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個股聚焦

每經網首頁 > 個股聚焦 > 正文

從巴菲特減持消費股 看中國消費股神話陷阱(一)

2012-08-11 00:35:1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羅慧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羅慧

談及把握消費股的機會,這世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個比沃倫·巴菲特更優秀的投資者。他的投資案例,涉及可口可樂、沃爾瑪、卡夫、耐克等世界級的消費企業,他的投資故事更是遍布紐約到北京的每一個金融角落。

如今,巴菲特在二季度大幅減持消費股的舉動,為中國消費股神話敲響了警鐘,因為一旦選股不慎,投資者或將遺憾終生。

巴菲特的消費股投資密碼

巴菲特向來鐘情消費股,就如同他青睞櫻桃可樂一樣。櫻桃可樂廉價且尋常,但“股神”如何選股卻蘊含著巨大的學問。本周,《每日經濟新聞》將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多年的持股數據,來挖掘股神的消費股投資密碼。

此消彼長的消費類投資

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本月3日提交的監管文件,第二季度中,其現金增長7.5%至407億美元,為1年來最高水平;同時,削減了對消費股的押注,其投資組合中消費股成本從123億美元下降至98.4億美元 (約合降20%),并提高了對金融公司、商業、工業和其他類股票的投資。當季,公司賣出30.1億美元的股票,買入18.5億美元股票,相當于凈賣出11.6億美元股票。不過,監管文件并沒有列出具體股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從2000年到2012年,消費品行業和金融行業一直是巴菲特持股的重點。

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的瞬間崩盤,標志著美國互聯網泡沫的破裂,結束了美國長達10年的經濟擴張,美國經濟進入周期性衰退。21世紀初,美國經濟又連續遭遇了多起影響全球的重大事件,讓美國經濟有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其中,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使得道瓊斯工業指數遭遇恐慌性拋盤,10天時間,道指下跌了近2000點,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當月也下跌了8.17%,美國2001年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也從2000年的3.7%下降到了0.8%。“9·11”事件,使得美國政府增加了對金融保險、航空安檢和全球反恐等方面的支出,而巴菲特也在2001年將消費股的倉位從54.61%降至2.89%,把96.5%的倉位都押注于金融股。

2001年開始,美國聯邦儲備銀行開始用積極的貨幣政策來減輕美國周期性衰退的深度,從2001年到2003年6月,14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從當時的GDP增長情況來看,美國經濟也進入了一個緩慢復蘇的過程,其中,2002年GDP增長1.9%,2003年和2004年也分別增長了3.0%和4.4%。而巴菲特也重拾消費股,2002年消費品持股達47.91%,其中非必需消費品占11.7%,必需消費品占36.14%。

隨著經濟的復蘇,巴菲特卻一再減持消費股。2003年,其消費股持股比例降到44.82%,2004年,這一比例下降至39.36%。其中2004年,巴菲特對非必需消費品略有增持,而必需消費品則呈現持續減持趨勢。必需消費品和非必需消費品呈現出此消彼長的關系。結合美國宏觀數據來看,我們會發現,巴菲特總是在經濟擴張時,增持非必需消費品,減持必需消費品,而在經濟萎縮時,則恰恰相反。從2005年至今,必需消費品和非必需消費品的此消彼長關系更為明顯。

2005年到2010年間,巴菲特開始持續增持消費股,從2005年37.59%到2010年的巔峰值46.82%。而結合美國整個經濟背景來看,不難發現,在經濟增速放緩時,巴菲特往往會增持消費股,而經濟開始復蘇時,往往會減持消費股。

復蘇中增持

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美國經濟就已經進入了新一輪擴張階段,盡管2005年美國GDP增長3.5%,相比2004年有所回落,但主要受國際油價攀升和利率上升的影響。2006年,美國GDP實現了3.4%的強勁增長,失業率持續下降,消費者支出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巴菲特2006年對消費股的持倉也從2005年的37.59%增加到了38.22%。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盡管三季度開始,美國GDP已經出現負增長,但當年9月,美聯儲開始采取量化寬松政策,基礎貨幣及M1、M2增速大幅提高,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二季度谷底的56.4迅速回到了73.1的位置。巴菲特雖然減持了安海斯·布希 (美國第一大啤酒公司)、強生、寶潔以及特靈空調,卻大幅增持了卡夫和沃爾瑪,2008年巴菲特消費股的總持倉占組合的42.02%,相比2007年的41.54%略有增加。

