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8 01:12:12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皇甫嘉
每經實習記者 皇甫嘉
剛剛上市時,連鎖巨頭人人樂(002336,收盤價9.07元)憑借“跨區擴張”的概念,賺足了投資者的眼球。時過三年,人人樂營收規模增長顯著,但代價不菲,主要體現為凈利潤逐年萎縮。
1月25日,人人樂發布公告稱,將子公司新余大歡樂購物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余大歡樂)100%股權轉讓給洪客隆百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該子公司主要負責購物中心的建設及運營,名下有一宗于2011年競得的商業用地,此次轉讓差不多等同于原價轉讓。有分析人士認為,轉讓新余大歡樂意味著人人樂退出了江西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人人樂的交易對手洪客隆百貨系競爭對手華潤萬家的子公司。
轉讓購物中心項目
2011年8月底,人人樂宣布以自有資金1.96億元的價格競得江西省新余市1-21-1-1號宗地,性質為商業用地,共計2.42萬平方米,用于建設購物中心用,這也是人人樂進軍江西市場計劃的一部分。
一年半不到,人人樂便宣告退出上述項目。根據公告,新余大歡樂全部股權作價5953萬元,除此之外,洪客隆百貨還需要承擔新余大歡樂欠人人樂的1.45億元債務,兩項合計2.04億元,和成本相差無幾。
“此舉也意味著人人樂正式退出江西市場。”某投資人士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上市以來轟轟烈烈搞跨區擴張實則風險巨大,加上公司并不擅長開發購物中心,人人樂這次可算嘗到了苦頭。”
“公司早有自建購物中心的考慮,因此以2011年競標商業用地為契機,謀求向百貨綜合店的轉型,先不論公司是否善于經營購物中心,由于商業地產大多需要較長的培育期,公司是否能順利通過培育期都成問題。”上述人士分析指出。
除了自身經驗的缺乏,人人樂出售新余大歡樂也有行業整體不濟的考慮。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去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8222億元,同比增長14.4%,在扣除價格因素之后實際增長11.2%,增速同比下降2.40%,再加上網絡購物的蠶食,零售企業紛紛迎來關店潮,人人樂也不例外。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年末,人人樂現有門店數量為120家。自1996年成立以來,公司累計新開門店137家,關閉門店17家,關店占比為12%。其中,自2010年以來新開門店40家,關閉門店10家,而其中有8家都是在2012年關閉的,據人人樂披露的信息顯示,公司每關閉一家門店的損失約為300萬元至500萬元。
“從外因看,大本營(廣東地區)正遭受大環境的沖擊,消費能力退化導致公司營業收入顯著下降;內因方面,一來眾多新店選址不佳,二來公司人才近年來又流失嚴重,導致運營、門店管理均出現較多問題,對當地消費者的吸引力不夠。因此,經濟的沖擊加上新門店關店率高企的因素,導致人人樂近年來的業績備受壓力。”上述人士指出。
競爭對手接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股權轉讓交易的受讓方洪客隆是零售巨頭華潤萬家的子公司,而華潤萬家恰恰是人人樂的直接競爭對手。換句話說,人人樂此次股權轉讓,一方面意味著公司在綜合百貨經營領域的退縮,另一方面也直接壯大了競爭對手的實力,將潛在的市場拱手送人。
2011年,人人樂和華潤萬家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都投向了競爭較為不足的江西市場,當時江西零售業的龍頭是洪客隆百貨,它在2009年中國連鎖百強超市中以30億元的年銷售額名列第74位。彼時,收購洪客隆百貨是迅速打開江西市場最有效的途徑。
“當時人人樂和華潤均傳出了和洪客隆百貨的緋聞,但最后勝出的是華潤萬家。”上述人士介紹道。
對于此次股權交易,人人樂在公告中表示,建設購物中心會涉及房地產開發業務,與主業存在一定偏離,同時公司希望對新店、新區域拓展采取更加謹慎的策略,適當減緩拓展速度,以集中資源發展現有重點區域,因此將新余大歡樂進行轉讓,收回投資。
但業界并不這樣認為。上述投資人士表示,人人樂以成本價將新余大歡樂甩賣給直接競爭對手,實屬迫不得已,公司關店數量激增、資產負債率攀升可能才是主要原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