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保險營銷員門檻提升 7月前或現“增員大戰”

2013-02-06 00:51:05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實習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伴隨近期監管部門擬將保險營銷員的從業門檻從初中提升至大專,今年的開門紅顯得與往年有些不同。

“第一季度通常公司是一月份先沖保費,然后二月份涉及增員,而近期公司要召開一次機構負責人研討會,主要是針對在7月1日之前如何增員問題。”談及今年“開門紅”的變化,一國內大型保險公司分公司營銷副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上述營銷副總提到的“7月1日”是近期保監會下發的 《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以下稱《辦法》)的實施時間,這份從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辦法》規定,未來“報名參加資格考試的人員,應當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事實上,針對《辦法》的影響,一些險企已開始未雨綢繆,要不要打個時間差,趁著新規實施前的幾個月“搶一波人”,成為擺在保險公司老總案頭上的最新課題。

多家險企暫要求高中學歷

《辦法》的實施究竟將對保險業的增員帶來何種影響?《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在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多家招聘網站看到,目前保險公司在招聘保險營銷員學歷一欄中的要求存在如 “沒有限制”、“高中學歷”“大專學歷”等多種情況,其中要求高中學歷居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首先以應聘者的身份撥打了對學歷沒有限制的一家大型保險公司,招聘負責人首先問的是年齡,針對記者問及為何對學歷沒有限制時,對方解釋說:“可能寫錯了,這么大的公司怎么可能不要求學歷呢,要求高中學歷。”

隨后記者以高中學歷的求職者身份撥打了要求大專學歷的一家外資險企并提前告知自己不滿足大專學歷,對方負責人稱他們看重學歷,但不是第一條件,還是要看綜合能力,適當可放寬條件。

在2006年中國保監會頒布的《保險營銷員管理規定》中,要求參加資格考試的人員應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011年5月份保監會發布了《保險銷售人員監管規定(征求意見稿)》,將這一門檻提升至大專及以上學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此次《辦法》實施的原則將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國保險銷售從業人員370多萬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占比近30%,高中學歷占比約60%,初中及以下學歷約10%。在一些大城市,大專以上學歷占比遠高于這個水平,比如北京大專以上占61%、上海達55%。

盡管如此,未來門檻提高對于人員流動性極大的保險行業而言無疑壓力不小。根據《辦法》相關規定,未來具備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通過考試后取得的資格證書,在全國范圍內通用;同時保監局可根據轄內實際,調整參考人員學歷,但取得的資格證書僅在當地保監局轄區有效,這些人員欲跨區從事保險銷售,還得另外參加考試,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因此,未來各地區的具體門檻如何,還需要等待各地保監局的公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王穩1月29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保險市場的很多銷售誤導、理賠難及行業發展的重大結構問題,重要原因之一是保險營銷人員素質低,從征求意見稿到政策出臺僅半年時間就足以說明保監會對營銷體制改革的重視。

險企出招:增員一人獎勵兩百元

上述營銷副總對記者表示,《辦法》出臺肯定會有影響,雖然他們公司目前在招聘營銷員時有一些學歷上的要求,但要求7月份徹底實施還是很緊張的。近期肯定要召開機構負責人研討會,主要探討的問題是半年的時間要不要搶招一波人,“雖然我不主張盲目地‘搶人’,但是如果很多保險公司都加大增員,那我們肯定也要跟隨的。”

一位外資保險公司分公司營銷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這個《辦法》對于一些中型的大公司影響還是很大,而一些外資公司在觸及監管部門規定方面都比較謹慎,外資險企人員也很少,影響相對較小。

另一位銀行系保險公司分公司總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每年年初真正的增員都是從2月底開始,特別是一些人口流動性比較大的城市,都是春節后上班開始增員的。《辦法》一定程度上將提高營銷員的素質,但是也不能排除保險公司利用這件事來炒作的可能性,因為7月份就要硬性規定,按常理來講以后增員就很難了,為了提高員工增員的積極性,公司給出了“增員一人獎勵兩百元,并且翻倍漲”的獎勵方案。

“其實多家公司都會借此炒作一下,就國內的市場情況,是否也會存在假學歷的情況,這也是我們難以控制的。”上述銀行系保險人士表示擔憂。

王穩對記者表示,在國外拿到保險銷售資格證的人,都會通過很復雜的考試。國外雖然沒有明確的學歷規定,但就算是本科、碩士學歷的人都很難拿到資格證。國內現在的監管不是指定性的,而是指導性的,監管部門有一個明確導向,比如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從保護消費者利益出發,而保險公司在不違背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可以探討有利于公司發展的多種形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