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2 01:07:0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陽戈
每經記者 趙陽戈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地相似”,據說馬克·吐溫(MarkTwain)曾如是說,這句話也適合資本市場。
8月底,有研究者發現,滬指歷史上月線很少出現“五連陰”,由此得出9月月線有望反彈的結論;滬指歷史上并無“三連陰”,于是看好2012年最終收紅。隨著2012年接近尾聲,又一個重要的“歷史巧合”驚現。業內人士發現,今年的行情其實是2003年的克隆,從滬指走勢、政策、熱點等來看,都與2003年非常神似。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底~2004年初,市場曾一度上演過跨年的“5朵金花”行情,從2003年11月中旬漲至2004年4月初,滬指一度上攻了35%。那么,2013年初,市場能否延續目前的上攻,復制當年的“5朵金花”小牛市呢?
/走勢/
“N”字走勢神奇再現2012年K線或能收紅
今年12個月過去了11個半,滬指年初上漲,5月前后見頂下跌,9月~10月期間寬幅震蕩,12月瘋狂上攻,在左右股民“生死”的同時,也在悄悄重演著歷史。
這種“N”字形走勢,在A股歷史上較為少見,但也并不陌生,在2003年也同樣出現過。今年這樣的走勢,引起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關注。
年初都曾展開上攻
回顧歷史,2003年1月6日,滬指見底1311點,隨后展開反彈。在此之前,A股剛經歷了為期半年的下跌。
這一輪反彈分兩個階段。1月6日~3月3日是第一波反彈,反彈幅度超過15%。值得注意的是,反彈的發力階段是1月,2月基本是橫盤整理。3月4日~3月26日,滬指回調但跌幅不到5%。隨后,滬指又開始了第二波上漲,至4月14日最大漲幅達到14%。整體來看,這波反彈持續了66個交易日,漲幅達21%。
巧合的是,今年初的反彈,也是年初第三個交易日1月6日開始的。當日,滬指見底2132點,結束了2011年4月以來的三波下跌。這輪反彈也分兩個階段。1月6日~3月13日是第一波反彈,反彈幅度超過14%,這與2003年同期的市場表現非常吻合。另一個比較吻合的是,指數發力也是在前半段,從2月底至3月中旬,行情處于高位橫盤。
今年在經歷了3月14日~29日約10%的下跌后,從3月30日開始,滬指開始第二波上漲,這一時間點與2003年僅隔3天。3月30日~5月7日,滬指展開第二波反彈,漲幅達9%。整體來看,今年初這波反彈持續了77個交易日,漲幅達16%,略小于2003年。
主跌浪均從6月開始
2003年4月16日開始,股市見頂下跌。這輪下跌大致分三個階段。初期跌勢非常猛,8個交易日出現7根陰線,跌幅達9%;在5月小幅反彈,但反彈力度有限,指數呈現橫盤整理態勢;從6月開始,指數正式步入跌勢,大致經歷了5波下跌。整體來看,滬指直到當年11月13日才見底,區間跌幅大約19%,時間長度為140個交易日。
從今年5月8日開始,股市也出現了見頂下跌。這輪下跌也分三個階段。初期,跌勢比較猛,7個交易日出現5根陰線,下跌約5%;5月底,滬指展開反彈,但反彈力度有限,基本是橫盤震蕩;同樣是從6月開始,股市正式步入主跌浪。整體來看,截至1949點的年內最低,今年5月開始的這波下跌最大跌幅已有19%,已經歷145個交易日,幅度和天數與2003年吻合。
寬幅震蕩神奇再現
需強調的是,在2003年10月,和今年9月~10月,指數在單邊下跌后,都出現了明顯的寬幅震蕩,這成為下跌見底的重要信號。
盤面顯示,2003年10月10日、10月22日、11月4日的三根單日放量中陽線,成為該階段三波反彈的標志。從指數運行的角度看,此階段指數的跌勢明顯扭轉,開始有資金進場做多,且出現了放量,指數處于橫盤震蕩中。整體來看,2003年10月的震蕩持續了大約18個交易日,隨后便是快速殺跌,跌出底部1307點。
在今年9月7日、27日、28日,以及11月1日,指數都出現大幅上漲,從圖形上看,行情完全扭轉了6月以來的單邊跌勢,市場明顯出現了做多資金,震蕩格局形成。整體來看,今年9月7日至12月4日已有58個交易日,震蕩時間跨度長于2003年。
演繹冬天里的一把火
精彩的戲份來了。2003年,1307點底部出現之后,11月19日、20日、24日,以及12月1日、22日,指數接連出現放量中陽線,其逼空的氣勢,讓還處于震蕩思維的投資者有點吃不消。滬指也在這種強攻下接連拔高,市場的頹勢氣氛被一掃而光。整體來看,從1307點到2003年年底,總共3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13%。