2009年消費股依然是巴菲特重倉的行業之一。2009年三季度美國經濟開始復蘇,GDP經歷了四個月的負增長,首次實現3.5%的增幅,基礎貨幣供給增速也不斷下降,消費者信心指數也不斷攀升,截至2009年年末,巴菲特的消費品行業持倉比例占組合的43.06%。在2009年底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坦言自己對通脹的擔憂,“通脹威脅正在抬頭”也許正是他增持金融消費類股票的原因。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在2008年巴菲特會增持消費股。

而對于那部分被減持的消費股,有分析人士指出,2008年巴菲特減持強生3314萬股,減持市值20億美元,主要是為了購買高盛等3只優先股,而2009年二季度買入強生440萬股,四季度又減持強生978萬股,減持比例超過1/4,是為了收購伯靈頓鐵路。可見巴菲特減持部分消費股是為了完成更有吸引力的交易,忍痛割愛罷了。

放緩中減持

從2010年四季度開始,美國經濟增速就出現回調跡象,2011年一季度,GDP和消費者信心指數雙雙回落,盡管美聯儲從2011年一季度開始實施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基礎貨幣增速再度迅速回升到30%以上。但相比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刺激效果并沒有這么明顯,從季度GDP的增速可以看出,美國經濟復蘇已經放緩。

2010年一季度,巴菲特消費股組合中,強生、卡夫食品以及寶潔都較2009年4季度有所減持,同時維持可口可樂、沃爾瑪、雀巢、耐克等股票持有量。其中強生減持至2390萬股左右,上一季度為2700萬股多一點,兩個季度前為3691萬股,而2008年一度高達6200萬股。卡夫食品(KraftFoods)減持至1.067億股,上一季度為超過1.38億股。寶潔(Procter&Gamble)連續減持至7831.7萬股,上一季度大約為8750萬股,兩個季度前為9630萬股。而2010年二季度,巴菲特增持強生至4130萬股,繼續減持卡夫食品至1.0521億股,同時減持寶潔至7007.1萬股。直到2010年四季度,巴菲特徹底清倉雀巢和耐克。

而2011年前三個季度除了持續減持卡夫食品以外,其他消費股均無明顯變化。直到2012年2月,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布2011年第四季度的持股報告。報告顯示,去年四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增持了富國銀行、英特爾、IBM、美國最大的藥品零售商CVSCaremark等7家公司,減持卡夫食品和強生等3家公司。與三季度相比,美國運通公司、可口可樂等22只股票持股數量沒有變化,其中持有美國運通1.51億股,市值71.51億美元,持有可口可樂2億股,市值高達139.94億美元。去年第四季度,巴菲特增持上千萬股的有富國銀行和Directv,分別增持2233.38萬股和1609.90萬股。減持股份上百萬股的有強生和卡夫食品,分別減持842.87萬股和271.20萬股。而2012年一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除了買進1000萬股通用汽車公司股票,還增持了48.9萬股IBM以及767萬股沃爾瑪。

投資大師的一舉一動總是令人關注,對于巴菲特與消費股之間的微妙關系,輝立投資陳星宇表示,巴菲特對經濟的判斷比較精確,此次減持消費股,說明巴菲特對于整個經濟環境的判斷不是很樂觀,把一些周期性較長的或是對經濟環境比較敏感的行業減掉,而把增持的現金資金投向金融類、工業類這些相對比較保守、穩定的行業。巴菲特在2008年沒有選擇減持,是因為他看好政策刺激經濟、促進消費的趨勢,而現在貨幣政策效果刺激消費的空間已不太大了。

全球消費股中的大熊股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喜歡拋頭露面的基本面投資者,總是為買入一些消費股尋找理由,比如擁有“現金牛”或者是“護城河”優勢。當然,還有一類公司令人避之不及,它們的股價長年走低,財務數據也令人泄氣,但你可能在不經意間就會走進這些公司的店面。以體育用品和本土快餐為代表的消費股,正在經歷著不同程度的“創傷”。

