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7 00:51:25
夏家巷小學此次共有12名學生喝了金健學生奶后出現嘔吐、腹痛癥狀,后被醫院診斷為急性胃腸炎癥狀。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功武 發自湖南石門
每經記者 劉功武 發自湖南石門
9月21日,湖南石門縣夏家巷小學四年級學生小芳在課間操后,照例領到了學校發放的 “金健學生奶”牛奶。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盒牛奶讓她住進了醫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夏家巷小學此次共有12名學生喝了“金健學生奶”后出現嘔吐、腹痛癥狀,后被醫院診斷為急性胃腸炎癥狀。截至9月25日,所有中毒的學生已全部康復出院。
“金健學生奶”屬于夏家巷小學正在執行的國家營養餐計劃中的一項食品,其生產企業湖南陽光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上市公司金健米業(600127,SH)為其控股股東,占75.51%的股份。
自去年秋季以來,教育部、財政部等部委聯合實施的學生營養餐計劃,共出資16億元,意在補充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地區學生的營養。
問題奶已封存
9月25日,夏家巷小學負責人剛從石門縣人民醫院回到學校,一臉的疲憊。
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后的6名學生25日全部出院了,他已在醫院守護了幾天幾夜。
自從9月21日事發,學校陸陸續續有三四十個學生被送到石門縣人民醫院觀察與治療。醫院里有些病房幾乎全部是學生,護士忙都忙不過來。
當天,記者見到了兩名喝完牛奶后身體出現不適的學生:四年級學生小芳與小麗。今年9歲的她們對記者說,9月21日上午做完課間操后,她們各從學校領到了一盒花生味牛奶,兩人剛吃就感覺不對勁,以前的牛奶是甜香味的,而這次卻是又苦又澀。兩人分別只喝了半盒,就把牛奶交給了老師。隨后,老師也把其他同學沒有喝完的牛奶收集了起來。
小麗說,她當時便感覺頭發暈,肚子痛,第二天還拉肚子。而小芳直到昨天才從石門縣人民醫院出院回到學校,她說她的反應與小麗相同。
夏家巷小學食堂師傅負責保管學校被封存的牛奶。據他介紹,這次讓學生喝出了問題的牛奶,全部是“金健學生奶”中的花生味牛奶。記者在該校倉庫內見到了被封存的“金健學生奶”,上面已經貼上了石門縣食品藥品監督局的封條。
經記者察看,發現共有三種不同口味的牛奶,分別為花生味牛奶、甜味牛奶與朱古力味牛奶。該師傅告訴記者,每箱牛奶為42瓶,現被封存的牛奶共有90多箱。
9月26日,石門縣教育局副局長陳機章稱,湖南陽光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湖南陽光乳業)已經公開表態,承擔此次事件的相關費用。
運輸過程存漏洞
夏家巷小學負責人說,學校現有在校學生600多人,按規定,每天給每個學生發放一個雞蛋與一瓶牛奶。
陳機章介紹,石門縣現有31000多名學生參與了營養餐項目。學生奶由湖南亞華公司與湖南陽光乳業公司各提供約一半的數量。從供奶到現在,也才20多天的時間。目前,除了夏家巷小學學生出現此次事件外,其他學校沒有類似情況發生。
9月26日,湖南陽光乳業總經理劉文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部分學生奶出現問題,是因為產品在運輸、配送的過程中,受到碰撞、擠壓后,牛奶包裝盒的密封性受到破壞,致使牛奶變質。而在生產環節是沒有問題的。
劉文清介紹,學生奶由位于常德市的公司運出,到石門縣的倉庫進行中轉,然后分發送往各個小學,配送的車輛與人員都是該公司的。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司機裝車時,將規定只能壘8層以下的牛奶箱,壘到了12層,加之夏家巷小學距縣城較遠,路彎曲不平,司機送貨時又速度過快,致使部分牛奶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不良情況。
劉文清表示,公司在牛奶的生產環節都有嚴格的質量檢測,經過7天的觀察期后,合格產品才能出廠。
常德市質監局對湖南陽光乳業也進行嚴格質量溯源和排查,認為該公司符合生產質量保證體系要求,未發現導致質量問題的因素。該局的分析報告也認同了劉文清的說法,即運輸環節的紕漏造成了這次事故。
涉事牛奶已送檢
陳機章認為,學校在對學生食用牛奶方面的管理工作中,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與完善。比如學校對產品入出庫的管理、對庫存條件的改善、對學生飲用牛奶知識的培訓等方面都應該加強。此外,還應該強化企業責任,要求企業嚴格按照政府招投標所要求的標準進行供奶。
對于“金健學生奶”是如何進入營養餐項目的問題,劉文清給出了解釋。他說,“金健學生奶”是經過公司參與石門縣的招投標之后,才被列為營養餐項目。
陳機章向記者透露,國家營養餐項目在常德市只選定了石門縣。去年秋季剛試行時,營養餐的食物為雞蛋與豬肉,后來經過縣里相關部門的討論,就將豬肉換成了牛奶。今年3月份,便開始了學生奶的招投標工作。
招投標工作由縣里主持,并按照國家的招投標規定進行。當時參與招投標的奶制品企業有3家,即湖南陽光乳業、亞華乳業以及懷化的一家公司。前二者成功入選學生奶供應企業名單。
9月26日,石門縣食品藥品監督局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局已經從夏家巷小學抽樣“金健學生奶”送到專業檢測機構檢測,檢測內容包括牛奶及包裝盒,檢測結果出來后,將向石門縣食安辦報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