今年,在1949點確認后,12月5日、7日、10日、14日滬指也是出現了接連上攻,打破了此前寬幅震蕩的格局,且12月14日89點的長陽,更是創出了3年的單日最大漲幅4.32%,其上攻的力度似乎比2003年還尤甚。整體來看,自1949點至今,14個交易日下來,滬指已上攻了9.88%。
/政策/
政策利好陸續出臺 或再次成為行情“起搏器”
2003年,年底的一波反攻讓人至今印象深刻,在其背后,政策的驅動力量是不可忽視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2003年的震蕩期開始,針對當時的市場投資方向、制度改善、市場供需矛盾等問題,監管層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當年的行情打下了基礎。今年年末,政策同樣密集出臺,這有點不謀而合的意味。
2003歲末行情靠政策拉動
就投資方向來說,2003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獲通過,該文件以較大篇幅專門論述資本市場發展。而時任上海財大證券期貨學院副院長的金德環教授就曾明確指出,該文件為資本市場指明了發展方向。據當時新華社的解讀,也表示該政策會使個人創業天地更加廣闊,股份制經濟比重將提升到80%的水平。
就制度完善來說,2003年10月28日《投資基金法》正式頒布。當時,證券投資基金已發展近6年,但立法就進行了4年半。隨著此法的頒布,市場有了更清晰的“游戲規則”,這對于股市主力軍之一的“公募基金”的發展意義非凡。公募基金隨后逐漸發展壯大,基金倡導的“價值投資”也逐漸被人們熟知,最終藍籌股的價值逐漸被發現。
就市場矛盾來看,2003年10月15日,證監會《公開發行和上市證券保薦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問世;12月1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暫行辦法》頒布;同年12月24日,新一屆發審委首次亮相。這些對A股市場游戲規則的改變舉足輕重,而當時的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提出發審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向注冊制過渡。顯然,相比以往的“分配制”,“審核制”更先進,有利于防止腐敗,鼓勵更多質地優良的企業上市。
此前,由于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的利益不一致,上市公司經常被掏空,財務狀況每況愈下。2003年11月上旬,有媒體稱“全流通”將化整為零,四川長虹(600839,收盤價2.03元)將作試點。隨后,四川長虹股價連續上漲,也體現了市場的認可。
2012年政策面異曲同工
回顧今年,諸多政策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投資方向而言,在出口受阻、內需疲軟的背景下,投資開始重挑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的重擔。對此,鐵道部反應迅速,分別在2012年7月、9月、10月,以三道金牌追加投資規模,從最初的5160億元上調到了6300億元,增幅達到22.09%。于此同時,9月,發改委又先后批準25個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其中,太原、蘭州、廣州、沈陽、廈門和常州6個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近期獲批,哈爾濱、上海等城市的建設規劃調整方案近期也獲得通過,光這些規劃投資總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這也是9月7日刺激滬指大漲的主要原因。
隨后,政策陸續出臺,比如“美麗中國”概念的提出,“城鎮化”概念的提出。圍繞城鎮化的信息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也陸續在重要場合被放大解讀,一系列的投資主題被市場接連挖掘,人氣也得到了延續和累加。未來,還尚有1號文件等各種政策的下發,就主題投資而言,可能還會有延續。
就市場供需矛盾而言,雖然證監會沒有言明,但自浙江世寶(002703,收盤價13.94元)之后,IPO實際上已經暫停了50天左右。而浙江世寶與其之前的騰新食品(002702,收盤價24元)之間,也有20來天的空窗期,這無疑抵消了不少市場對弱市不斷融資的反感情緒。