體育用品股的擴張之殤

如果你在2010年初沖動地投資了一些中資體育用品股并持有至今,那么現在最好的辦法或許就是遺忘,因為在過去2年多的時間里,這些體育用品股的股價幾乎都在下跌。

事實上,內地絕大多數的大型體育用品公司,都選擇了在中國香港上市,其中包括李寧(02331,HK)、匹克體育(01968,HK)、安踏(02020,HK)、361度(01361,HK)和特步國際(01368,HK)。然而,自2010年以來,李寧股價累計下跌了84%、匹克體育跌了74%、安踏和361度跌幅均為62%,特步表現最好,但也下挫了接近46%。同期,恒生指數回報率為4.4%。

是不是體育用品行業已經走到了盡頭?不盡然,特別是當你將目光瞄向耐克、阿迪達斯這樣的世界級體育用品公司時。據統計,自2010年1月以來,在美國上市的耐克累計漲幅為41%,在德國掛牌的阿迪達斯則上漲61%。相比于中資體育用品股,它們都大幅跑贏了各自的基準指數。

同樣是體育用品類消費股,巨大的反差,讓人急于想要尋找其中的奧妙。一個明顯的跡象是,中資體育用品股普遍有著過于龐大的庫存,令公司不得不持續去庫存。據Bloomberg顯示,以李寧為例,2011年全年,其庫存接近11.33億元,同比大增41%。同時,這一水平也創出自2002年(當時僅2.3億元)以來的新高。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其成品庫存甚至超過了總庫存。換句話說,李寧絕大多數庫存都是被積壓下來的成品。

再看匹克體育,盡管庫存金額遠小于李寧,但最近幾年仍在持續上升。數據顯示,2011年,公司庫存為4.21億元,同比上升26%,但較2006年時的1億元已提升320%。庫存中,絕大多數仍是成品(2011年為2.32億元),其次則是在制品。另外,2011年全年,安踏、361度和特步國際的庫存,均創出了上市以來的新高。

如此高的庫存量,很大程度上要歸咎于行業擴張過快。對此,東方產經Invest專欄作者邢理強撰文稱,“體育用品股死因并非宣傳推廣開支太大,而是患上了大頭癥。香港上市的體育用品股共有7家,連同在新加坡上市的鴻星爾克,大部分都各自開了超過7000家銷售點 (之前更以1萬間為目標),同一品牌在一條步行街上可能已有3間分店。肯德基在中國多年來亦僅開了3000余家店,而各體育品牌現加起來卻已達5萬家,還未計百麗(01880,HK)、寶勝(03813,HK)等多品牌運動分店。盡管中國人口數量多,市場龐大,但能否容納多個體育品牌卻成疑問。即使全世界漸成Adidas和Nike壟斷的天下,強如Reebok和Umbro也先后被該兩大品牌收購,但Nike收購Umbro沒多久又打算將其出售,反映了品牌是貴精不貴多。”

惡性庫存對公司的正常運營有著很大的副作用。首先,將降低企業的資金周轉速度,抑制資本盈利率;其次,將影響正常產品的銷售和新產品的推出。以李寧為例,其2011年基本每股收益僅為0.37元,同比銳減65%。

中資體育用品股的整體頹勢,還與國際品牌加大競爭火力不無關系。專注于研究港股的經濟通通訊社稱,有研究顯示,耐克和阿迪在中國內地的市占率將于2013年提升至28%,雖然本土品牌力推同類產品,但因形象稍遜一籌,縱使產品質量相近,價錢亦難跟貼對手,這對一線本土品牌的影響最大;另外,全球經濟疲弱,導致訂單成績差強人意。

中式本土快餐的尷尬

在美國股票市場上,鄉村基(NYSE:CCSC)是唯一一家上市的中式快餐公司,但其上市以來的股價走勢,卻凸顯了與洋快餐競爭中的尷尬。

公開資料顯示,鄉村基是以川式美味為主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截至2012年1月,鄉村基已擁有全資直營連鎖餐廳210家,覆蓋重慶、上海、北京、長沙、貴陽、西安、昆明等18個城市。2011年接待顧客超過1億人次。2010年9月,公司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交易,每ADS發行價16.5美元(1ADS=4股普通股),籌資約9200萬美元。

