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01-09 19:17:09
新華網上海1月9日電(鄭鈞天、趙曉輝)歲末年初,一則監管層將掀起財務核查風暴的消息如重磅炸彈般讓投行人士和等待上市的企業不安。分析人士認為,如此舉措恐將嚇退很多排隊的企業,減少新股“堰塞湖”,而至少三個月的檢查期也意味著新股近期開閘無望。
新股“堰塞湖”成市場和監管層心病
盡管監管層不愿承認,但實際上,自去年6月份以來,A股市場鮮有新股發行,首次公開發行(IPO)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而申請上市的企業熱情不減,這導致排隊企業越來越多,形成新股“堰塞湖”。
證監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4日,在證監會排隊等待上市的企業已多達882家。如此大規模的新股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于股市之上,令投資者不安,更讓監管層頭疼。
實際上,新股發行一直廣受詬病。許多投資者認為,新股巨大的融資額對市場信心造成了沉重的打擊,而其發行上市后即陷入爆炒局面,對市場的抽資嚴重。出于輿論的壓力和對穩定的考慮,監管層不得不采取了暫停新股發行的方式暫緩壓力。
但事與愿違的是,新股暫停并未提振股市。相反,在沒有新股入場之后,A股股指屢創近年新低。“停止新股供應,向市場傳遞的信號是監管層的極度沒有信心,對穩定市場有害而無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
暫停新股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IPO市場的活躍度。方正證券[微博](4.61,0.00,0.00%)預計,目前排隊的882家企業需要三年左右才能發行完畢,巨大的IPO“堰塞湖”成了各方心中的痛。
監管層疏導“堰塞湖”思路漸明晰
毫無疑問,如何疏導新股“堰塞湖”以及何時重啟IPO是當下監管層最為關注的事情。
“嚇退一批,分流一批”,一位市場人士如此總結證監會治理“堰塞湖”的思路。根據證監會近期的政策措施,該市場人士認為,監管層一方面通過財務核查“嚇退”一批企業,另一方面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通過多渠道分流和放寬海外上市條件,疏導IPO“堰塞湖”。
去年年底,證監會突擊發布《關于做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規定目前正在排隊的800多家IPO企業的中介機構必須在今年3月31日前遞交自查報告,證監會將在自查報告審核基礎上,開展重點抽查工作。8日,證監會再度召開保薦機構會議,顯示出此次核查的高壓態勢。
方正證券研究員石磊分析指出,通知里對于業績下滑企業的勸退意味較濃,如果企業在排隊期間,最近一年的業績不達標,則此前為上市所做的努力均將白費。
為疏導“堰塞湖”,排隊企業還被鼓勵轉向“新三板”和債券市場融資。據記者了解,監管層將鼓勵現有的四個“新三板”的試點園區充分發揮其在各自覆蓋區域內的融資功能,并將大力發展債券市場,鼓勵企業利用債券工具融資。
此外,普華永道香港資本市場服務組合伙人陳朝光透露,隨著來港上市門檻的放松,B股轉H股大門開啟,預計將有更多的國內中小企業來港上市。銀泰證券投資顧問路巍認為,如果成行,這既能緩解內地上市排隊的難題,也可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
2013年下半年A股IPO市場可能“復活”
雖然2013年的IPO市場仍充滿著諸多不確定因素,當前滬深股市等待IPO的企業也已接近900家,但業內專家認為,這些企業同時也為2013年IPO市場的活躍積累了一定的能量。
安永大中華區高增長市場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認為,2013年A股IPO市場的境況將轉好。首先是在新的經濟政策刺激下,中國經濟的前景將更加明朗;其次是證券市場的波動將減少。在此環境下,A股市場的IPO活動有望在2013年下半年再度活躍。“2013年將是正在等待上市的企業實現IPO的好時機。”
普華永道認為,2013年中國GDP增長有望高于2012年,這將使A股IPO市場亦略有起色。該機構進一步預測,2013年滬深股市的IPO數量有望達到200宗,融資規模在1300億至1500億元人民幣之間。其中,上海及深圳A股首次上巿公司數目約為40家,融資額在500-600億元人民幣,平均市盈率為20-40倍;深圳中小企業板及創業板的首次上巿公司數目約為160家,融資額為人民幣800-900億元,中小企業板的平均市盈率為20-40倍,創業板為30-40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