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0 01:14:1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作為上海市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最新突破,作為國際貿易鏈條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保理業務,將率先在浦東落地。
昨日 (12月19日),《每日經濟新聞》從“上海浦東綜合配套改革商業保理試點工作推進大會”上獲悉,包括上海萊茵達商業保理公司、拉赫蘭頓(中國)商業保理公司等在內的8家公司將獲得相關牌照,成為首批參加試點的商業保理企業。另有10家企業與浦東簽訂投資意向書。
據浦東方面對記者透露,浦東將用三年時間吸引100家商業保理企業落戶。
與此同時,在此次大會上,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劉亞軍表示,繼在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的商業保理試點正逐步開展之外,商務部目前正在研究CEPA項下的廣州與深圳商業保理試點,并且還將進一步擴大試點地區。
商業保理試點率先落地浦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浦東商務委方面獲悉,首批8家試點企業包括外資、國資和民營企業,而從股東背景來看,有4家為融資租賃企業、3家為第三方支付企業、1家為貿易商。業務模式主要集中在廠商租賃保理、供零商保理、貿易保理和商業服務保理4個領域。其中,拉赫蘭頓、萊茵達、中鋒等四家企業主要從事廠商租賃保理。
據了解,根據浦東新區商業保理改革試點總體目標,至2013年末,浦東將吸引30家保理企業落戶,“十二五”期末增至100家。
根據浦東方面的測算,100家商業保理企業將產生50億~80億元左右的投資規模,這些商業保理企業將帶來250億~400億元左右的融資額度,促進上海國際國內貿易發展,服務長三角乃至全國企業。
今年6月下旬,商務部下發《關于商業保理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同意在天津濱海新區、上海浦東新區開展商業保理試點。
據了解,保理是指供應商或出口商與保理機構建立的一種合同關系,依據合同,供應商等將其貨物銷售或服務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由保理商提供貿易融資、銷售分戶賬管理、應收賬款的催收、信用風險控制與壞賬擔保等服務。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國內專業保理公司25家。其中,天津20家,上海2家,北京、河南、浙江各1家。
在此次大會上,《上海市浦東新區設立商業保理企業試行辦法》也正式對外發布。該辦法規定了商業保理公司立的條件,如“商業保理企業應至少擁有一個投資者或其關聯實體具有經營商業保理業務或相關行業的經歷;應當以有限責任公司形式設立。注冊資本不低于5000萬元人民幣;不得混業經營等”。
眼下,上海已率先在全國推出8家首批試點企業,天津方面也正就具體實施辦法在緊鑼密鼓準備之中。下一步,保理公司的試點規模還在繼續擴大,參與者還有望包括像支付寶這樣的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支付企業。
記者獲悉,支付寶曾參與上海市商務委等有關部門所召開的歷次試點工作會議。此前,支付寶方面也透露,“正在關注商業保理試點的推進工作,不排除提出試點申請的可能。”
風險管控成焦點
“除了銀行等傳統渠道,保理業務作為商貿領域的綜合性金融業務,以及信用銷售的重要手段和貿易融資的重要渠道,將成為紓緩中小型貿易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專業保理律師、上海市中茂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林思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保理業務必須具有真實的貿易背景,最好是有實業背景,且有較強的后續資金支持能力。
上海萊茵達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作為此次獲得首批試點資質的保理公司,其業務聚焦在廠商租賃保理,該公司總經理吳洪林對記者表示,與融資租賃公司一樣,商業保理公司最多能放大10倍杠桿。
由于融資租賃公司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也會進行應收賬款的債權轉讓業務,這也與保理業務有所類似。所以,面對來自申請保理牌照可能與融資租賃公司業務重疊的質疑,吳洪林稱,“融資租賃實際上是買方的業務,而保理則是賣方的業務,而且保理業務相對于融資租賃業務的風險較大。”
對此,專業保理律師林思明進一步分析指出,保理業務的商業模式最好是專注于保理某細分領域。而且投資方或者經營團隊在該領域有較為豐富的經驗。風控體系上最好聘請業內有豐富實務經驗的專業律師起草業務流程、風險管理相關制度,并且聘請專業的總經理和管理團隊。
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獲悉,為了給商業保理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浦東新區將會同有關部門從體制機制的保障、制定扶持政策、成立商業保理協會等三方面積極推動商業保理試點工作。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uoper.xyz/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