但接下來的股價表現卻堪稱噩夢,截至本周四,鄉村基收報6.2美元,較發行價已跌去62%。另外,該股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12.5%,跑輸標普500指數接近24個百分點。

公司的年報說明了一些問題,2008年至2010年,普通股東所得凈利潤從最初的2418萬元(人民幣,下同)上升至6281萬元,但在2011年,卻變為凈虧損695萬元,每股收益也萎縮至-0.28元。按季度看,在2011年中有兩個季度出現了虧損,分別是二季度和四季度,其中四季度虧損額甚至達到了1894萬元。

對此,鄉村基CEO李紅在2011年四季度財報中表示,該季凈虧損主要原因包括價格折扣的短期促銷活動、成本增長以及負面新聞。鄉村基在四川的午餐活動,雖然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客流量、提高了客戶的品牌意識,但同時也由于促銷擠壓了整體毛利率。另外,四季度媒體針對成都一家鄉村基的衛生問題進行了負面報道,導致鄉村基在該地區近60家店面的銷售額都受到短暫的影響。據Bloomberg資料顯示,2011年四季度,鄉村基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利潤率跌至-4.1%,為2011年一季度以來新低。

事實上,相比于味千(中國),鄉村基在財務數據上有著一定優勢。i美股謝粼曾撰文稱,鄉村基的經營策略是以較低的利潤率,較高的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從而帶給股東較高的回報。雖然上市前權益乘數比味千偏高,似有財務風險,但是其行業性質決定了其有較強的收現能力,且處于擴張初期,33%的資產負債率也還在安全范圍內。鄉村基上市后,權益乘數勢必會有所降低,降低財務風險的同時也可能會降低凈資產收益率,但是其較高的翻臺率和較低的產品價格有益于聚攏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從而實現快速的擴張,擴大市場份額。其次,鄉村基現在的人均消費支出依然偏低,一方面與企業經營策略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鄉村基主要市場在西南地區,人均收入及消費能力、店面成本、人力成本較低有關。即使漲價30%,也比味千拉面便宜近50%,在價格上亦很有優勢,凈利率上還有提升的空間。反觀味千拉面,較高的定價使其市場定位不是很清晰,作為快餐連鎖,定價偏高,且上餐時間也比鄉村基要長,相對鄉村基有“慢餐”的嫌疑。近幾年的財報已經顯示,其單店收入、人均消費支出有下降的趨勢,說明消費者對味千的消費意愿在降低。

不過,這種優勢在與洋快餐相比時,卻可以忽略不計。以旗下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塔可鐘以及LongJohnSilver′s(LJS)四個餐飲品牌的百勝餐飲(NYSE:YUM)為例,其在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3.6萬家連鎖餐廳,總渠道遠超過鄉村基。而截至2010年1月底,僅肯德基在內地就已超過2700家,必勝客則達到了450家。

而這種渠道上的巨大差異,最終體現在了凈資產收益率(ROE=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上。據統計,2011年,百勝餐飲ROE高達77.61%,同期鄉村基為-0.9%,2010年也僅為15.76%。自上市以來,百勝的總回報率已超過32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在包括麥當勞、漢堡王等全球16家餐飲連鎖上市公司中,鄉村基的凈資產收益率遠低于平均值17.29%,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百勝餐飲 (77.61%)、小南國(45.15%)和麥當勞(37.92%)。

巴菲特十年消費股

投資變遷

·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巴菲特將消費股倉位從54.61%降至2.89%,把96.5%的倉位押注于金融股

·2002年:美國經濟進入緩慢復蘇的過程,巴菲特重拾消費股,持股達

47.91%

·2003年~2004年:

隨著經濟的復蘇,巴菲特一再減持消費股,2003年其消費股持股比例降到44.82%,2004年,這一比例降至39.36%

·2005年~2010年:

巴菲特開始持續增持消費股,從2005年的37.59%到2010年的巔峰值46.8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楊可瞻實習記者羅慧 談及把握消費股的機會,這世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個比沃倫·巴菲特更優秀的投資者。他的投資案例,涉及可口可樂、沃爾瑪、卡夫、耐克等世界級的消費企業,他的投資故事更是遍布紐約到北京的每一個金融角落。 如今,巴菲特在二季度大幅減持消費股的舉動,為中國消費股神話敲響了警鐘,因為一旦選股不慎,投資者或將遺憾終生。 巴菲特的消費股投資密碼 巴菲特向來鐘情消費股,就如同他青睞櫻桃可樂一樣。櫻桃可樂廉價且尋常,但“股神”如何選股卻蘊含著巨大的學問。本周,《每日經濟新聞》將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多年的持股數據,來挖掘股神的消費股投資密碼。 此消彼長的消費類投資 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本月3日提交的監管文件,第二季度中,其現金增長7.5%至407億美元,為1年來最高水平;同時,削減了對消費股的押注,其投資組合中消費股成本從123億美元下降至98.4億美元(約合降20%),并提高了對金融公司、商業、工業和其他類股票的投資。當季,公司賣出30.1億美元的股票,買入18.5億美元股票,相當于凈賣出11.6億美元股票。不過,監管文件并沒有列出具體股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從2000年到2012年,消費品行業和金融行業一直是巴菲特持股的重點。 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的瞬間崩盤,標志著美國互聯網泡沫的破裂,結束了美國長達10年的經濟擴張,美國經濟進入周期性衰退。21世紀初,美國經濟又連續遭遇了多起影響全球的重大事件,讓美國經濟有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其中,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使得道瓊斯工業指數遭遇恐慌性拋盤,10天時間,道指下跌了近2000點,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當月也下跌了8.17%,美國2001年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也從2000年的3.7%下降到了0.8%。“9·11”事件,使得美國政府增加了對金融保險、航空安檢和全球反恐等方面的支出,而巴菲特也在2001年將消費股的倉位從54.61%降至2.89%,把96.5%的倉位都押注于金融股。 2001年開始,美國聯邦儲備銀行開始用積極的貨幣政策來減輕美國周期性衰退的深度,從2001年到2003年6月,14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從當時的GDP增長情況來看,美國經濟也進入了一個緩慢復蘇的過程,其中,2002年GDP增長1.9%,2003年和2004年也分別增長了3.0%和4.4%。而巴菲特也重拾消費股,2002年消費品持股達47.91%,其中非必需消費品占11.7%,必需消費品占36.14%。 隨著經濟的復蘇,巴菲特卻一再減持消費股。2003年,其消費股持股比例降到44.82%,2004年,這一比例下降至39.36%。其中2004年,巴菲特對非必需消費品略有增持,而必需消費品則呈現持續減持趨勢。必需消費品和非必需消費品呈現出此消彼長的關系。結合美國宏觀數據來看,我們會發現,巴菲特總是在經濟擴張時,增持非必需消費品,減持必需消費品,而在經濟萎縮時,則恰恰相反。從2005年至今,必需消費品和非必需消費品的此消彼長關系更為明顯。 2005年到2010年間,巴菲特開始持續增持消費股,從2005年37.59%到2010年的巔峰值46.82%。而結合美國整個經濟背景來看,不難發現,在經濟增速放緩時,巴菲特往往會增持消費股,而經濟開始復蘇時,往往會減持消費股。 復蘇中增持 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美國經濟就已經進入了新一輪擴張階段,盡管2005年美國GDP增長3.5%,相比2004年有所回落,但主要受國際油價攀升和利率上升的影響。