與此同時,證監會又出面力挺大股東們增持自家上市公司股票、并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分紅到位情況、要求上市公司履行承諾、先后出手打擊一些典型的內幕交易等,這些政策與IPO暫停有相輔相成的意味,這些無疑都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
/熱點/
藍籌股當行情主攻手 機構抄底意圖初現端倪
除了滬指走勢和政策驅動外,2003年和2012年年末的行情熱點,也有重合的地方,尤其是藍籌股起舞的盛況,這在A股歷史上,是并不常見的。
“五朵金花”行情重演
說起2003年~2004年的跨年度行情,“五朵金花”的故事是人人皆知。2003年的“五朵金花”是指鋼鐵、汽車、石化、能源電力、金融這五大板塊,其中鋼鐵股是以寶鋼股份(600019,收盤價4.82元)為首,汽車股是長安汽車(000625,收盤價6.20元)和上海汽車(現上汽集團,600104,收盤價16.48元)為代表,石化股則以揚子石化(被中國石化吸收合并)與中國石化(600028,收盤價6.66元)為頭羊,能源電力則是以華能國際(600011,收盤價6.55元)和長江電力(600900,收盤價6.70元)為先鋒,金融由招商銀行(600036,收盤價11.90元)帶頭。
當時,隨著國民經濟結構性調整的進一步深化,中國經濟開始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并進入了新一輪的景氣周期。這一點尤其表現在鋼鐵、汽車、石化、能源電力及金融等行業上,而這些行業景氣度的提升,自然提升了相關的大盤藍籌上市公司的價值。據同花順ifind中信行業數據,2003年~2004年的跨年行情中,鋼鐵、汽車、石化、能源電力、金融五大板塊的累計漲幅分別為32%、29%、32%、44%、25%。
就目前來看,上述這些板塊自1949點以來的反彈漲幅分別為6%、6%、5%、6%、7%。
而今年,我們可以看到,汽車股中的長安汽車,從去年年底的3.34元,已經一路漲到了最高6.32元,接近翻番,上汽集團同樣走勢獨立,自9月反彈以來,累計漲幅超過40%;金融股農業銀行(601288,收盤價2.71元)、民生銀行(600016,收盤價7.33元)等已經相繼翻番,券商股如國海證券(000750,收盤價11.32元)、光大證券(601788,收盤價13.23元)等,也是屢屢沖高提振市場;沐浴著復蘇春風的中國鐵建(601186,收盤價5.87元)、中國南車(601766,收盤價4.90元)、中國北車(601299,收盤價4.56元)等,表現也是有目共睹。
不可否認,藍籌股的起舞,在市場整固甚至上攻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五朵金花”的影子若隱若現,由此也令不少市場人士展開了風格轉換的討論。
都是機構在“抄底”
2003年的行情,是被證券投資基金給挖掘出來的,也就是買入主力都是機構。一來當時機構崇尚的是價值投資,二來藍籌股流通性好,是方便機構進出的最好標的。
當年那些基金經理們就是及時抓住了這個投資機會,將股市上的核心資產股票納入了自己一攬子的投資組合之中,從而贏得了較好的收益。
而今年來看,雖然這些藍籌很難登上龍虎榜,不過從對外披露的3季報著手的話,多少能看出機構抄底的端倪。
比如萬科A(000002,收盤價9.43元)的3季報顯示,雖然十大流通股東中有人減持,但新進者卻更多;招商地產(000024,收盤價25.97元)新進者也有3家,1家公司2家基金,合計籌碼超3200萬股;保利地產(600048,收盤價12.12元)新進1家基金1家保險理財產品,合計籌碼約1.29億股。
翻開中國鐵建的3季報,你會驚訝地發現共有2家基金、1家券商、1家QFII新晉成為十大流通股東,并且此前就上榜的另外2家QFII還大舉進行了增倉,這種規模的建倉,能與之相提并論的是今年的中報,當時有4家QFII、1家基金新進,1家基金加倉;中國中鐵3季報中也有類似的建倉跡象,新進了1家QFII和1家基金,2季度新進1家QFII和1家私募;而在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的定期報告中,這種建倉也是很明顯的;甚至包括中國化學(3季度新進6家基金)、中國交建(3季度新進3家QFII、1家券商、1家私募),而3季報同樣有QFII新進痕跡的還有海螺水泥(600585,收盤價18.21元)和大秦鐵路。
/猜想/
2004年跨年行情的翻版?
再過幾個交易日,就要迎來2013年了,即將到來的新年能否翻版2004年年初的行情?
需要持續放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A股歷史上凡是持續性行情,始終離不開資金的持續關注。
比如,2003年~2004年,在1307點后的11月17日,成交額還僅有39.4億元,但隨著逐步反彈,資金也有序地放大,到了2004年2月2日這天,當日的成交額已經達到了275.2億元之多。而如今,是否也有這樣的條件呢?
