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智庫 2012-11-05 15:45:48
新一屆政府提出協調“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如何協調,意味著城鎮化的推進速度。土地整治加速直接影響到中國未來的城鎮化進程,值得高度關注。
每經編輯 趙慶
最近幾條消息都與土地整治相關:其一,近日,中央財政通過中央分成新增費安排37.6億元,專項用于河南省南水北調渠首及沿線、湖北省南水北調漢江沿線、湖南洞庭湖區基本農田建設、云南“興地睦邊”、寧夏中北部等土地整理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同時帶動地方投入29.5億元。其二,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省建設推進會在京召開。
通過查詢資料可以得知,大規模的土地整治行動大約始于2010年。2010年5月19日下午,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分別與河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湖北和廣西等省(自治區)舉行了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示范協議簽字儀式,標志著中央與地方財政共同投入、整體推進的農村土地整治工作正式啟動。中央財政將從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中安排資金260億元用于10個示范省(自治區)的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示范工作,并帶動示范省(自治區)統籌各項土地整治資金300億元左右配套投入。
據國土部贠小蘇介紹,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的組織方式是:“政府主導、國土搭臺、部門聯動、農民自主參與”。
2012年3月16日,國務院批準了《全國土地整治規劃》。該規劃要求,各地在實施農村土地整治項目中,要按照中央有關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維護農民權益的要求,認真做好地籍調查和權屬管理工作。但對于工作機制的表述則出現了新變化--建立“政府主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為主體、國土搭臺、部門參與、統籌規劃、整合資金”的工作機制--其中,過去的“農民自主參與”變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為主體”。這意味著,強化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權力,而淡化農民自主參與的色彩。
這個變化,看起來是小事,實則是大事,關系到土地整治過程中農民權益的保護,影響到土地整治的推進效率。如果忽視農民權益的土地整治工作大規模推開,那么推進速度肯定會加快,更多的農民土地權益得不到保護。
雖然按照規劃要求,土地整治中,涉及土地權屬調整的,要在尊重權利人意愿的前提下,及時編制、公告和報批土地權屬調整方案,組織簽訂權屬調整協議,并確保調整結果公開、公平、公正,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土地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但在實際執行中,要讓一個個中西部地區的小農同意將其土地權屬調整,相當困難。
因此,這可能意味著,中國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規模化和現代化方面正在采取更為激進的措施。目前的土地整治大得多仍在糧食主產區開展,但也有部分屬于過去的小農耕作生產區域。
新一屆政府提出協調“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如何協調,意味著城鎮化的推進速度。農業現代化的提高則會加速城鎮化,進一步挖掘城鎮化的潛力。對于宏觀經濟增長可能是好事。
一些學者也支持更為激進的城鎮化戰略。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社科院學者蔡昉在被問到“對中國而言,城鎮化比率多少是合適”的時候稱,中國并沒有什么例外,相反,中國人多地少,可能需要更高的城鎮化率。他認為,中國城鎮化政策可以更加積極一些。
2011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了50%,如果按照發達國家的城鎮化,這個比率應達到70-80%。如果以這一數據為參考,中國還有大量的農業生產勞動力轉移到城市。雖然目前,中國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已大規模外出,并未顯現因為低端勞動力工資上漲而出現的回流現象。未來,如果要繼續提高轉移的比率,可能需要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少農業從業人口的辦法進行。
城鎮化被認為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李克強曾在一篇署名文章中稱,美國的高科技和中國的城鎮化將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兩大動力。但是中國的城鎮化存在明顯的跛足現象,工業化和城鎮化極不協調,人只是作為生產工具進入現代化大生產,卻無法在城市獲得平等的待遇和地位,這導致了廣東近年來連接發生各類社會騷亂事件。
土地整治加速直接影響到中國未來的城鎮化進程,值得高度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