2006年,美國GDP實現了3.4%的強勁增長,失業率持續下降,消費者支出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巴菲特2006年對消費股的持倉也從2005年的37.59%增加到了38.22%。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盡管三季度開始,美國GDP已經出現負增長,但當年9月,美聯儲開始采取量化寬松政策,基礎貨幣及M1、M2增速大幅提高,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二季度谷底的56.4迅速回到了73.1的位置。巴菲特雖然減持了安海斯·布希(美國第一大啤酒公司)、強生、寶潔以及特靈空調,卻大幅增持了卡夫和沃爾瑪,2008年巴菲特消費股的總持倉占組合的42.02%,相比2007年的41.54%略有增加。 2009年消費股依然是巴菲特重倉的行業之一。2009年三季度美國經濟開始復蘇,GDP經歷了四個月的負增長,首次實現3.5%的增幅,基礎貨幣供給增速也不斷下降,消費者信心指數也不斷攀升,截至2009年年末,巴菲特的消費品行業持倉比例占組合的43.06%。在2009年底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坦言自己對通脹的擔憂,“通脹威脅正在抬頭”也許正是他增持金融消費類股票的原因。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在2008年巴菲特會增持消費股。 而對于那部分被減持的消費股,有分析人士指出,2008年巴菲特減持強生3314萬股,減持市值20億美元,主要是為了購買高盛等3只優先股,而2009年二季度買入強生440萬股,四季度又減持強生978萬股,減持比例超過1/4,是為了收購伯靈頓鐵路。可見巴菲特減持部分消費股是為了完成更有吸引力的交易,忍痛割愛罷了。 放緩中減持 從2010年四季度開始,美國經濟增速就出現回調跡象,2011年一季度,GDP和消費者信心指數雙雙回落,盡管美聯儲從2011年一季度開始實施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基礎貨幣增速再度迅速回升到30%以上。但相比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刺激效果并沒有這么明顯,從季度GDP的增速可以看出,美國經濟復蘇已經放緩。 2010年一季度,巴菲特消費股組合中,強生、卡夫食品以及寶潔都較2009年4季度有所減持,同時維持可口可樂、沃爾瑪、雀巢、耐克等股票持有量。其中強生減持至2390萬股左右,上一季度為2700萬股多一點,兩個季度前為3691萬股,而2008年一度高達6200萬股。卡夫食品(KraftFoods)減持至1.067億股,上一季度為超過1.38億股。寶潔(Procter&Gamble)連續減持至7831.7萬股,上一季度大約為8750萬股,兩個季度前為9630萬股。而2010年二季度,巴菲特增持強生至4130萬股,繼續減持卡夫食品至1.0521億股,同時減持寶潔至7007.1萬股。直到2010年四季度,巴菲特徹底清倉雀巢和耐克。 而2011年前三個季度除了持續減持卡夫食品以外,其他消費股均無明顯變化。直到2012年2月,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布2011年第四季度的持股報告。報告顯示,去年四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增持了富國銀行、英特爾、IBM、美國最大的藥品零售商CVSCaremark等7家公司,減持卡夫食品和強生等3家公司。與三季度相比,美國運通公司、可口可樂等22只股票持股數量沒有變化,其中持有美國運通1.51億股,市值71.51億美元,持有可口可樂2億股,市值高達139.94億美元。去年第四季度,巴菲特增持上千萬股的有富國銀行和Directv,分別增持2233.38萬股和1609.90萬股。減持股份上百萬股的有強生和卡夫食品,分別減持842.87萬股和271.20萬股。而2012年一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除了買進1000萬股通用汽車公司股票,還增持了48.9萬股IBM以及767萬股沃爾瑪。 投資大師的一舉一動總是令人關注,對于巴菲特與消費股之間的微妙關系,輝立投資陳星宇表示,巴菲特對經濟的判斷比較精確,此次減持消費股,說明巴菲特對于整個經濟環境的判斷不是很樂觀,把一些周期性較長的或是對經濟環境比較敏感的行業減掉,而把增持的現金資金投向金融類、工業類這些相對比較保守、穩定的行業。