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1 00:35:37
7月投資和消費數據未見企穩回升態勢,最新公布的外貿數據更讓人大跌眼鏡。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7月投資和消費數據未見企穩回升態勢,最新公布的外貿數據更讓人大跌眼鏡。
周五(8月10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287.3億美元,同比增長2.7%。其中出口1769.4億美元,同比增長1%;進口1517.9億美元,同比增長4.7%。
從6月到7月,出口規模環比下降32.6億美元,進口規模環比略增33.1億美元,因此7月貿易順差比6月下降20.1億美元,共錄得251.5億美元。
海通國際的報告認為,全球需求持續疲軟,以及中國經濟減速,令7月我國出口和進口增速大幅下滑,進一步提高了降準的可能。
數據低于預期
7月出口總額低于此前市場普遍預測的增長8%左右,也低于6月的增11.3%;7月進口總額同樣低于市場預測的增長7%,也低于6月的增6.3%。
進出口數據為何如此糟糕?
海通國際認為,由于歐洲債務危機持續,我國對歐盟的出口對數據造成拖累。
上半年我國對歐盟的出口總值同比下滑0.8%,1~7月的降幅進一步擴大至3.6%。此外,前7月我國對美國、日本和東盟國家的出口同比增速為11.4%、6.6%和16.2%,較上半年分別減速2.2個、1.5個和0.6個百分點。
交行分析師王宇雯分析,美國經濟復蘇持續放緩不利于我國出口增長。二季度美國GDP同比下滑至1.5%,7月ISM制造業PMI僅為49.8%,連續兩個月處于枯榮線以下,其中進口細項指數大降3個百分點至50.5%,對中國出口產生了直接沖擊。
進口方面,7月進口同比增速要高于出口,但也只有4.7%,在近兩年偏低。國內生產需求持續放緩是主因。
王宇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7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已回升企穩至20.4%,鋼鐵、水泥等主要工業品的產量逐步恢復,再加上前期審批通過項目的逐步投產,國內進口需求有回穩跡象,但短期效果不太明顯。
或將很快降準
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如果說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投資和消費數據為中國經濟筑底回升畫上一個問號,那么周五的進出口數據便已亮起紅燈。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說,進口不振的狀況并不出乎預料,因為當前內需不振狀況顯而易見,大宗商品價格此前也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出口的大幅下降卻讓人有些意外,難以接受。
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預計8月出口也會較差,因為7月用于加工貿易的進口貨物僅增0.1%,PMI中新出口訂單指數也在這幾月持續走低。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一直將外貿視為中國宏觀經濟領域中的最大風險之一,他說,如果像做出口加工這種扎根實體的企業因需求和成本問題賺不到錢,就會將積累的資本投入股市、樓市,滋生出新一輪資產泡沫。
魯政委說,目前已有民工提前返鄉的趨勢,7月出口增速也印證了出口行業不景氣,說明經濟可能會長期處于“溫吞水”狀態。在外貿數據節節走低的背景下,匯率政策應按市場來調整,“目前來看,人民幣有效匯率偏高,繼續升值的合理性不存在,正確的政策應是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
由于外貿數據不給力,各機構對宏觀形勢的判斷也偏悲觀。瑞銀認為,雖已采取措施保投資穩增長,但目前復蘇蹤影仍飄忽不定,三季度經濟增長8%的預測有下行風險,預計央行很快將降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