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汽車

每經網首頁 > 汽車 > 正文

萬向擬4.5億美元收購A123公司 欲破國內電池關鍵技術困局

2012-08-16 01:09:2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在電動車領域涉足多年的萬向集團,正計劃通過收購美國電動電池制造商A123Systems公司,以獲得更多的先進技術、市場與產能。

據海外媒體報道,“美國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A123日前表示,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商萬向集團計劃投資4.5億美元,收購這家搖搖欲墜的公司80%股權。”

從A123公司CEO維歐和萬向集團CEO魯偉鼎公開的言論來看,這應該是一樁雙贏的交易,通過獲得中國零部件公司萬向的注資,能使A123走出債務的泥潭,同時萬向集團也借此能夠獲得先進的技術,進一步鞏固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地位。

但是,該項交易目前尚未得到美國以及中國政府主管的認可。是否能夠順利地過政府關,以及未來在中國將如何發展,這些問題也頗為引人關注。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從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的行事風格以及該項交易萬向集團的操盤手倪頻的工作背景和經驗來看,這樁交易應該是“十拿九穩”。這也意味著自《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2~2020年)》頒布后,國內民營企業發力新能源產業的熱情再次被點燃,同時或許以收購方式解圍目前國內電池等關鍵技術落后的困局,將成為新能源技術突破的一條捷徑。

A123困境緣起電池召回

資料顯示,此前萬向集團已經和美國A123公司進行了長達4個多月的談判和磋商,目前雙方已經簽訂了備忘錄。根據備忘錄內容,“萬向集團將向該公司提供7500萬美元的初始債務融資,后期在滿足一定條件下,萬向集團還將再購買A123總計2億美元優先擔保可轉股票據,協議還包括萬向集團1.75億美元的期權認股權證。”

由于此項備忘錄是非約束性的條約,目前萬向集團和A123正在就交易合同細節進行進一步協商,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交易。

對于此項交易,維歐表示,具有財政和戰略的雙重意義,除解決公司的財務危機,還將全面提升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尤其將成為美國A123進入中國市場的一條重要途徑。

數據顯示,幾年前A123的市值曾高達26億美元,并在2009年獲得美國政府2.49億美元“綠色能源項目”撥款,并將其中的一半資金用于密歇根州的電池廠房建設,但由于美國市場對電池需求的減少,以及今年受批量缺陷電池召回的損失影響,A123的電池業務急劇滑坡,債務不斷攀升。

A123披露的財報顯示,今年公司第二季度虧損8290萬美元,一季度A123虧損1.25億美元。

交易尚需政府批準

雖然萬向集團收購A123的交易正在緊鑼密鼓的談判之中,但維歐坦言:“與萬向集團達成的任何交易都必須通過美國與中國政府監管機構的批準,這是交易成功的必備要件。”

目前美國政府和媒體首先對這樁交易唱起了反調。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安全審議委員會委員威瑟認為,“電池對于美國來說依然是一個關鍵領域,美國政府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審查”。他認為,這項交易甚至將對美國政府發展經濟、就業等方面帶來嚴峻的考驗。

CNN發表文章則稱,“除了民用設備,A123與美國軍方還有超過2000萬美元的合同,可能涉及單兵武器系統、車輛和飛機等各個方面。A123與軍方的合同或成為此收購案獲得美國政府批準的一個重要障礙。”

雖然美國和中國的相關人士均表現出對這樁交易的擔憂,但是國內的一些業內人士則認為,按照魯冠球的做事風格,這件事情應該已經有了八成把握,否則不會隨便出手。

作為收購的另一方,萬向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零部件生產企業,早在1984年就邁入美國市場。最初,該企業為美國汽車維修市場三大零部件供應商之一舍勒公司代工,隨后憑借該公司渠道逐步進入美國市場,并擴大了在美國的影響力,并在美國建立了分公司。

不僅如此,在美國發展的二十多年中,萬向集團收購了美國28家工廠,其中包括福特和克萊斯勒的下屬企業。深耕美國市場多年的萬向,對于美國的政策與市場環境都頗為熟悉。

同時,萬向集團收購A123這樁交易的操盤手倪頻,也是一個有著深厚美國背景的人物。正是他進入萬向集團后,憑借其對美國汽車市場和汽車行業的深入了解,將萬向集團在美國的業務擴展成為一個擁有20多家工廠的制造王國。