巴菲特在2008年沒有選擇減持,是因為他看好政策刺激經濟、促進消費的趨勢,而現在貨幣政策效果刺激消費的空間已不太大了。 全球消費股中的大熊股 每經記者楊可瞻 喜歡拋頭露面的基本面投資者,總是為買入一些消費股尋找理由,比如擁有“現金牛”或者是“護城河”優勢。當然,還有一類公司令人避之不及,它們的股價長年走低,財務數據也令人泄氣,但你可能在不經意間就會走進這些公司的店面。以體育用品和本土快餐為代表的消費股,正在經歷著不同程度的“創傷”。 體育用品股的擴張之殤 如果你在2010年初沖動地投資了一些中資體育用品股并持有至今,那么現在最好的辦法或許就是遺忘,因為在過去2年多的時間里,這些體育用品股的股價幾乎都在下跌。 事實上,內地絕大多數的大型體育用品公司,都選擇了在中國香港上市,其中包括李寧(02331,HK)、匹克體育(01968,HK)、安踏(02020,HK)、361度(01361,HK)和特步國際(01368,HK)。然而,自2010年以來,李寧股價累計下跌了84%、匹克體育跌了74%、安踏和361度跌幅均為62%,特步表現最好,但也下挫了接近46%。同期,恒生指數回報率為4.4%。 是不是體育用品行業已經走到了盡頭?不盡然,特別是當你將目光瞄向耐克、阿迪達斯這樣的世界級體育用品公司時。據統計,自2010年1月以來,在美國上市的耐克累計漲幅為41%,在德國掛牌的阿迪達斯則上漲61%。相比于中資體育用品股,它們都大幅跑贏了各自的基準指數。 同樣是體育用品類消費股,巨大的反差,讓人急于想要尋找其中的奧妙。一個明顯的跡象是,中資體育用品股普遍有著過于龐大的庫存,令公司不得不持續去庫存。據Bloomberg顯示,以李寧為例,2011年全年,其庫存接近11.33億元,同比大增41%。同時,這一水平也創出自2002年(當時僅2.3億元)以來的新高。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其成品庫存甚至超過了總庫存。換句話說,李寧絕大多數庫存都是被積壓下來的成品。 再看匹克體育,盡管庫存金額遠小于李寧,但最近幾年仍在持續上升。數據顯示,2011年,公司庫存為4.21億元,同比上升26%,但較2006年時的1億元已提升320%。庫存中,絕大多數仍是成品(2011年為2.32億元),其次則是在制品。另外,2011年全年,安踏、361度和特步國際的庫存,均創出了上市以來的新高。 如此高的庫存量,很大程度上要歸咎于行業擴張過快。對此,東方產經Invest專欄作者邢理強撰文稱,“體育用品股死因并非宣傳推廣開支太大,而是患上了大頭癥。香港上市的體育用品股共有7家,連同在新加坡上市的鴻星爾克,大部分都各自開了超過7000家銷售點(之前更以1萬間為目標),同一品牌在一條步行街上可能已有3間分店。肯德基在中國多年來亦僅開了3000余家店,而各體育品牌現加起來卻已達5萬家,還未計百麗(01880,HK)、寶勝(03813,HK)等多品牌運動分店。盡管中國人口數量多,市場龐大,但能否容納多個體育品牌卻成疑問。即使全世界漸成Adidas和Nike壟斷的天下,強如Reebok和Umbro也先后被該兩大品牌收購,但Nike收購Umbro沒多久又打算將其出售,反映了品牌是貴精不貴多。” 惡性庫存對公司的正常運營有著很大的副作用。首先,將降低企業的資金周轉速度,抑制資本盈利率;其次,將影響正常產品的銷售和新產品的推出。以李寧為例,其2011年基本每股收益僅為0.37元,同比銳減65%。 中資體育用品股的整體頹勢,還與國際品牌加大競爭火力不無關系。專注于研究港股的經濟通通訊社稱,有研究顯示,耐克和阿迪在中國內地的市占率將于2013年提升至28%,雖然本土品牌力推同類產品,但因形象稍遜一籌,縱使產品質量相近,價錢亦難跟貼對手,這對一線本土品牌的影響最大;另外,全球經濟疲弱,導致訂單成績差強人意。 中式本土快餐的尷尬 在美國股票市場上,鄉村基(NYSE:CCSC)是唯一一家上市的中式快餐公司,但其上市以來的股價走勢,卻凸顯了與洋快餐競爭中的尷尬。 公開資料顯示,鄉村基是以川式美味為主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截至2012年1月,鄉村基已擁有全資直營連鎖餐廳210家,覆蓋重慶、上海、北京、長沙、貴陽、西安、昆明等18個城市。2011年接待顧客超過1億人次。2010年9月,公司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交易,每ADS發行價16.5美元(1ADS=4股普通股),籌資約9200萬美元。 但接下來的股價表現卻堪稱噩夢,截至本周四,鄉村基收報6.2美元,較發行價已跌去62%。