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IPO

每經網首頁 > IPO > 正文

上市公司理財獲正名 銀行對公理財增千億活水

證券日報 2012-12-25 08:50:18

 

原本“藏著掖著”的上市公司理財行為如今可以“名正言順”了。證監會近日發布實施了《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以下稱“指引”),其中一個重要變化體現在允許上市公司使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投資產品。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稱此舉適當放寬資金用途,為上市公司留出空間,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

分析人士稱,新規的出臺給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理財一個合法合規的“名分”,而不必像以前先要轉作自有資金,進而再投資理財。受益于此的還不僅是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每年上千億的理財需求也刺激了銀行的對公理財業務。相比于近期頻頻陷入風波中的對私理財產品,對公理財產品規模將迎來增長期。

新規為上市公司理財“正名”

范圍限定保本類產品

上市公司熱衷理財一直飽受輿論指責,主要集中在主業荒廢、實業空心化、投資風險不明等方面。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公眾對上市公司理財的擔憂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一些上市公司賬面資金充裕,同時市場上對資金的渴求也十分強烈。供求兩端都為公司理財創造了條件,所以一味的禁止是行不通的。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指引》于近日發布實施。其中第七條明確規定了暫時閑置的募集資金可進行現金管理,其投資的產品須符合以下條件:(一)安全性高,滿足保本要求,產品發行主體能夠提供保本承諾;(二)流動性好,不得影響募集資金投資計劃正常進行。

新規自發布之日起實施,《關于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使用的通知》同時廢止。此前證監會為了規范上市公司的募集資金和超募資金用途,曾規定上市公司的募集資金管理上必須和銀行簽訂第三方存管協議,并且募集資金和超募資金只用于募投項目和主營業務,不得挪做他用。

但這樣的規定顯然并沒有堵住上市公司理財的需求。關于上市公司理財數據的最近的權威統計是今年8月份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所發布的《滬市上市公司2011年委托理財和委托貸款情況分析》,報告中統計了2011年度委托理財的年初余額為239.04億元,借方發生額為1180.60億元,貸方發生額為1248.43億元,年末余額為171.19億元。其主要原因在于社會上資金成本高企,促使上市公司熱衷于通過購買短期理財產品,以獲取相比銀行存款利率更高的收益率。

上市公司閑置資金不僅投資理財產品,還有大量流向委托貸款。報告中統計了2011年委托貸款的年初余額為643.83億元,借方發生額為860.14億元,貸方發生額為416.43億元,年末余額為1087.54億元。

上市公司公告中對于委托理財和委托貸款的資金來源,均稱是公司自有閑置資金。如此大量的閑置資金令人生疑,有知情人士就曾向記者透露,不排除上市公司將募集資金補充作用自有流動資金,從而用作投資理財。

以新安股份(600596)為例,該公司今年中報顯示共有9筆委托理財和6筆委托貸款,總計高達4.52億元。一方面是大量對外借款,另一方面其流動資金似乎并不充足。新安股份“關于募集資金存放與實際使用情況專項報告”顯示,一共三次變更募集資金用途,分別是:2009年9月的8278萬元;2010年3月的10480萬元;2011年12月的20063萬元。三筆募集資金均轉出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新規出臺后上市公司不必再為理財而躲躲藏藏,但“保本”的要求使得募集資金仍然不可以用作購買高風險的銀行和信托產品,若要獲得更高的收益,“偷梁換柱”的行為或許仍會存在。

今年發行7739款對公產品

建行連續兩年居首位

在個人理財市場上,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近年來激增,與此同時也暴露出很多的風險。與對私理財一直都聚焦在鎂光燈下不同,對公理財業務卻在低調中成長。

銀行對公理財的增長來自于公司類客戶尤其是上市公司日益增長的理財需求。雖然并沒有上市公司歷年投資理財的詳細數據,但從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中卻可以窺見理財需求的暴漲。

本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統計,2010年以前,每年僅有數家公司發布公告進行委托理財,而到了2010年增加到了18家。2011年,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數量更是猛增,全年共有85家公司發布了一百多條有關委托理財的公告,其中除少量信托計劃、基金外,絕大部分理財資金的投資標的為銀行理財產品。而今年截至到12月24日,這一數量更是翻番,共有292條委托理財的事項公告,涉及一百多家公司。

作為目前唯一可查的權威統計數據,《滬市上市公司2011年委托理財和委托貸款情況分析》顯示2011年委托理財的借方發生額為1180.60億元,貸方發生額為1248.43億。一年超千億元的規模使得銀行越來越重視對公理財業務。

而《指引》的出臺使得上市公司理財更加“師出有名”,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通氣會上表示,上市公司可以使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投資產品,比如固定收益類的國債、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其他投資產品等。

銀行理財產品成為了上市公司理財的最大標的。上交所報告中稱,2011年上市公司發生的委托理財主要以超短期的、較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為投資標的,其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發生額和余額分別占發生總額和總余額的86.37%和62.88%。

在強大的購買力推動下,近兩年銀行對公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也是相當可觀。本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統計,2011年國內各銀行發行對公理財產品共計6876款,建設銀行發行對公理財產品最多,1052款,占比15.3%;2012年截至12月24日,對公理財產品數量達到7739款,建行以1518款產品仍然居首位。

一位國有大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和個人理財相比,對公理財對資金的安全性要求會更高。其次是對資金的流動性有很高的要求,以滿足日常的對外支付。而目前現有發售的對公理財產品也很好的吻合了企業的此類需求。

記者對今年發售的7739款對公產品粗略統計,共有3477款產品完全保本,占總數的近45%。此外,為滿足企業對資金流動性的要求,產品的期限也較短,今年對公理財產品平均期限為94天,大多數產品都在3個月以內,僅有少數產品超過1年。更有甚者,如招商銀行(600036)推出了點金公司理財7天系列,浦發銀行(600000)面向公司客戶的“現金管理1號”,這類對公產品均為7天短期滾存,形式上類似于開放式基金,滿足了企業對超短期閑置資金的投資需求。

一位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公理財考驗了銀行公司業務的綜合協調能力,涉及多個職能部門,還要依托強大的客戶關系,同時帶來的利潤也是相當可觀。而未來國內對公理財業務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