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2-12-05 00:56:25
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時機趨于成熟,諸多保險商也加快了對商業健康險的布局。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中國商業健康保險的支出占全國醫療總費用支出比例只有1.4%,而美國要占到商業保險、醫療支出33%,可見這個數字相差距離很大。”12月1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長金堅強的講話“一石激起千層浪”。
事實上,隨著《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時機趨于成熟,諸多保險商也加快了對商業健康險的布局,力求在2013年“邁出更大的步伐”。
從中國保監會公布的前10月保費數據來看,也顯示了這一重要變化趨勢的“信號”。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健康險保費收入732.6億元,同比增長25%;同時,健康險原保險賠付支出239億元,同比下降23%。而同期壽險原保費收入僅增長1.67%,賠付支出則增長12%。
健康險年均增速超25%
“說到健康險市場,中國的商業健康險市場潛力巨大毋庸置疑。中國商業健康保險的支出占全國醫療總費用支出比例只有1.4%,這個比例對于保險業而言是非常遺憾的,但同時又是讓人非常興奮的,說明這個市場的前景很大。”日前,一位保險公司總經理室成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中國健康險市場正進入快速發展期,多家保險公司已經完成了2013年健康險產品布局的調研及產品討論。
以上海市場為例,已經初步形成了人身險公司與專業健康險公司共同提供商業健康險服務的格局。專業健康險公司在提出“健康保障+健康管理”的理念基礎上,陸續推出了涵蓋醫療、疾病、長期護理等國際通行的保險產品,完善定點醫療網絡平臺,引入“健康評估、慢性病管理、家庭醫生、診療綠色通道”的服務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滬上走訪發現,在加快商業健康險方面,一些保險公司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推出了一系列覆蓋全面并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搭配的健康險產品;另一方面,一些合資公司將其成熟的全球醫療保險進行“中國化”。也就是說,將主要的合作醫院調整為中國境內醫院,同時降低部分保障項目保額比例,如此一來,其綜合保費便能被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所接受,進而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隨著中國醫療保險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健康險在業務量、服務領域、供給主體、專業化水平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一位健康險研究專家表示。
從2000年以來十多年的保費收入看,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從2000年的65.48億元上升到2009年的573.98億元,年均增長速度高達27.28%,高于同期保費收入24.09%、人身險保費收入26.48%的年均增長速度,也遠遠高于同期名義GDP15.82%的增長速度。
從今年的數據來看,在壽險業務增速持續下滑的情況下,前10月健康險保費收入依舊逆勢增長,同比增長25%。
“不過,近幾年來,商業健康險的保費雖一直高速增長,但在整個保險業保費收入的占比卻并不高,似乎一直沒有超過5%。”一位保險公司總經理表示。
險企加速布局健康險
11月25日,太平洋保險與羅氏制藥、瑞士再保險公司簽署三方合作協議,力圖通過優勢互補,提供更加完備的新一代健康保障產品與健康服務,以更好地滿足客戶多樣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無獨有偶,11月初,新華保險投資設立的新華健康管理中心分別在西安和武漢開業,加快了其在健康保險領域的整體布局。借助健康管理中心平臺,新華保險完善了其“健康管理+醫療服務+護理服務”的健康產業鏈。
太平洋壽險常務副總經理鄭韞瑜表示,從保險市場發展和政策導向來看,健康險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將推動行業新一輪的增長。與全球領先的醫療保健企業及再保險公司的合作,將有助于提升太平洋保險在健康險領域內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健康服務能力與風險管理能力,實現從簡單銷售保險產品轉向提供綜合產品與服務的轉型。
不過,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市場調查中,不少保險公司從業人士反映,健康保險的風險管理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原因是在醫療健康保健市場上廣泛存在著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作為一個非完全競爭的特殊市場,醫療服務提供方對醫學保健專業技術知識的壟斷性,造成了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由于道德風險偏高、逆向選擇嚴重、風險控制難度較大等原因,健康保險的賠付率一直居高不下。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一些較大的傳統壽險公司主動退出了健康保險市場。各國的專業健康保險公司,如美國的藍盾、藍十字公司,無不通過某種機制安排,與醫療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以最大的干預和控制醫療服務過程。
“在實踐中,成熟的保險公司在開發相關健康險時,都與相關醫療機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以全程掌握和控制醫療費用的支出。”一位保險公司理賠部負責人表示。
四家專業健康險公司保費井噴
從今年前10月的保費收入情況來看,一個引人注意的現象,就是四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出現了保費井噴,與行業整體保費增幅下滑形成鮮明對比。
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人保健康實現保費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81%;昆侖健康實現保費收入2.47億元,同比增長278%;和諧健康實現保費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7692%;平安健康實現保費收入1.81億元,同比增長79%。
從2002年保監會下發《關于加快健康保險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到2005年以來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侖健康、瑞福德健康(現已更名為和諧健康)四家專業化健康險公司順利開業,中國健康保險專業化經營漸入佳境。
盡管如此,賠付率波動較大依然對健康險公司的風控體系提出挑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一些開辦健康險的保險公司了解到,其健康險多處于收賠相抵、甚至收不足賠的狀況,個別地方的賠付率甚至高達300%。
“目前,健康保險公司與醫療服務提供機構之間的合作多限于 ‘試點醫院’,理療機構與保險公司‘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激勵機制尚未建立,也鮮有保險公司自己投資組建醫療機構,更沒有法律上的權力對醫院的診療方案和服務費用做出實質性的更改。”針對健康險發展的一些困境,一位行業高管在與記者交流時表示:“另外,保險公司對醫療費用的控制手段也比較單一,目前僅有起付線、封頂線、共保比例等手段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方進行限制,而從醫療源頭上的有效控制比較少。加上精算技術薄弱、專業人才匱乏等原因,使得險企的風控能力較差。”
對此,另一位保險行業高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可以嘗試建立醫療信息共享機制,對接保險行業和醫療部門兩大信息平臺,以解決風控難題。”
而另外一位保險行業人士則表示:“可以由政府牽頭,包括醫療衛生部門(含醫保辦)和保險監管部門(含保險行業協會),嘗試建立相關信息交流交換和對接制度,包括醫療服務價格、藥品價格、非正常醫療費用支出等信息。以上海為例,對接平臺可以由上海人身險綜合信息平臺與上海醫保平臺基于信息技術予以實現。利用信息技術將全市人身險信息進行收益、處理和共享,以達到風控目的。”
“隨著居民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目前健康險發展的困境有望打破。例如,以老年護理保障為例,就是目前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無法承擔之重。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致使繳費人群減少、享受人數增加、醫療費用增長,這些因素給醫療保障基金平衡造成了多方面的壓力。這就急需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這也為中國商業健康保險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前景。”一位商業險公司總裁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時表示。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uoper.xyz/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