在萬向集團多年的收購之路中,倪頻不僅經歷了萬向對福特、克萊斯勒公司收購的全過程,而且還操盤了多起收購案件,對美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市場、企業、工會都有充分的了解。

萬向集團于1999年進入我國的電動車領域,目前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不僅在中國、在美國也建有電池制造工廠,年營收超過130億美元。

市場化前景難以判斷

對萬向集團收購A123一事,國內擔憂的聲音比比皆是。汽車分析師賈新光就表示:“很明顯這項交易的最終目的是將A123帶到中國,押寶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事實上,這已是A123實施中國戰略之一。A123系統汽車應用集團總裁JasonForcier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長最快的汽車市場,我們也認為它有潛力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據了解,目前A123除了與寶馬集團和美國汽車初創企業FiskerAutomotive簽有電池供應合同,并且被通用汽車(GM)選中為其即將推出的雪佛蘭SparkEV電動車的電池供應商之外,在中國,A123與上汽、吉利均有業務接觸。

近幾年,我國已經掀起了進軍鋰電池領域的熱潮,根據相關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動力電池行業披露私募融資案例為18起,其中涉及鋰電池且融資規模在352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就有5家;今年受到利好政策的刺激,又有十幾家企業意欲進入鋰電池生產領域,可見該領域的競爭在未來會越來越激烈,萬向通過收購A123之后是否能夠勝出還是個未知數。

同時賈新光認為,萬向集團收購A123之后,是否要在中國建廠?如果建廠是否能夠過政府的審批關?這些都成為難以判斷的問題。

根據日前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發布的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 (2011年修訂)》中將“外商投資整車”條目從鼓勵投資的類別中刪除,但是對新能源關鍵零部件項目仍在鼓勵之列,這對于萬向與A123來說,或許是個好消息。

“雖然A123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這個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太多。”賈新光說。