首先來看開戶情況。據中登公司公布的月度數據顯示,自9月市場反彈以來,基金賬戶數量從8月底的3900.82萬戶一直不斷增長,截至12月14日,賬戶數量達到了3997.07萬戶,這個現象很好地印證了前述機構“抄底”的說法。而相比來看,散戶可能看空的更多。據中登公司周數據統計,在8月31日,持倉A股賬戶數為5630.54萬戶,到了11月30日時,持倉A股賬戶數則為5559.99萬戶,而到了12月14日,這個數字更變成了5535.22萬戶。也就是說,在12月反彈期間,由于長期的空頭思維,約24.77萬戶的散戶踏空。
其次是QFII和RQFII的動向。今年國慶前后,交易所和中介機構針對境外大型養老金和主權基金,舉行了境外QFII推介活動。期間,各代表團與養老金等大型機構舉行了73場一對一會談,舉行了8場集體推介會,會見境外投資機構近200家,其資產總額超過25萬億美元。
在市場見底前夕,在美國和加拿大,有19家機構計劃申請或增加投資,現有和潛在QFII預計申請額度合計約31億美元;在歐洲,13家機構明確表示將申請QFII或增加額度,預計申請額度合計約80億美元;在中東,已經獲得QFII資格的阿布扎比投資局希望增加到10億美元額度,科威特政府投資局也希望能突破10億美元額度上限。
證監會日前也表示,近期QFII申請和資金匯入速度明顯加快,QFII整體持股比例出現明顯上升。不難看出,A股越低迷,QFII就越有抄底的信念和沖動。本周,他們以實際行動告訴市場,QFII大軍已出動。海通證券國際部等QFII集散地,近日接連在大宗交易平臺上大舉抄底大盤藍籌股。
對此,申銀萬國分析師王勝認為,海外資金配置以及帶來的協同效應是近期反彈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海外投資者整體比國內投資者更樂觀,個中原因包括海外投資者看好美國經濟逐步復蘇,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經濟構成利好;而從年底全球資金配置動向看,今年以來一直配置的是發達市場,現在已開始考慮新興市場,而A股市場估值較低,經濟復蘇勢頭明顯,因此有配置價值。
還值得關注的是,一季度的信貸投放習慣。據國信證券研究,一般來說,一季度的信貸投放最為積極,這個純粹是季節效應,而這也自然成了年報行情的催化劑。
經濟復蘇才有底氣
其實,資金敢于介入市場,說到底還是經濟復蘇給了底氣。
11月,官方制造業PMI升至50.6,連續第二個月處在50榮枯分水嶺上方,并創下7個月新高。此前,11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50.5,13個月內首次返至50枯榮線上方,初值50.4前值49.5。當時就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官方PMI和匯豐PMI的采樣標準有所差異,但在經歷一年的時間后,雙方數據再度接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經濟復蘇趨勢得到多角度印證。
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比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1月~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與1月~10月持平。這其中,已發布的10月用電量增速顯著大幅回升到5.9%,這反映了企業生產有重新步入正軌的跡象。
同樣在11月,基建投資中的明星板塊依舊是房地產投資,其11月累計同比增速為16.7%,一改近4個月保持的穩定狀態,比1月~10月提高1.3個百分點。同時,中央項目占整體投資的比重自6月份以來持續平穩上行,11月達到5.5%,市場可以從中捕捉到顯著的穩增長信號,表明政府主導的投資仍在繼續加速,將對整體固定資產投資起到帶動及放大的作用。
機構觀點不一
對于2013年翻版2004年行情的猜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機構的觀點并不一致。
廣州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的觀點是看好明年一季度的行情,重要理由有兩個。其一是流動性,該分析師認為按照他們的數據統計,只要信貸占比達到一定指標,一季度的行情都是值得期待的,而2013年年初應該比2012年差不多,這個季節效應可以期待。其二是年報季報行情,該分析師表示,由于2012年的基數比較低,進入2013年后,市場的焦點將逐漸向有業績預期的行業個股傾斜,且還有如“兩會”等投資主題,人氣熱度也都能夠持續。
但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師吳啟權卻表達了不同意見。他認為,目前市場的大幅反彈,已經對包括估值的修復、業績預期等在內的因素有所體現,雖然在總體來說,是比較確定經濟已經復蘇,且也對2013年整體看好。但滬指應該不會一直往上,而是中間該有調整,波動往上走,其預計在2013年1月中旬就會迎來調整,而在4月份之前,都不會有明顯的大漲行情。
有資深市場研究員稱,2012年年底這種行情還算正常,“你看去年銀行股,也是年底走強,一直持續到今年的1季度”,該人士稱,在前期系統性風險面前,很多資金就會選擇估值比較低的標的,這樣風險也相對較小。但對于行情能夠繼續情緒高漲地持續,其觀點則介于中性,既非多頭又不盲目看空。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uoper.xyz/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