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1 01:19:2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匯市影響事件頗多。在美元方面,主要有債務上限談判這一影響因素;在日元方面,有日本新政府調高通脹目標努力因素;在商品貨幣方面,有中國大量經濟指標干擾;在歐元和英鎊方面,有周四利率會議影響。目前已有定論的是歐、英央行利率會議,上述兩個會議現已結束,均維持現狀不變。消息明朗后,已于最近調整過的英鎊及歐元均小幅反彈。
美元本周蓄勢 中線仍有望走強
美元上周大幅沖高,其后于本周震蕩,本周美元先跌、再漲、再跌,至北京時間周四20時左右暫報80.362,和上周五紐約尾市的80.437相差無幾,基本上算是守住上周巨大漲幅。
經濟回升和美聯儲對退出量寬政策的暗示是美元上漲最大動能,市場預期已變,這造成美長期債下跌,收益率同步上升,使得美元資產吸引力上升,美元遂得以自我強化。
目前看來,該趨勢遠未終結。本周在美國經濟方面又有些向好提示,如本周二美國鋁業公布業績優于預期,因該公司一定程度上能提示實體需求,所以這算是美國經濟向好間接佐證之一。再如本周三美國公布的房屋抵押貸款指數顯著回升。還有,中國周四公布的去年12月出口意外大增,數據顯示美國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出口市場,這同樣暗示美國的需求在回升。
債券通常和經濟預期逆行,當預期實體經濟不濟時,市場認為錢投往實體類似于打水漂,所以就能接受更低的固定類收益,于是債券成為優選對象;當實體經濟回升,潛在投資收益更大時,資金就會流出債市。
當然,在如今這個特殊階段,市場對美聯儲會否繼續收購債券的預期也顯得極其重要。如上所述,投資者對年內美聯儲停止購債已有預期,這種情況下當然會搶先一步出脫債券。
美國的30年期長期國債今年來竟然跌去2.3%,而去年全年僅漲了2.5%。來自全球最大債券基金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債券大王”格羅斯表示,他對投資美國長期國債已感到恐懼,因為通脹可能加速上升。
美元本周停止向上攻擊,不過其蓄勢待漲的跡象較為明顯。交易員們或暫持觀望情緒,他們可能正在等待本周包括歐、英央行在內的一系列央行利率會議結果。
英鎊小幅反彈 或繼續偏弱
昨20時左右,英央行利率會議先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于0.5%不變,且維持量寬額度于3750億英鎊不變。維持利率不變,符合幾乎所有人預期;維持量寬額度不變,僅符合多數人預期,因事前有一小部分人認為英央行馬上就會擴大量寬額度。
消息明朗后,英鎊反彈0.21%至1.6048美元,但從圖形看,其弱勢絲毫未減。
英鎊弱勢有著錯綜復雜的原因。在壓制因素中,經濟仍占主導,一些其他因素也占一定比例,如市場如今較擔憂英國主權評級可能被下調,如此其原本就較微弱的避險地位將消失。
在經濟層面,市場預期仍未公布的去年四季度英國GDP數據可能顯示英國經濟已陷衰退。兩周來,英國的數據不佳,這亦加劇投資者憂慮。
英鎊連續兩年似乎都在橫盤震蕩,只是波幅漸收窄,未來當選擇突破方向。就技術面而言,除非英鎊有效失守去年11月低點的1.5800美元一帶,否則投資者就只能當成震蕩平衡市操作。
歐元探底回升 走勢暫平衡
英央行會議后不久,歐央行結束會議,宣布維持利率于0.75%不變,這同樣符合預期。
歐元區去年第四季度經濟持續惡化,歐央行近期還調低了2013年經濟增長預期。本周公布的德國經濟指標顯著向弱,加上歐元區失業率創下新高,這些均提示了歐元區經濟疲弱。無論英國還是歐元區,經濟回升情況均遠弱于美國,這決定了英鎊和歐元走勢遲滯的總基調。
雖然經濟不怎么樣,但市場預測歐央行暫不會降息,預測無疑正確。這一方面是因為近期歐元區一些信心類指標稍有回升,雖然實體經濟仍不行;另一方面是因為去年下半年歐央行已買入足夠多的主權債來穩定歐元區,這已經造成意大利、西班牙等債券收益率大降。很顯然,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調降融資成本意義有限,還不如留有后手更具想象力。
就歐元中線來看,可能既有壓力又有支撐,趨勢一時難明。歐元壓力主要來自經濟低迷態勢,因這使其利率趨降的預期不變。另有些壓力來自市場對今年法國債務恐出“狀況”的憂慮。
支撐方面也較明顯,如今多數歐元區問題國家在二級市場融資也不再是問題,融資成本已大降。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uoper.xyz/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