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汽車

每經網首頁 > 汽車 > 正文

新捷達首秀考驗一汽大眾開發能力 A級車品牌淘汰賽提速

2012-09-06 01:22:2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成都

捷達這一車型于1991年進入中國市場,二十多年來奠定了一汽大眾在A級車市場的強勢地位。眼下,一汽大眾正在成都車展上進行全新一代捷達的全球首秀。

國內A級車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從新一代軒逸上市,到此后上海大眾朗逸、北京現代朗動等A級車“扎堆”上市,汽車市場白熱化的競爭,由去年的B級車市場開始向今年的A級車市場過渡。

大眾A級車明年全系升級

在本屆成都車展上,全新捷達進行了全球首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一個月后,這款新車將在一汽大眾成都三廠生產。明年年初,這一車型將正式上市。

捷達曾是一汽大眾的 “開山之作”,全新捷達則檢驗了合資企業的研發能力,該項目從4年前開始立項,研發投入已經超過10億元人民幣,目標國產化率超過98%,是一汽大眾與德國大眾同步開發的項目之一。

全新捷達是一汽大眾在A級車市場不能“輸”的產品,除了全新捷達之外,一汽大眾今年在A級車市場還展開了一系列的排兵布陣。

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3月新速騰上市,到9月全新捷達亮相、新寶來下線,再到巴黎車展上第七代高爾夫即將進行全球首發,一汽大眾在A級車市場將在明年實現全部產品升級。

在新速騰上市之初,一汽大眾銷售公司總經理胡詠就曾表示,在乘用車市場當中,A級車所占比重最大,而且A級車也是家庭用車中最主流的產品。正因為這塊蛋糕大,所以A級車細分市場可以做到更加細分。

他說,雖然一汽大眾在A級車市場當中的產品線是最豐富的,但是實際上中國消費者在A級車市場上還有很多個性化的需求,一汽大眾會繼續豐富A級車市場的產品線。

就銷售數據而言,新速騰自上市之初就突破了老速騰難以企及的萬輛銷售關口,7月新速騰銷量達2.18萬輛,同比增長70.5%,成為A+級車市中的冠軍。

在A級車全線發力的背景下,一汽大眾今年已經4次奪得月度銷量冠軍,與上海通用的累計銷量差距進一步縮小,成為一汽集團在乘用車領域挑戰上汽集團老大地位的重要支撐。

品牌淘汰賽提速

A級車市場的品牌淘汰賽正在悄然發生。目前,A級車市場份額占比達到37.7%,是最大的細分市場。

在這一細分市場,去年上半年的銷量排名中,比亞迪F3和長城騰翼C30分別列在銷量排名的第六位和第八位。而在今年同期銷量排在前十位的車型中,已經完全不見自主品牌身影。

“A級車市場大都被走量的車型占據,經銷商利潤不高,品牌競爭與其他細分市場相比并不激烈,因此過去相當長時間里,這一細分市場對于企業而言,競爭并不激烈。”汽車行業分析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靠親民價格打開市場的自主品牌車型,正在最擅長的A級車市場遭遇阻擊。數據顯示,今年1~6月自主品牌車型在A級車所占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9.3%下降到26.5%,下滑明顯。

“自主品牌低端車型基本已經撤出一線市場,甚至在二三線市場自主品牌的價格優勢亦不明顯。”上述汽車行業分析人士告訴記者。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當下品牌溢價和內在技術逐漸成為A級車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通過B級車市場熱賣,大眾品牌溢價在中國市場提升明顯,而后反作用于A級車市場,拉升了在這一細分領域大眾品牌的單車利潤和銷量。

反觀其他品牌,前幾年深入“田間地頭”式的營銷策略,鑄就了部分產品至今占據著銷量冠軍位置,但是其品牌溢價能力卻逐漸喪失。

德系品牌在這一市場的優勢地位依然存在,市場份額占比為22.6%,僅低于自主品牌。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美系和日系在A級車市場,占有率略有上升,韓系品牌略有下降。

數據顯示,今年1~7月,在A級車市場銷量排名前五位的企業分別為一汽大眾、上海通用、上海大眾、東風日產和一汽豐田。其中,一汽大眾A級車銷量共計42.69萬輛,排名首位;其次是上海通用,其A級車銷量40.17萬輛,位居第二;而上海大眾在A級車市場銷量33.20萬輛,排名第三。大眾和通用成了最大的贏家。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凱越以累計14.7萬輛的銷售業績,領銜A級車市場,超過去年排名首位的朗逸品牌,后者排名下滑至第五位。此外,分列A級車市場銷量二至四位的車型為捷達、科魯茲和寶來。可見,上海通用和南、北大眾包攬了A級車市場的前五位,同時,上述五款車型半年銷售均達到是十萬輛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將有更多企業將車型投放的重點設定為A級車市場。來自新華信的研究報告顯示,下半年,A級車市場將保持很強的產品投放力度,未來競爭態勢日漸激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