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7 00:50:4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伍雨石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伍雨石 發自北京
歐債危機的持續以及中國市場增幅放緩,令各大汽車廠商難以獨善其身。日前,德國汽車制造商戴姆勒集團下調了旗下梅賽德斯-奔馳豪華汽車部門2012財年盈利預期。
戴姆勒首席執行官蔡澈稱,“我們面臨極具挑戰性的環境。歐洲的整體市場環境正在惡化,情況比預期還要糟,中國市場上的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
盡管坦承奔馳在中國市場遭遇到激烈競爭,但其在中國的國產化與投資計劃并未減弱,北京新開工的二期項目就在近日奠基。
針對二期這一擴展工程,北京奔馳的股東雙方均未披露其未來具體投放的車型,但公布的信息,大多聚焦于奔馳新一代的緊湊型車平臺。
伴隨著北京奔馳二期工程的提速,緊湊型新車的國產計劃也隨之提速。
歐洲低迷 中國放緩
此前,蔡澈曾表示,預計梅賽德斯-奔馳今年息稅前利潤(EBIT)將低于去年的52億歐元,而不是此前預計的同比持平;預計該豪華車部門下半年EBIT將低于上半年的25.7億歐元,全年盈利較2011年至少下降6000萬歐元。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日前聲稱,與2011年相比,2012年歐洲車市萎縮8.5%。國際投資信用評估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近日聲稱,鑒于歐洲需求疲軟且中國銷量下滑,該公司已下調了2013年全球汽車銷量增速預期。預計明年全球輕型汽車銷量將增長2.9%,增速低于今年1月份預計的4.5%。
同時,穆迪也調低了對中國市場的預期,預計2013年中國輕型汽車需求將增長8.5%,增速低于1月預計的10%。
全球汽車市場的趨緩,令各大汽車廠商都感受到寒流。奔馳發布的8月份全球銷量報告顯示,8月奔馳品牌全球銷量為91316輛。美國市場增幅最大,達到11.3%;中國增速放緩,銷量增長2.8%;歐洲市場上,奔馳僅增長1.2%;其中,德國本土市場,因調整生產車型,銷量下降1.2%。
作為奔馳最大的海外市場,中國市場今年前8個月在華累計交付13.48萬輛,同比增長9%。奔馳(中國)稱,國內生產線調整、全新M級越野車貨源短缺、B級車更新換代銷量滯后等原因,都是造成銷量增長放緩的原因。
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戴姆勒方面已經意識到他們的促銷投入過高,盈利水平很難保證。”
對此,蔡澈也向媒體表示,集團正積極應對復雜紛呈的局面,奔馳已經采取有效措施削減成本。
引入緊湊型車新平臺
盡管削減成本計劃并未得到戴姆勒方面的證實,但奔馳針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并未減速。
事實上,奔馳管理層已認識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意義,這里絕不僅僅只是奔馳最大的海外市場。更加微妙的是,兩個競爭對手寶馬和奧迪正試圖依靠中國市場的增長,在全球市場中超越、甚至甩開奔馳。
今年前8個月,奧迪和寶馬在華銷量分別同比增長33.1%和30%,達到26.15萬輛和19.28萬輛;奔馳累計銷售13.48萬輛,僅同比增長9%。與兩個競爭對手相比,國產車無疑是奔馳的一大軟肋。
“8月,奔馳本地化車型的銷量已占到在華銷量的50%。隨著新一代緊湊型車型的投產,奔馳本地化產品的產品鏈將更加豐富,本土車型銷量也將進一步提升。”戴姆勒東北亞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北京奔馳副董事長華立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奔馳國產車的多元化與靈活性,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輕的汽車消費群體。
按照蔡澈的說法,戴姆勒在2015年前,將攜合作伙伴向中國市場投資30億歐元。
據北京奔馳相關人士透露,此次奠基的二期工程不僅包括整車生產,還包括研發等諸多項目,因此將之稱為“緊湊型車新平臺的引入”。
對此,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也向記者表示,“二期工程的奠基,標志了北京奔馳在產品引進和技術平臺上的新突破。”
新平臺引入后,奔馳或將改變銷量增長主要靠SUV、MPV和S級轎車支撐的局面,將加碼新一代A級和B級車,與寶馬、奧迪在入門級車型上,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
伴隨著國產車型的增加,奔馳在華銷售渠道的整合與推進,也更為迫切地擺在蔡澈和徐和誼兩位掌門人面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