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損人害己

新華網 2012-09-06 14:59:29

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損人不利己,保護的只能是歐洲極少數企業利益.

歐盟委員會6日發布公告,決定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這起涉案金額高達200多億美元的案件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單起貿易爭端。

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損人不利己,保護的只能是歐洲極少數企業利益,于行業整體發展無益,甚至將導致歐盟內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處境更為困難。

面對全球性能源危機,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以其低碳、綠色、可持續的特點贏得世界各國的青睞,應用前景廣闊,中國更是把其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中國商務部的資料顯示,目前,歐洲是全球光伏產品的最大市場,也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主要地區,2011年中國光伏電池對歐出口金額204億美元,約占同期該產品出口總額的73%。

歐盟一旦征收高額反傾銷稅,中國光伏產業將遭受滅頂之災,大批企業將有破產之憂,約30萬從業人員將受到嚴重沖擊。

指責中國光伏企業存在傾銷行為和政府的補貼行為,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的低價格導致歐洲產品的市場價格削減。事實上,這種指控完全站不住腳。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在一份公開聲明中曾指出,中國產品近年的價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國際原材料價格的大幅降低,中國的競爭優勢在于技術進步和集約化生產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絕非傾銷和補貼行為所致。

今年以來,硅料現貨市場價格呈現持續下降趨勢,由年初30美元/公斤下降至目前的18美元/公斤,降幅達到40%。硅料成本占光伏組件成本的25%以上,使得光伏組件的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

中國光伏組件的主要材料和生產設備來自歐洲,部分供應商在行業內處于壟斷地位。歐盟對中國光伏組件反傾銷是舍本逐末、得不償失的行為,反傾銷受益方只是少數公司和群體,而行業內大多數歐洲企業會因此付出額外的代價,它會將中國優質低價光伏產品擋在門外,歐洲的材料和設備加工商都將深受其害。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僅從德國就進口價值3.6億美元的銀漿,進口多晶硅更是高達7.64億美元。近年來,中國累計從德國和瑞士等歐洲國家采購約108億元的生產設備,極大地帶動了大批歐洲光伏上下游產業的迅速發展。

不僅如此,歐洲還有可能失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發展最快的中國市場。專家指出,隨著國內市場的啟動,未來中國將成為光伏應用大國,歐盟反傾銷的短視之舉將葬送中歐光伏產業合作的未來。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目標,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在2015年將達到15GW,2020年將達到50GW,年均新增裝機容量為3-5GW。中國太陽能發電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為應對歐盟的反傾銷“大棒”,許多中國光伏企業將把產業轉移到其他國家,造成中國實體經濟外流。如英利集團等企業已經開始謀劃在美國、歐洲或東南亞等地建廠。

中國方面應該采取針對性措施。一方面,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應合力與歐盟交涉,利用歐洲必須維護選民利益的特點進行反制。另一方面,積極實施出口多元化策略,特別是加快國內應用產業開發。

更重要的是,中國也應盡快采取類似的反制措施,讓歐洲感到切膚之痛。中國商務部今年8月份已經受理國內產業要求對產自歐盟的多晶硅實行“雙反”的調查申請。

責編 何建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歐盟委員會6日發布公告,決定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這起涉案金額高達200多億美元的案件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單起貿易爭端。 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損人不利己,保護的只能是歐洲極少數企業利益,于行業整體發展無益,甚至將導致歐盟內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處境更為困難。 面對全球性能源危機,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以其低碳、綠色、可持續的特點贏得世界各國的青睞,應用前景廣闊,中國更是把其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中國商務部的資料顯示,目前,歐洲是全球光伏產品的最大市場,也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主要地區,2011年中國光伏電池對歐出口金額204億美元,約占同期該產品出口總額的73%。 歐盟一旦征收高額反傾銷稅,中國光伏產業將遭受滅頂之災,大批企業將有破產之憂,約30萬從業人員將受到嚴重沖擊。 指責中國光伏企業存在傾銷行為和政府的補貼行為,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的低價格導致歐洲產品的市場價格削減。事實上,這種指控完全站不住腳。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在一份公開聲明中曾指出,中國產品近年的價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國際原材料價格的大幅降低,中國的競爭優勢在于技術進步和集約化生產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絕非傾銷和補貼行為所致。 今年以來,硅料現貨市場價格呈現持續下降趨勢,由年初30美元/公斤下降至目前的18美元/公斤,降幅達到40%。硅料成本占光伏組件成本的25%以上,使得光伏組件的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 中國光伏組件的主要材料和生產設備來自歐洲,部分供應商在行業內處于壟斷地位。歐盟對中國光伏組件反傾銷是舍本逐末、得不償失的行為,反傾銷受益方只是少數公司和群體,而行業內大多數歐洲企業會因此付出額外的代價,它會將中國優質低價光伏產品擋在門外,歐洲的材料和設備加工商都將深受其害。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僅從德國就進口價值3.6億美元的銀漿,進口多晶硅更是高達7.64億美元。近年來,中國累計從德國和瑞士等歐洲國家采購約108億元的生產設備,極大地帶動了大批歐洲光伏上下游產業的迅速發展。 不僅如此,歐洲還有可能失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發展最快的中國市場。專家指出,隨著國內市場的啟動,未來中國將成為光伏應用大國,歐盟反傾銷的短視之舉將葬送中歐光伏產業合作的未來。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目標,中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在2015年將達到15GW,2020年將達到50GW,年均新增裝機容量為3-5GW。中國太陽能發電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為應對歐盟的反傾銷“大棒”,許多中國光伏企業將把產業轉移到其他國家,造成中國實體經濟外流。如英利集團等企業已經開始謀劃在美國、歐洲或東南亞等地建廠。 中國方面應該采取針對性措施。一方面,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應合力與歐盟交涉,利用歐洲必須維護選民利益的特點進行反制。另一方面,積極實施出口多元化策略,特別是加快國內應用產業開發。 更重要的是,中國也應盡快采取類似的反制措施,讓歐洲感到切膚之痛。中國商務部今年8月份已經受理國內產業要求對產自歐盟的多晶硅實行“雙反”的調查申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