“目前電動車產業化依然有諸多困難,電池的重量問題,安全性,充電與換點模式的爭論、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等問題依然沒有解決。電動車產業化依然有較長的路要走,萬向集團收購A123之后贏利點在何處?”賈新光的疑問或許代表了很多人的觀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劉衛琰發自北京 在電動車領域涉足多年的萬向集團,正計劃通過收購美國電動電池制造商A123Systems公司,以獲得更多的先進技術、市場與產能。 據海外媒體報道,“美國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A123日前表示,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商萬向集團計劃投資4.5億美元,收購這家搖搖欲墜的公司80%股權。” 從A123公司CEO維歐和萬向集團CEO魯偉鼎公開的言論來看,這應該是一樁雙贏的交易,通過獲得中國零部件公司萬向的注資,能使A123走出債務的泥潭,同時萬向集團也借此能夠獲得先進的技術,進一步鞏固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地位。 但是,該項交易目前尚未得到美國以及中國政府主管的認可。是否能夠順利地過政府關,以及未來在中國將如何發展,這些問題也頗為引人關注。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從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的行事風格以及該項交易萬向集團的操盤手倪頻的工作背景和經驗來看,這樁交易應該是“十拿九穩”。這也意味著自《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2~2020年)》頒布后,國內民營企業發力新能源產業的熱情再次被點燃,同時或許以收購方式解圍目前國內電池等關鍵技術落后的困局,將成為新能源技術突破的一條捷徑。 A123困境緣起電池召回 資料顯示,此前萬向集團已經和美國A123公司進行了長達4個多月的談判和磋商,目前雙方已經簽訂了備忘錄。根據備忘錄內容,“萬向集團將向該公司提供7500萬美元的初始債務融資,后期在滿足一定條件下,萬向集團還將再購買A123總計2億美元優先擔保可轉股票據,協議還包括萬向集團1.75億美元的期權認股權證。” 由于此項備忘錄是非約束性的條約,目前萬向集團和A123正在就交易合同細節進行進一步協商,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交易。 對于此項交易,維歐表示,具有財政和戰略的雙重意義,除解決公司的財務危機,還將全面提升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尤其將成為美國A123進入中國市場的一條重要途徑。 數據顯示,幾年前A123的市值曾高達26億美元,并在2009年獲得美國政府2.49億美元“綠色能源項目”撥款,并將其中的一半資金用于密歇根州的電池廠房建設,但由于美國市場對電池需求的減少,以及今年受批量缺陷電池召回的損失影響,A123的電池業務急劇滑坡,債務不斷攀升。 A123披露的財報顯示,今年公司第二季度虧損8290萬美元,一季度A123虧損1.25億美元。 交易尚需政府批準 雖然萬向集團收購A123的交易正在緊鑼密鼓的談判之中,但維歐坦言:“與萬向集團達成的任何交易都必須通過美國與中國政府監管機構的批準,這是交易成功的必備要件。” 目前美國政府和媒體首先對這樁交易唱起了反調。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安全審議委員會委員威瑟認為,“電池對于美國來說依然是一個關鍵領域,美國政府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的審查”。他認為,這項交易甚至將對美國政府發展經濟、就業等方面帶來嚴峻的考驗。 CNN發表文章則稱,“除了民用設備,A123與美國軍方還有超過2000萬美元的合同,可能涉及單兵武器系統、車輛和飛機等各個方面。A123與軍方的合同或成為此收購案獲得美國政府批準的一個重要障礙。” 雖然美國和中國的相關人士均表現出對這樁交易的擔憂,但是國內的一些業內人士則認為,按照魯冠球的做事風格,這件事情應該已經有了八成把握,否則不會隨便出手。 作為收購的另一方,萬向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零部件生產企業,早在1984年就邁入美國市場。最初,該企業為美國汽車維修市場三大零部件供應商之一舍勒公司代工,隨后憑借該公司渠道逐步進入美國市場,并擴大了在美國的影響力,并在美國建立了分公司。 不僅如此,在美國發展的二十多年中,萬向集團收購了美國28家工廠,其中包括福特和克萊斯勒的下屬企業。深耕美國市場多年的萬向,對于美國的政策與市場環境都頗為熟悉。 同時,萬向集團收購A123這樁交易的操盤手倪頻,也是一個有著深厚美國背景的人物。正是他進入萬向集團后,憑借其對美國汽車市場和汽車行業的深入了解,將萬向集團在美國的業務擴展成為一個擁有20多家工廠的制造王國。 在萬向集團多年的收購之路中,倪頻不僅經歷了萬向對福特、克萊斯勒公司收購的全過程,而且還操盤了多起收購案件,對美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市場、企業、工會都有充分的了解。 萬向集團于1999年進入我國的電動車領域,目前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不僅在中國、在美國也建有電池制造工廠,年營收超過130億美元。 市場化前景難以判斷 對萬向集團收購A123一事,國內擔憂的聲音比比皆是。汽車分析師賈新光就表示:“很明顯這項交易的最終目的是將A123帶到中國,押寶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事實上,這已是A123實施中國戰略之一。A123系統汽車應用集團總裁JasonForcier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長最快的汽車市場,我們也認為它有潛力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據了解,目前A123除了與寶馬集團和美國汽車初創企業FiskerAutomotive簽有電池供應合同,并且被通用汽車(GM)選中為其即將推出的雪佛蘭SparkEV電動車的電池供應商之外,在中國,A123與上汽、吉利均有業務接觸。 近幾年,我國已經掀起了進軍鋰電池領域的熱潮,根據相關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動力電池行業披露私募融資案例為18起,其中涉及鋰電池且融資規模在352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就有5家;今年受到利好政策的刺激,又有十幾家企業意欲進入鋰電池生產領域,可見該領域的競爭在未來會越來越激烈,萬向通過收購A123之后是否能夠勝出還是個未知數。 同時賈新光認為,萬向集團收購A123之后,是否要在中國建廠?如果建廠是否能夠過政府的審批關?這些都成為難以判斷的問題。 根據日前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中將“外商投資整車”條目從鼓勵投資的類別中刪除,但是對新能源關鍵零部件項目仍在鼓勵之列,這對于萬向與A123來說,或許是個好消息。 “雖然A123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這個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太多。”賈新光說。 “目前電動車產業化依然有諸多困難,電池的重量問題,安全性,充電與換點模式的爭論、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等問題依然沒有解決。電動車產業化依然有較長的路要走,萬向集團收購A123之后贏利點在何處?”賈新光的疑問或許代表了很多人的觀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