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2-08-27 15:05:35
跨國公司裁員,維權準備好了么?
——摩托羅拉南京地區裁員“攻防戰”的警示
摩托羅拉移動南京地區裁員工作正在進行中。員工持續抗議,公司反復協商,令事件不斷發酵。企業裁員雖是市場競爭使然,員工失業卻是社會難以承受之重。跨國公司大規模裁員頻頻波及中國,摩托羅拉在華裁員“攻防戰”敲響警鐘:面對洶涌來襲的裁員潮,員工、工會和政府部門是否已做好準備維護合法權益?
摩托羅拉中國裁員最后一站陷僵局
目前,摩托羅拉移動中國區裁員的最后一站——南京研發中心裁員仍在僵持中。公司高層想與員工逐一談話,以求各個擊破。員工卻抱團不予理睬。
摩托羅拉大規模裁員及關閉部分研發中心的消息傳出后,8月15日和20日,摩托羅拉南京研發中心的數百名員工先后兩次公開抗議,在研發中心門口拉起“反對谷歌歧視中國,保留南摩護我家園”等條幅。
20日,摩托羅拉邀請一些公司,包括競爭對手,到南摩進行招聘。公司試圖為員工再就業提供幫助,卻不想引來員工更激烈的抗議。記者看到,一些員工將摩托羅拉的標識改成“滴血的標識”,并指責公司“未簽離婚協議卻逼妻先嫁”。
摩托羅拉移動南京研發中心裁員緣何遭遇如此激烈的抗議?記者采訪南摩員工了解到,對于此次大規模裁員,他們普遍感到不解和意外。“我們的勞動力成本最低,我們目前還處于贏利狀態,為什么要關閉南京研發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員工說,“要知道,芝加哥總部最近搬了一個家,都花了3億美元啊!”
除知情權外,要求延期關閉研發中心成為爭議焦點。今年30歲的摩托羅拉南京研發中心員工李小姐介紹,如果研發中心近500人同時離職,當地IT人才市場根本無法消化;裁員將使很多人失業。這位員工說,“我們許多人年齡在30歲到40歲之間,房貸、孩子上學、贍養老人……正是經濟壓力最重的時期。”
維權意識不足遭遇裁員潮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許多南摩員工對關于裁員的法律知識一無所知。一位30歲的李姓女員工告訴記者,不僅普通員工如此,就連公司工會和員工代表也大多從20日談判開始時才都“惡補”法律文本。南摩工會由有服務意愿的員工經自薦或推舉產生,主要職能就是組織年會以及其他服務性工作。
南摩所在的開發區管委會宣傳部門表示,裁員是企業行為,開發區管委會不便插手。南京市總工會則表示,南摩工會未與南京總工會建立起聯系,應由其北京總部的工會管理,因此也未介入此次事件。
而在摩托羅拉公司聘請熟知相關知識的企業律師全程參與談判,這與員工維權的無助形成鮮明對比。記者采訪中也注意到,南摩員工雖然質疑公司諸多做法,但是由于缺乏相應法律根據,因此只能“懷疑”、“不理解”。
當前中國經濟處于調整期,受市場競爭、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多種因素影響,跨國公司退出和裁員現象日益增多。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至少有6家大型跨國企業在華裁員。在跨國公司裁員過程中,員工、工會乃至政府相關部門該如何應對,已經成為亟待面對的問題。
上海市申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胡燕來說,從目前國內裁員案例來看,員工普遍缺乏法律知識、工會不作為現象非常普遍。而隨著跨國企業裁員潮波及中國,這一現狀可能將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影響。
裁員不能只由企業說了算
法律界人士指出,裁員潮中維權的第一步是判斷跨國企業是否依法裁員。胡燕來說,如果摩托羅拉至今未啟動裁員程序而僅停留在“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的“軟裁員”階段,員工可積極啟動集體協商程序,“一致行動”向企業爭取法定權益外的利益。
劉昊斌說,如果摩托羅拉正式啟動裁員程序,目前情況看來至少存在3點法律問題。一是民主制訂程序,即在確定裁員名單、裁員基礎、裁員補償方案時,應告知或與員工協商;二是應與員工協商而非單方面公示裁員條件;三是應向政府部門報告備案。如果企業裁員行為本身存在違法,被裁員工完全可以提出雙倍賠償的要求。
面對外資企業頻繁在華裁員,員工應冷靜分析,界定自身訴求,“抱團取暖”,通過正式的渠道解決問題。胡燕來表示,普通員工在入職之前就應熟悉相關法律知識。裁員發生時,各級工會有義務依據法規主動介入企業裁員事件,為員工爭取利益。員工與企業無法達成一致時,應學會要求啟動集體協商機制,上級勞動保障部門有義務指導、協調雙方進行協商。
劉昊斌說,目前我國雖已開始探索集體裁員協商解決機制,但工會和人社部門對此類事件仍然事后監督施壓居多,事先介入較少。目前,北京市已經出臺勞動部門、工會、街道等六方的聯動措施,確保爭議在矛盾激化之前得到控制和解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