另外,該股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12.5%,跑輸標普500指數接近24個百分點。 公司的年報說明了一些問題,2008年至2010年,普通股東所得凈利潤從最初的2418萬元(人民幣,下同)上升至6281萬元,但在2011年,卻變為凈虧損695萬元,每股收益也萎縮至-0.28元。按季度看,在2011年中有兩個季度出現了虧損,分別是二季度和四季度,其中四季度虧損額甚至達到了1894萬元。 對此,鄉村基CEO李紅在2011年四季度財報中表示,該季凈虧損主要原因包括價格折扣的短期促銷活動、成本增長以及負面新聞。鄉村基在四川的午餐活動,雖然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客流量、提高了客戶的品牌意識,但同時也由于促銷擠壓了整體毛利率。另外,四季度媒體針對成都一家鄉村基的衛生問題進行了負面報道,導致鄉村基在該地區近60家店面的銷售額都受到短暫的影響。據Bloomberg資料顯示,2011年四季度,鄉村基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利潤率跌至-4.1%,為2011年一季度以來新低。 事實上,相比于味千(中國),鄉村基在財務數據上有著一定優勢。i美股謝粼曾撰文稱,鄉村基的經營策略是以較低的利潤率,較高的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從而帶給股東較高的回報。雖然上市前權益乘數比味千偏高,似有財務風險,但是其行業性質決定了其有較強的收現能力,且處于擴張初期,33%的資產負債率也還在安全范圍內。鄉村基上市后,權益乘數勢必會有所降低,降低財務風險的同時也可能會降低凈資產收益率,但是其較高的翻臺率和較低的產品價格有益于聚攏消費者的消費意愿,從而實現快速的擴張,擴大市場份額。其次,鄉村基現在的人均消費支出依然偏低,一方面與企業經營策略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鄉村基主要市場在西南地區,人均收入及消費能力、店面成本、人力成本較低有關。即使漲價30%,也比味千拉面便宜近50%,在價格上亦很有優勢,凈利率上還有提升的空間。反觀味千拉面,較高的定價使其市場定位不是很清晰,作為快餐連鎖,定價偏高,且上餐時間也比鄉村基要長,相對鄉村基有“慢餐”的嫌疑。近幾年的財報已經顯示,其單店收入、人均消費支出有下降的趨勢,說明消費者對味千的消費意愿在降低。 不過,這種優勢在與洋快餐相比時,卻可以忽略不計。以旗下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塔可鐘以及LongJohnSilver′s(LJS)四個餐飲品牌的百勝餐飲(NYSE:YUM)為例,其在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3.6萬家連鎖餐廳,總渠道遠超過鄉村基。而截至2010年1月底,僅肯德基在內地就已超過2700家,必勝客則達到了450家。 而這種渠道上的巨大差異,最終體現在了凈資產收益率(ROE=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上。據統計,2011年,百勝餐飲ROE高達77.61%,同期鄉村基為-0.9%,2010年也僅為15.76%。自上市以來,百勝的總回報率已超過32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在包括麥當勞、漢堡王等全球16家餐飲連鎖上市公司中,鄉村基的凈資產收益率遠低于平均值17.29%,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百勝餐飲(77.61%)、小南國(45.15%)和麥當勞(37.92%)。 巴菲特十年消費股 投資變遷 ·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巴菲特將消費股倉位從54.61%降至2.89%,把96.5%的倉位押注于金融股 ·2002年:美國經濟進入緩慢復蘇的過程,巴菲特重拾消費股,持股達 47.91% ·2003年~2004年: 隨著經濟的復蘇,巴菲特一再減持消費股,2003年其消費股持股比例降到44.82%,2004年,這一比例降至39.36% ·2005年~2010年: 巴菲特開始持續增持消費股,從2005年的37.59%到2010年的巔峰值46.82%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