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30 00:58:54
據透露,一些大米加工廠將進口越南米摻入到國產米中,試圖以此攤薄成本,提高利潤。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大米加工本來就是微利行業,今年進口大米增多,國產大米價格上不去,加工企業更難賺錢了。”近日,江西一家糧食加工企業的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進口大米如今在江西糧食主產區輕易就能買到。
據海關數據,截至8月份我國共進口大米約164萬噸,較去年同期的46萬噸漲幅達到256%。
由于今年進口大米持續增多,大米加工行業面臨虧損。據透露,一些大米加工廠將進口越南米摻入到國產米中,試圖以此攤薄成本,提高利潤。
加工企業多處虧損邊緣
今年上半年,我國谷物進口數量大幅提升。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除了進口渠道外,國外部分低價大米走私也很猖獗,真正流入國內的大米應該超過官方公布的數據。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今年1~10月,越南出口大米590萬噸,首次超過泰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國,而其中出口到中國市場的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不同于高端的泰國米,越南大米主要是低端產品。卓創資訊農產品分析師孫光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家加大稻米進口量之后,來自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的低價大米大舉進入我國,對我國稻米市場造成一定沖擊。以越南米為例,前期港口提貨價為1.67元/斤左右,進入內地市場后也只有1.80元/斤,而國內大米銷售價格多在1.9元/斤到2.20元/斤之間。
進口大米的影響首先在加工企業中顯現出來。江西南昌縣泰樂糧食加工廠是一家日加工量幾十噸的米業加工企業,該廠的吳經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米業加工利潤本來就少,100斤大米往往只有幾塊錢,現在隨著進口大米增多,國產大米的價錢更上不去,加工企業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在價格倒掛的情況下,高出進口大米幾毛錢的國產大米很難參與市場競爭,不少加工企業和經銷商干脆用進口大米來作當地米的配米,更有中小型加工商停產做起了外來大米的批發生意。
吳經理說,由于價格優勢明顯,目前進口和走私大米可以在江西輕易買到。進口大米在廣東的價格約為1.7元/斤,拉到企業門口才1.8元/斤。“加工企業的利潤微薄,搭配進口大米出售的現象很普遍,往往100斤大米中配1/10的進口大米,如果每斤賣到2.2元,算下來100斤可以多賺3元左右。”吳經理表示,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摻進口米的企業通常能把價格壓低一點,如果不摻根本競爭不過別人。
孫光梅也認為,由于今年以來稻米加工企業利潤微薄,多處于虧損邊緣,因此更傾向于低價米的采購。
局地中晚稻收購同比減少
目前,南方水稻主產區已進入中晚稻收購季節,但因糧食加工企業受進口大米沖擊入市收購較為謹慎,中晚稻收購量較去年同期減少。江西九江糧食局發布的統計數據稱,截至10月19日,當地中晚稻收購總量為1255萬公斤,比去年同期減少35%。
據中華糧網監測,當前湖南地區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集中在2660元~2700元/噸,江西地區收購價集中在2620元~2680元/噸,較上市初期下跌40元~60元/噸。和早秈稻上市后收購價高開高走不同,中秈稻上市后收購價高開低走,到晚秈稻開始收割的時候,中晚秈稻市場價格整體出現回落。
晚秈稻收購價持續走弱往往引起農民的惜售心理。孫光梅介紹,以蕪湖地區米業公司為例,去年同期豐兩優稻谷收購價格在1.38元/斤左右,截至目前收購價格僅為1.32元/斤,較去年同期下跌4.3%,而豐兩優米出廠價也從2.10元/斤跌至1.98元~2.00元/斤,跌幅5.23%。“在農業生產成本普遍上漲的情況下,稻米價格不升反降,影響農民賣糧的積極性。”
另外,國儲輪庫糧價也出現連鎖反應。江西省一大型大米加工企業有關負責人說:“現在早秈稻可供貨源較多,出庫價才2600元~2660元/噸,貿易商與加工商購買早秈稻期貨倉單的興趣不大。”
孫光梅認為,去年大米加工企業稻谷收購力度較大,普遍維持高位倉容,受稻米走貨緩慢影響,目前部分企業去年稻谷仍未加工完畢。稻谷價格的下跌加之還要支付貸款利息,加工企業難有利潤可言。
吳經理也說,雖然自己是收購新糧加工,但現在企業面臨困難,加大收購的可能性不大。
李國祥認為,谷物是中國糧食的重中之重,去年中國5.7億噸糧食產量中4億多噸是谷物。中國對谷物不主張大量出口,也不主張大量進口,進口增多可能會影響到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有關部門對此應當高度重視。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uoper.xyz/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