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8 01:05:06
對于大部分基金公司尚未發放的2012年度年終獎預測值,好消息是,經過兩年下降后終于“止跌”;而壞消息則是,僅為2009年度的7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這是最好的年代,這是最壞的年代。
這是基金行業最開放、充滿最多可能性的時期,這也是這個行業受到最多擠壓、利潤率最低的時期。
所幸的是,對于吃“基金業”這碗飯的人,目前行業仍將維持著較高的薪酬水平;但壞消息是,增長出現了“斷崖式”下滑,與其他行業的差距正在縮小。
同時獎金方面并不樂觀。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對于大部分基金公司尚未發放的2012年度年終獎預測值,好消息是,經過兩年下降后終于“止跌”;而壞消息則是,僅為2009年度的70%。
去年薪資增長跑輸GDP/
盡管自去年以來基金行業駭人的降薪傳聞不斷,不過事實上真正實施降薪的公司屈指可數,絕大多數基金公司薪酬仍穩中有升。
然而增長的質量顯然已不比過去。“2012年行業平均薪資增長率只有前一年的一半不到。”某基金公司HR引用人力咨詢公司韜睿惠悅的最新調研結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包括這家公司在內的42家基金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參與了這次調研,而參與調研的基金公司的規模分布情況與行業也大致相似。
調研數據顯示,2012年基金行業平均調薪率為4.8%,遠低于社會全行業9.6%的薪資增長率。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近三年來,基金行業薪資平均增長率首次跑輸同年GDP增長率(約7.8%)。
2009年的小牛市使得基金行業薪資在2010年實現12%的高增長,同年GDP增長率為10.4%;2011年行業調薪率有所下滑但仍超過了10%,當年GDP增長率為9.2%。但由于近三年來行業利潤持續走低,2012年基金行業平均調薪率被“腰斬”。
數據照應著現實。“每月就漲了500。”有中小基金公司員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去年加薪的失望,而另有中型基金公司員工稱,去年薪水沒有變化。有基金公司HR告訴記者,每年過完春節后三、四月份就開始做當年的調薪規劃,前一年度的業績考核是很重要的指標。
事實上,雖然普遍只有前一年增長的一半,但去年基層員工的調薪率仍然在各個層級中處于最高水平。下降幅度最大的則屬中層管理人員,高管的調薪率下降幅度最小。
在縮減薪資預算中,首先砍掉中高層收入的作法在行業內頗為常見。剛剛沖進“前十”的建信基金曾內部宣布,如果去年再無法完成股東的利潤考核,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獎金將會停發。
亦有基金公司高管主動 “減薪明志”。據天弘基金員工稱,其總經理郭樹強上任的兩年時間,“沒有領過公司一分工資,也沒有股權激勵。”這讓員工頗感欽佩,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天弘員工無年終獎可領的落差感。而財通基金總經理陳東升也領著“比原來更低”的薪資。調研數據顯示,2012年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公司全員普遍加薪,但高管人員則“凍”薪。
被認為是“雷打不動”的基金經理高薪在2012年亦出現松動。在基金公司員工層級中,投研部門等專業人員一直以來都分得了最大的“蛋糕”,但在去年,不同資產管理類別的基金經理薪酬增減各異。
以高級基金經理這一級別為例,2012年固定薪酬整體小幅上升,其中股票基金經理是增長率最高的一類,接近15%;債券基金經理亦有較大提升,提薪達到10%。但QDII、量化指數、專戶的基金經理平均固定薪酬方面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此前市場傳言300萬元年薪招募優秀債券基金經理的消息并非空穴來風。有基金公司人力資源部人士表示,債券基金經理這兩年收入上升很快,“平均稅前年薪達到160萬元左右。”債券基金經理原本是在各類基金經理中收入處于較低水平,而如今已經超過量化投資基金經理,比肩QDII基金經理薪酬水平。
QDII基金經理近年總體收入則呈下降趨勢,“之前海外資產管理人才比較稀缺,而現在有海外管理經驗的人越來越多。”上海某基金公司HR認為,另一個因素是近年QDII市場始終難以擴張。基金經理的薪酬考核中有部分與基金規模掛鉤,2012年QDII基金整體業績雖然跑贏A股基金,但仍出現凈贖回,資產管理規模并未隨之擴容。據了解,如今QDII基金經理平均年薪下滑至180萬以下。
年終獎平均將發8個月/
對于基金行業而言,決定一年“收成”好壞,除底薪外有相當部分權重在于一年的獎金。在所有金融子行業中,基金行業的固定、浮動薪酬比例較為接近,整體水平大致在55:45,而高管的薪酬結構比例則與之倒掛,為46:54。不少基金公司員工感覺近年收入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浮動薪酬的削減。
“對于今年的年終獎沒有期待。”某中型基金公司副總談及此事表示。而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營銷總監稱,從去年年中預算的大幅削減已經不難看出公司對成本的控制,“年終獎肯定會少。”
