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智庫 2012-09-18 10:52:06
總而言之,QE3的性質、內涵、影響,基本比較明確。它對于中國樓市的影響,是間接的、復雜的、小幅的。
每經編輯 趙慶
9月14日,熱議良久QE3終于出籠: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擔保債券(MBS),同時延長0~0.25%的超低利率期限至2015年中。這一消息立即攪動全球資本市場,歐美股市應聲而起。
鑒于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敏感性和熱點性,立即就有很多人關注QE3對中國樓市和房價的影響。夸張些的觀點是:國內房價可能因此大漲。到底有何影響,簡要析之。
首先,QE3是個什么東西。量化寬松的實質就是美國印制一定量的美元,用于購買各種資產,主要是債券,借此增加流動性和保持更低的利率,從而刺激美國經濟、減少失業。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美國推出了QE1,共計1.7萬億美元,主要購買抵鉀貸款支持證券(主要涉及房地美和房利美)和國債;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美國推出了QE2,購買6000億美元的國債。
大量增發美元,必然導致流動性增加,而美元的國際地位,決定了這種流動性將傳導到全球主要經濟體。前面兩輪量化寬松政策之下,歐美股市、黃金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皆有顯著上漲,倒是美國經濟并沒明顯起色,比如作為最核心指標的失業率,仍在歷史高位徘徊。由此可見,量化寬松政策對虛擬經濟的影響遠大于實體經濟。
從美國房價走勢來看,2006年二季度觸頂后持續下跌。隨著QE1的推出,美國房價于2009年二季度開始反彈,直到2010年二季度,QE1終止后,房價重新下滑。QE2規模偏小,而且主要購買資產與房地產無關,所以沒能止住房價下跌態勢。而QE3主要購買抵押貸款擔保債券,與住宅市場相關,且沒有明確何時終止購買,所以極有可能持續促使美國樓市和房價回暖。
QE3如何影響中國樓市?主要通過兩個路徑。第一條傳導路徑是熱錢。貨幣供應量增加后,部分流向中國(多以熱錢的形式),其中部分進入房地產。滲透入房地產的,又可分為兩個領域,一是交易市場,比如海外基金購買成熟物業、收購部分企業股權等;二是開發領域,比如通過各種方式借債給國內開發商。從作用機制來看,外資進入后,或者增加了市場需求,或者緩解了房企融資壓力(尤其是在香港等境外上市的公司)。
然而,短時間尚不必擔心。1-7月份,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下降3.6%。房地產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下降9.3%,截至2012年6月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24萬億美元,較一季度末的3.305萬億美元減少了650億美元,是1998年以來首次出現季度環比下降。人民幣對美元,二季度基本停止升值,甚至7-8月出現近些年非常罕見的微幅貶值。隨著QE3的推出,人民幣對美元將會被動升值,預計部分外資會重新流入中國,但其規模不必擔憂。至于房地產,由于正經歷市場調整,外受“限外”政策的壓制,就更沒必要視外資為虎狼了。
第二個傳導路徑是通脹。QE3的推出,必然會帶來貨幣擴張,類似“在直升機上撒美元”。貨幣供應量增加后,一般會推高物價,在經濟和貿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很快就會傳導到國內,將會影響我國物價變化,也即輸入性通脹。8月,我國CPI增幅為2%,較7月份首次出現0.2個百分點的反彈,意味著CPI增幅基本已經見底,未來一年將保持盤整中小幅上揚。CPI向上,客觀上會推動房價上漲。但還應考慮到,通脹抬頭將制約我國貨幣政策的放松空間,這反過來又會制約房價上漲幅度。
總而言之,QE3的性質、內涵、影響,基本比較明確。它對于中國樓市的影響,是間接的、復雜的、小幅的。我們可以關注這一現象,但實在沒必要憂慮它會促使中國房價大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