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7 01:05:1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梅俊彥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梅俊彥 發自深圳
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平臺被不少銀行業人士認為是傳統銀行未來強勁的競爭對手,但到目前為止,國內正在開拓互聯網金融市場的非傳統金融機構并非社交網絡平臺,而是以拍拍貸、紅嶺創投為代表的網絡借貸平臺。
“2010年~2012年,網絡借貸平臺無論是數量還是成交量,都呈現出井噴式的增長。”網貸之家創始人徐紅偉上周六(24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報社和網貸之家主辦的 “2012網絡借貸行業高峰論壇”上指出。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整個網貸行業的成交量高達200億元,雖然行業發展勢頭迅猛,但是各家網貸平臺的負責人都對自身業務規模的增長持謹慎態度。
風控的困擾
網貸之家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網絡借貸行業總成交量約有10億元。據徐紅偉估算,今年以來整個網貸行業的成交量高達200億元。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曾指出,在理想的互聯網社區金融模式下,不僅能解決銀行金融業務的信用評估和征信體系問題,還能極大地降低運營成本,傳統銀行業務的三大要素 (網點、人員、規范化產品)也因此失去優勢。
網貸之家的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網貸行業的逾期率平均在1%左右,一般不會超過3%。
按照純粹的P2P借貸模式,網貸平臺并不需要承擔逾期風險,但是網貸之家在《P2P網貸投資手冊》中指出,隨著網貸平臺日益增加,所有預期風險完全由投資者自己承擔的模式已經被淘汰。
跟銀行一樣,形成了墊付機制的網絡平臺的風險源自信息不對稱。廣州通融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賴金茂指出,網貸平臺對風險的識別和控制能力應該強于銀行,因為運營資金是“平臺老板的錢”,對損失的敏感度高于銀行。
當記者問到如何防止逾期風險的時候,不少平臺的負責人都表示只貸給有房產的借款人。但是房產抵押也并非萬能,曹軍律師指出,如果房產已經在銀行做了抵押,發生風險之后銀行有優先權。
面對審核難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不少平臺成立了擔保公司。行業領軍者紅嶺創投就有自己的擔保公司,但是其副總經理陸世明在論壇上表示,由于投資人對風險的預見性比較低,因此現在已經暫停了擔保業務。
此外,不同的平臺還有很多五花八門的風控“絕招”。總的來說,思路包括:放款前對借款人的親戚、朋友、鄰居進行走訪,放款后回訪考察,運用各種方式提高違約成本,提高借款人的門檻,限制業務規模等。
監管真空有望破除
“現在是監管真空,一些原則、規則問題,都值得大家探討。”廣東省金融法學研究會張長龍表示,“《放貸人條例》是與網貸有關系的,《放貸人條例》已經四次被否決,這還需要時間。”
多家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法律仍未出臺,但是實際上政府相關部門是密切關注這個行業的。
央行和銀監會曾成立調查小組,到廣東一家網貸平臺進行調研。近期,廣東金融辦、深圳金融辦、佛山金融辦、廣東省辦公廳也針對網絡借貸召開了座談會,探討如何防止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
“監管部門去年跟我們談到,非銀行放貸立法正在研究,雖然沒有批下來,但是會針對這一塊做一些牌照的發放,將來會逐步規范。”廣東一家網貸平臺負責人表示。
“我的理解是,監管部門其實是允許我們去創新的,前提就是不能出亂子,只要不出亂子我們這個行業就能夠長久地發展下去。”一家網貸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
簽署自律公約
“雖然政策很重要,但關鍵是網站自身,今天在這里首先談如何自律,如果行業做好了不擔心通不過。”紅嶺創投總經理周世平對參會的平臺負責人表示。
周六下午,25家網貸平臺的負責人在深圳召開閉門會議,討論“自律公約”的具體內容。討論中多家平臺負責人提到資金托管和監管問題。
據了解,工行原本已經同意和廣東一家網貸平臺合作做資金托管,但是淘金貸事件后,工行發文不再受理新的投資。跟銀行的合作暫停后,該平臺負責人表示,借貸過程中資金的流動肯定不能放在個人賬戶或者可以任意動用的企業賬戶上,人民銀行也要求確保資金不停留在平臺負責人的賬戶,因此在這個問題上要設定底線。
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討論,這些平臺負責人達成共識,決定建立穩定的聯席會議制度并且簽署了“自律公約”。聯席會議制度的思路是:設立聯絡辦事機構,希望能定期舉行會晤和交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建立行業協會、網貸聯盟等固定組織結構或者對接小額信貸聯盟的可行性。“自律公約”的主要內容包括:不挪用投資人的沉淀資金,不虛假借款,接受外部人員監督,做實保證金制度,重申“不吸儲,不放貸”的基本原則。
上海一家平臺的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最好最終能夠建立起行業協會。“有了協會,我們跟監管部門的溝通就能更加順暢有效,行業也能更加規范。”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uoper.xyz/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