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全部

每經網首頁 > 全部 > 正文

經濟遭遇“去房地產化”陣痛

上海證券報 2012-10-23 14:32:13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景氣狀況持續下滑,促使人們更加認識到,穩定投資才能穩住增長,但同時又不能終止經濟“去房地產化”進程。中國經濟因此陷入了既要提振投資需求、又要堅持“去房地產化”的陣痛之中。

張國紅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景氣狀況持續下滑,促使人們更加認識到,穩定投資才能穩住增長,但同時又不能終止經濟“去房地產化”進程。中國經濟因此陷入了既要提振投資需求、又要堅持“去房地產化”的陣痛之中。

這里,有必要對正在進行中的經濟“去房地產化”情況作一番分析,以便揭示當前投資需求下降、經濟繼續下行的部分原因。

從目前看,9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49.8%,比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制造業PMI月度數據仍低于50%的榮枯線,這意味著制造業尚未走出萎縮的陰影。需要指出的是,“去房地產化”對制造業的快速收縮影響也相當顯著。上一輪制造業的持續繁榮,在某種程度上來自制造業企業擴大產能或進入新產業的投機性目標,即獲取廉價土地、尋求投資性房產的增值空間,由此帶來的利潤當然比制造業本身更高,甚至這部分利潤可以對沖制造業海內外經營的不確定性風險。可以說,制造業的“房地產化”,極大地刺激了上一輪經濟景氣周期末期中國制造業的快速增長。

但是,自2010年以來的房地產調控卻壓縮了制造業的這一套利空間。失去“房地產化”的隱性支撐,制造業也就失去了“房地產化”對其利潤的間接補貼,即使不發生海外市場的萎縮,國內勞動力成本、環境壓力等上升,也會導致制造業因其盈利下降而不斷收縮,而房地產調控恰恰加劇或加速了這一收縮進程。

“去房地產化”也影響到了整個經濟。統計顯示,在今年上半年的三大需求中,消費平穩回落,進出口大幅回落,投資需求同比增長20.4%,比上年同期回落5.2個百分點。然而,上半年房地產同比增長16.6%,比上年同期回落16.3個百分點。有分析認為,房地產投資的快速回落,不僅是引起投資需求不振的主要原因,也導致了今年上半年GDP增長的明顯下滑。

應當看到,經濟“去房地產化”是當前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衡量經濟轉型是否成功的標志之一。盡管一些地方政府對房地產調控頻頻嘗試“微調”,但中央政府堅持房地產調控的政策主張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這至少說明,中國經濟“去房地產化”的未來之路還相當漫長。

而從以上分析看,當前經濟“去房地產化”的短期負面影響已經出現。有鑒于此,一些人開始擔憂,失去了“房地產化”支撐的經濟能否保持穩定增長,因為以往的增長主要是依賴于經濟的“房地產化”。比如,2008年為了穩定經濟增長推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其中巨額信貸和大量資金大都流向了建筑、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等行業。由于建筑、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等行業能帶動上下游幾十個關聯行業的投資增長,這種帶動作用對擴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短期效果非常明顯。

而現在,因為經濟不振,穩定投資再次成為當前穩定經濟增長的次優選擇。但是,在經濟“去房地產化”背景下,如何才能穩定投資,進一步考慮,有什么新的投資需求可以替代房地產投資、帶動其他行業投資增長,并成為穩定投資甚至穩定增長的新動力。事實上,很難找到房地產投資的有效替代品,目前僅僅靠擴大基礎設施、新興產業等投資,對有效帶動投資需求增長、達到穩定增長預期目標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這樣,中國經濟就陷入了“去房地產化”的兩難困境:如果不穩定當前的房地產投資,就意味著穩定投資的效果將大打折扣,經濟也將面臨繼續緩慢下行或長期收縮的“硬著陸”風險;如果釋放了被壓制的房地產投資,穩定投資乃至穩定增長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但巨大的潛在風險是將繼續加重經濟的“房地產化”,刺激房地產的再度繁榮,累積更大的房地產泡沫。

從政策相機抉擇的角度分析,既然認識到了穩定投資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所在,為了盡快擴大投資,不妨考慮發揮房地產投資的適度回暖對提振經濟的正面效應,直至經濟開始平穩回升。比如,8月份房地產投資增速環比小幅回升,9月份土地市場開始回暖,市場期待這一正面的影響慢慢擴散。當然,政策操作仍要謹慎,要堅決抑制房價反彈,防止房地產泡沫繼續擴大。

所以,要看到堅持經濟“去房地產化”的宏觀政策目標,對經濟成功轉型有很大的正面效應,與此同時也必須看到,經濟“去房地產化”的進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抑制房價反彈的同時,發揮房地產投資回穩對提振經濟的正面效應。如此,中國經濟在短期內或許可以觸底回升,走出經濟“去房地產化”帶來的增長乏力的困擾。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