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機構

每經網首頁 > 機構 > 正文

小微企業融資由難變貴 小貸公司利率高企

2012-11-21 01:16:0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慢牛資本創始合伙人、董事張化橋,同時也是廣東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的董事,他在11月20日的中國小微企業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透露,廣州花都萬穗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化利率達24%。

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表示,該行的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水平在8.5%~9.5%,他認為張化橋透露的小貸公司利率水平“太高”。對于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相關金融機構來說,這樣的利率水平到底是高還是低?也許相關銀行、小貸公司各自的說法更有說服力。

小貸利率居高難降

“小貸公司利率最高只能到基準利率的4倍,實際上我們的資金價格在經濟下行期間并不是很多企業能承受的。”內蒙古東信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孫德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過高的利率水平,在經濟下行周期中,導致企業縮減了融資需求。據張化橋透露,今年5~6月間,他的小貸公司有三分之一的錢 “閑著”。“現在略好了一些,但還是有些沒有貸出去。”他對記者表示,利率高與經濟環境的因素疊加導致這種情況出現。

實際上,小貸公司的利率水平介于銀行與民間借貸之間。以溫州地區為例,據溫州市金融辦公室主任張震宇透露,溫州當地形成了4種利率水平,中小企業拿到銀行貸款平均年化利率在1分(即10%)左右,小額貸款公司的利率為14%左右,當地建立的民間借貸登記中心的借貸利率平均在17%,民間自由借貸的年化利率為2分即(20%)。

盡管銀行的資金便宜,但能得到銀行貸款的小微企業、個體經商戶仍然是少數。有統計表明,中國只有35%左右的城鎮小企業融資需求與15%左右的農村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得到滿足。

“如果按照微型企業的標準一條一條比對,真正的微型企業貸款在銀行貸款中的占比到不了5%。”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指出。

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小微企業仍在承受比較高的融資成本,而小貸公司和銀行小微貸款業務的開展,將有助于減少他們的融資壓力。

不過,張化橋也談到了小貸公司的困境,“年化利率24%,并不是我們心狠手辣。”小貸公司無法降低利率,因為降低利率會導致凈資產回報率的降低,小貸公司資金成本過高,而經過研究發現這也是杠桿不夠的原因,并且監管規定小貸公司從銀行獲得的融資比例不能超過凈資產的50%。

在孫德林看來,小貸公司的貸款利率高主要原因是其資金成本太高,此外,小貸公司作為一種商業機構,由于要考慮股東回報,還不可能把利率降到客戶可承受的水平。“我做過測算,如果銀行給小貸公司基準利率的貸款,小貸公司的最高水平年息將僅有15%,對農牧民能做到10%左右,股東回報也能達到15%~20%左右。”

小微企業融資尚難

近日,在一個關于小額貸款的行業論壇的間隙,一位小額貸款公司的負責人與中國人民銀行的一位人士發生了爭論。小額貸款公司負責人希望通過人民銀行的人士能夠反映更多小貸從業人員的訴求:統一的監管、給予金融機構的合法地位。

這位來自央行的人士則告訴他,監管有成本,小貸公司的定義就是一種工商企業,能不能經營下去完全要遵循市場規律。

沒有金融機構的身份,小貸公司無法吸收存款,也不能享受金融機構的財稅優惠政策。最重要的是,各地金融辦的監管標準不統一,小貸公司難以建立統一的IT系統,加大了跨地區開展業務的難度。

“大銀行服務大企業,中小銀行服務中小企業,小型微型企業、農戶的金融服務由小額貸款公司來做。如果金融體系分層這樣建立起來將更為合理,政府監管部門如果對小貸公司持鼓勵的態度,我們希望能有更多落到實地的措施。”一位小額貸款公司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即使對于能通過吸收公眾存款獲得較低廉資金的商業銀行來說,開展小微企業貸款融資也還有許多難點。

“一段時間以來,融資難已向融資貴、融資慢逐步轉變。”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指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貸款成本除了常規利息之外,還包括貸款利率較基準利率的上浮,以及擔保費、會計審計等中間費用,使得貸款總成本升至同期銀行基準利率的三倍左右,加之部分銀行采取票據貼現方式,貸款成本已經接近小額貸款公司利率。

實際上,在經濟下行周期中,小微企業的經營風險更大,銀行與小貸公司相比,不僅要對股東負責,還需對儲戶負責,在做高風險業務時,更要考慮其商業可行性。

民生銀行行長洪崎在11月20日的發言中,總結該行的小微業務,依然強調 “堅持運用風險量化技術,建立差異化的信貸產品定價機制,實現價格覆蓋風險,提高資本回報。”

上述小貸公司人士表示,希望能與商業銀行形成批發與零售的關系,將貸款利率降下來,與客戶共贏。但他透露,從去年開始,一些地區的銀監局甚至以非正式的方式通知銀行,收緊向小貸公司的放款。

除了資金成本,經營環境與配套設施的缺失也加大了小貸公司的經營難度。

張化橋總結自己的小貸公司經營后認為,有兩個基礎設施沒有做好,一個是IT系統不行,貸款還需要放貸員去客戶那里,一家家實地去看。一個是廣東省還不能用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對企業的信用情況考察使得無數的小貸公司和銀行做重復的事情。

“整個社會還有沒有可能建立一個第三方的商業化的征信系統?”張化橋提出了這樣的想法。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uoper.xyz/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