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規范稅制 鼓勵投資——透視“投資稅”取消背后

新華網 2012-11-21 09:54:02

1991年正式實施、2000年起停征至今,近日隨著國務院發布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被視為“計劃經濟色彩較濃”的投資稅也將于2013年1月1日起退出歷史舞臺。

1991年正式實施、2000年起停征至今,近日隨著國務院發布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被視為“計劃經濟色彩較濃”的投資稅也將于2013年1月1日起退出歷史舞臺。

根據國務院決定,部分行政法規將于2013年1月1日起廢止,其中包括1991年4月16日由第82號國務院令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

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簡稱投資稅,該稅種以在我國境內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內資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對外資企業和個人不征收,按照14個行業類別實行差別稅率。目前,投資稅是我國現行稅制中唯一暫停征收的稅種,且停征已長達12年。

財政部稅政司有關負責人20日指出,投資稅的前身是建筑稅。為配合國家投資計劃管理、控制投資規模和調整投資結構,國務院于1983年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稅征收暫行辦法》。1987年,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稅暫行條例》,對原建筑稅暫行辦法作了修改。1991年,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并于同年1月1日起施行,同時廢止了建筑稅。

“投資稅的開征,在調控國民經濟、遏制投資膨脹等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財政部稅政司有關負責人說。

不過,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后,為了鼓勵社會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減輕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國務院決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暫停征收投資稅,一直延續至今。

財政部稅政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從目前來看,投資稅計劃經濟色彩較濃,政策效果往往滯后于經濟形勢發展,調控的力度和時限客觀上難以準確把握,運用不當反而會對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這位負責人強調,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抑制產能過剩和調整投資結構,主要應依靠國家規劃、產業政策和技術法規等經濟法律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措施,在我國繼續保留投資稅的意義不大。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的曲折性和艱巨性進一步凸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投資稅實際上是在當時經濟過熱背景下出臺的,是一種旨在抑制投資的稅種。面對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壓力,取消投資稅有助于增強市場主體投資的積極性,樹立長期穩定投資的信心,對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具有積極意義。

財政部稅政司有關負責人指出,取消投資稅也有利于我國簡化和規范稅制,使我國稅制建設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按照“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稅制改革原則,我國先后取消了屠宰稅、筵席稅和城市房地產稅等稅種。而且從國際視野看,其他國家和地區基本沒有專門抑制投資的稅種。

白景明表示,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形成有利于結構優化、社會公平的稅收制度,投資稅對投資行為征稅本身是不公平的體現,而且該稅種對內外資也實行不平等待遇,取消投資稅是我國稅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表現,更好彰顯稅制公平。

責編 趙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