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3 01:15:17
中國經濟企穩,但對經濟上行不可過于樂觀。
中國經濟企穩,但對經濟上行不可過于樂觀。
10月的官方和匯豐制造業PMI數據上升,說明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情況在好轉。雖然反映中小企業的匯豐采購經理人指數仍處于萎縮區間,但49.5的數據離榮枯警戒線只有一步之遙,創8個月來新高。股票市場已經在炒作四季度的業績預期,包括水泥、地產、保險、券商、有色、汽車、銀行等權重板塊股價紛紛上升。
首先,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遠未完成,相反,在經濟下行的逼迫下,出現了房地產杠桿、投資的回潮。
相對于其他板塊的起伏不定,房地產板塊今年總體表現尚可,尤其是資金豐厚、具有品牌號召力的房地產商,處于上升通道。如萬科股價從去年10月開始反彈,在今年7月到達高位,9月份似乎又進入反彈區間;招商地產、保利地產等走勢大同小異。
調控政策正在微調,一些地方將限購、預售的審批權下放給開發商。貴陽出現購房入戶,多地嘗試公積金可異地貸款、子女貸款。
正因為對政策的信心,對城市化的信心,房地產開發商從二季度開始大批量拿地,開始新一輪豪賭。以典型代表綠地集團為例,據媒體披露,今年以來,綠地集團投資了17個超高層項目,累計投資總額1000億元以上,在建規模達到4700萬平方米。今年7月,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表示,綠地已經把40%的開發量放在商業地產上,已建面積達到3000萬平方米。加上三季度開工的項目,在建面積則超過4700萬平方米。按照張玉良的規劃,2012年,綠地商業地產投資額將達1500億元。以土地撬動地方投資的模式重啟,引擎轟鳴。
與此同時,華強北電子指數、義烏小商品指數上升乏力。廣州市外經貿局局長肖振宇在10月31日表示,出口同比增長10%的目標難以實現,并向省政府申請將這一目標下調到5%~6%。不僅廣東省如此,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從25年最低慢慢爬升,仍在1000點左右,離萬點高位相去何止萬里。
而從新經濟來看,新能源如同在手術臺上等待救助,智能行業鹿死誰手還不可知,高鐵技術未能大規模應用于民生,集中千億元資金試圖攻克發動機技術,未來是否會像液晶面板同樣不得而知。值得關注的是,在新興產業中,主要的、核心的配件依然依賴進口,包括中國具有一定實力的智能行業。中國制造業的升級處于最關鍵的時期。
宏觀數據與微觀數據的背離,固然有傳導時滯因素,有季節性因素,也說明投資、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控制力之強。
其次,對經濟的信心是否企穩。貨幣是否逃離是個衡量指標。《華爾街日報》10月做出預測,截至今年9月的過去12個月中,流出中國的資金達到2250億美元,這其中既包括合法流出的資金,也包括一些非法流出的資金。
資金流出很可能是合法境外投資,在出口下行時境外投資必然成為重點。考慮到中國資本項目并未完全開放,考慮到中國的外匯儲備,考慮到經濟企穩后國際資金涌入,相信中國不會出現東南亞金融危機時印尼、泰國這樣的資金外出巨流,但其中的財富轉移風險依然不容小視。
在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加拿大、美國等地,中國內地人的購房數據,可以作為這些高凈值人群對中國信心的風向標,他們在對沖未來風險。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改革推進處于臨門一腳的關鍵階段,中國經濟未來成敗如何,看此一腳的質量。
在收入分配、金融開放等方面,已經到了不改不行、不改就不可能有效率與制度紅利的程度。目前改革已經成為共識,但在利益博弈下,一些地區、行業的改革還會出現波折。目前得出明確的結論,為時尚早。改革成,則經濟升,改革退,則無未來。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uoper.xyz/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