3億,債券基金卻動不動賣個30、50億。而且退一步說,債券‘牛尾’行情的說法也不確定,從長期來看,未來兩年,債券基金業績跑贏通脹還是大概率事件。此外,在資產配置上,股票基金這類高風險的產品,配置比例不可能太多。”一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或是投資者青睞債券基金的原因。

上述北京基金公司內部人士也稱,投資者“避險情緒”嚴重,是股票基金“遇冷”的最關鍵因素。“股票基金的銷售任務一直都有,而且從銀行對銷售人員的計價制度來看,拉到100萬存款,記5分,賣出100萬股基計5分,債基計3分,貨基計1分,從激勵制度上說,權益類產品的銷售動力一直都在。關鍵還是客戶不認可。”

銀行熱衷低風險類產品

事實上,除了客戶的投資意愿外,作為基金最主要的銷售渠道,銀行理財人員給出的整體配置建議,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起到引導作用。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各大銀行網點發現,債基依舊是理財經理向客戶推薦的首選對象。

“買債券基金比較好,短期雖然有所調整,但還是賺錢的。當然,如果你個人想抄股市的底,也可以投資股票基金。”工行上海一網點工作人員對于近期投資的選擇,給出了他的建議。

事實上,不光銀行網點,近期整體銀行渠道也沒有轉向。“銀行還是以債券基金銷售為主,除非單只股票基金渠道本身就認可,會給介紹,不過總體上并沒有對股票基金做配置推薦。”某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上述北京基金公司內部人士也透露,目前銀行整體也基本沒有調整銷售導向的意思,只有招商銀行“風聲”有所轉變,建議客戶降低債券的配置,增加股票的投資。“這也只是個別銀行。”他進一步表示。

來自招商銀行提供的5星基金池顯示,三季度招商銀行核心基金池共有基金36只,相比二季度的19只,股票型、債券型基金的數量都有所增加,這也從一方面說明招商銀行對三季度基市投資相對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油氣、黃金、不動產類的QDII也進入該基金池,包括此前二季度的國泰納斯達克100指 數QDII、 博 時 標 普500QDII,招行基金池中的QDII已達到5只。這意味著隨著美股復蘇,大宗商品價格上揚,招商銀行或認為海外市場也存在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監管層也有意做大固定收益產品這塊,讓固定收益產品成為投資者資產‘金字塔’結構的最底層,在這個大背景下,大家未來還是會加大固定收益類產品推廣力度。”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第三方銷售股基不積極

不僅銀行渠道,基金第三方銷售機構同樣對股票基金的推薦不夠積極。

好買基金人士表示,最主要的還是根據客戶原有的資產配置情況作介紹。目前判斷下半年債券市場是個中性機會,相對更推薦股票基金。此外,美國經濟復蘇,也會提醒客戶關注QDII的投資機會,但目前看來效果不大。“客戶還是更傾向于固定收益類產品,對權益類產品比較‘害怕’。”

眾祿基金人士表示,近2個月來,偏股型基金銷售大概占到業務量的50%,債券占比10%,不過他提醒,從歷史數據上看,偏股型基金的占比在80%左右,現在的50%已經是很低的水平。

對于債券基金下半年收益或會走低的說法,他稱,其實相對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盈利下滑得更加嚴重,去年有3.7%左右的年化收益率,今年上半年只有2.5%左右,不過股市方面也不容樂觀,經濟下滑,導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從20%下滑到10%,估值進一步受到壓制,進入惡性循環。兩者相比,雖然固定收益類產品近期收益有下滑的趨勢,但還是建議客戶投資這類產品,股市要等到真正有趨勢性行情顯現,才會對客戶做推薦。

三方調查·機構投基/

險資謹慎 不急于追加投資

每經記者 魏玉卿

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保險資金的調查來看,它們在近期的動作稍顯“沉悶”,似乎并沒有什么亮點。而這與市場低迷、保費增長降低以及后期引入基金、券商、保險公司資管,而不急于追加投資都不無關系。

60億申購指標還未用完

昨日(8月10日),某大型保險公司投資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股市低迷,權益投資的收益并不理想。”當前其所在公司的權益類投資占到總量大約在10%~12%,上限為25%,處于中性。“由于宏觀經濟仍然處于下行期,在政策轉向保增長后,其真正見底需要到三季度以后,因此不支持股市出現趨勢性行情。當前股市的吸引力在于估值優勢和價格低廉,因此我們倉位上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據了解,另一大型保險公司今年上半年定下的60億的申購基金目標,目前僅差不多完成了一半。某投資經理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掌握的資金,今年基本沒動,僅在近期申購了一點,并且也是以指數型基金為主,“因為其流動性好,并且也主要是以調結構、維持規模穩定為主。”

從險資以往的投資業績來看,2004年至2010年,保險機構的年均投資收益率略超5%,只在2007年達到10.9%,2009年達到6.41%。同期,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為8.41%。相比之下,其業績輸于社保基金。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盡管險資整體投資收益為正,但在權益類投資方面則是處于負收益,從上市基金公布的年報數據就可窺探一二,不少險資從去年年底開始重押指數型基金,如易方達深證100ETF、華安上證180ETF等,但今年從二季度開始,指數也開始節節敗退。

缺乏新增保費

而缺乏增量資金,也是保險當前并不急于投資的原因之一。

據中國保監會公布的保費數據,今年上半年行業實現原保費收入8532億,受壽險保費增長放緩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的總保費同比僅增長了5.9%。其中,財產險實現原保費收入2699億,同比增長了14.4%;人身險實現原保費收入5832億,同比僅增長2.4%。

據統計,在今年上半年保費排名前十的壽險公司中,有中國人壽、人保壽險、泰康人壽和陽光人壽4家公司保費出現負增長。其中,負增長最明顯的泰康人壽,同比下降了7.8%。其中,保費增速最猛的依然是中郵人壽,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達144%。排名第二的是新華保險同比增長了10.4%。此外,增長趨勢較好的還有太平人壽,同比增長達9.09%。

還有一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保險資金在銀行存款方面達到了2.26萬億,較前五個月的1.99萬億上升了0.27萬億元;同時,保險在投資方面減少,投資總額為39226億元,較前五個月的39518億元減少了292億元。

某險企投資部相關人士曾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主要是保險行業對股市的預期不太好,同時保險公司預期央行可能會降息,所以保險公司對投資的態度偏向謹慎。”

等待新增險資管理人

保險在權益類投資上的業績長期不佳,也促使保監會加快了引入其他投資管理人的步伐。

就在今年7月23日,保監會發布了《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其中最吸引市場關注的就是允許保險資金委托券商和基金公司進行投資管理。此舉意味著保險資金的投資管理市場正式開放,從而改變保險資金只能委托給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壟斷格局。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新了解的情況,險資目前整體對市場抱有的謹慎態度,再加上即將開始引入基金、券商,還有一些保險公司也正忙著成立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現在并不急于追加投資。

北京某保險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接下來我們就要準備符合條件的券商、基金的相關材料,先做到對它們的基本實力和競爭優勢有所了解,當然進入引入程序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同時,某保險公司的投資經理認為,歷史業績和管理經驗會成為險資在選拔管理人上的主要考慮因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