根據韜睿惠悅歷年的調研情況來看,基金行業整體2012年發放的獎金(即2011年度年終獎)月數為7.6個月,而2010年度和2009年度這一數字分別是9.7個月和11.3個月。
幾乎大部分部門2011年度的年終獎都較2009年度的水平下降了近一半。投研部門的年終獎雖然仍是公司中的“大戶”,但投資部門平均年終獎發放月數從2009年度的近17個月下降到8個多月,研究部門則從13個月下降到7個月。銷售和中后臺2011年度的年終獎月數則平均只有7個月和5個月。
不過,令業界松一口氣的消息是,通過2012年底的調研顯示,該年度年終獎終于“止跌企穩”,預計平均將發放的月數為7.8個月,與上一年基本持平,但也僅為2009年度的70%。
事實上,行業平均數只能反映一個大趨勢,各家基金公司在年終獎分配問題上的策略和能力實則大相徑庭。
“目前主要的獎金提留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自下而上,根據各個崗位確定的目標獎金再乘上不同的系數,計算出一個總盤子。另一種是自上而下,根據公司利潤、收入的情況來設定比例,浮動獎金與公司經營情況掛鉤。”有基金公司HR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型公司通常提取利潤的15%左右來作為浮動獎金,而越小的公司占比也就越高,小公司的獎金可以占到一年利潤的50%以上。
目前一些達不到盈利標準的基金公司基本上不會發放年終獎,例如天弘基金已經多年未發年終獎。而一些小公司即使發放額度也相當有限,例如浦銀安盛、信達澳銀等公司。這類公司為了留住人才,往往會采取一些變通的方法,例如提高固定薪酬和福利。而另一些公司固定薪酬部分在業內并不算高,但年終獎的部分則超過其他公司,例如上投摩根。
同時,年終獎的縮水將可能導致基金公司 “薪態變化”——固定薪酬和浮動薪酬的比例由“一半一半”變為“前大后小”,進而帶來心態的變化。“員工將會更重視前端的固薪,至于激勵機制也會出現一系列變化調整。”該人力資源部人士認為。
一些基金公司對于獎金的發放也更加多樣化,除了年終考核和獎金外,更增加了平時的考核和獎金發放頻率,“這主要針對于研究和銷售序列的員工。”此外也有基金公司設計對于投資部門核心員工發放留才獎金,并采取遞延發放的形式,以吸引和挽留人才。
預計今年行業平均調薪率4.9%/
未來會怎樣?2013年年初證券市場的回暖以及對經濟復蘇和政策改革的預期,讓資產管理行業多了幾分期待。
不過從目前韜睿惠悅調研的結果來看,HR們對2013年仍表現得比較保守。2013年預計的行業平均調薪率為4.9%,與去年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考慮降低固定薪酬的公司比例出現上升,為7.1%;2012年只有3.7%。不過與此同時,計劃全員普調超過10%的基金公司比例也同時出現上升,從2012年3.7%升至8%。
在這兩端之間,更多的基金公司傾向于保守策略,六成的基金公司計劃全員普調在5%以內。
與之相對的是,由于去年資產管理公司業務拓寬、發展提速,其薪酬增長率已趕超基金行業。去年資產管理行業平均調薪率為7.8%,2013年預計薪酬將增長11.9%。
資產管理公司的薪酬標準一直低于基金公司,同級別投資經理的薪酬甚至可以相差兩倍以上。但未來隨著大資管行業融合和人才流動,行業之間的差距有望縮窄。
有基金公司HR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前資管壓力很小,工作穩定,這樣的薪酬還是具有一定性價比,而一旦進入公募業務,工作壓力和強度增大,人員的流動也會使薪酬回歸行業平均水平。”
投資四句箴言
對于我來講,做投資也十幾年了,心得也不是很多。但如果真正講心得,概括起來只有四句話:
第一,便宜是硬道理。
目前最有安全邊際的是銀行地產,因為它們的市盈率很多都在個位數,也還是有定價權的。而我也大多買15倍市盈率以下的股票。
銀行就是最好的例子,兩年前有記者讓我比較當時的銀行股和醫藥股,我說醫藥股的估值是銀行股的4倍,但是增長并不一定是其4倍。從2011年和2012年累計漲幅來看,銀行股漲了5%,醫藥股跌了27%。
然而基金經理把11%的資產配在醫藥股,把3%配在銀行。我覺得這是還沒解決證券化率的問題,80%~90%的銀行已經上市,你隨便拿一張銀行卡多是上市銀行發行,但你隨便回家拿出一種藥,卻不一定是上市公司出品。
第二,定價權是核心競爭力的最大體現。
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具有什么標準呢?
第一是自己做的事情可以不斷復制,比如一家麥當勞,在一個省成功開店就可以在全國開,在一個國家成功了就在全世界開。第二,自己做的事情別人不可復制,要有獨占的資源、品牌、專利技術,要有寡頭壟斷、市場準入的牌照。這即是公司要有定價權,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第三,要勝而后求戰,不要戰而后求勝。
我投資前一定會把一個行業研究透,分清楚誰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知道這個行業的內戰是否打完,贏家是否產生。比如2006年格力跟美的把其他公司打敗了,而去年是格力打敗了美的,因為格力去年40%多的漲幅是很嚇人的,很多基金公司認為格力和美的是一樣的就都買,而賣方在兩年前的報告也認為兩個都一樣,市值也一樣,但現在格力市值是800多億,美的是300多億,這就是一個勝而后求戰的典型案例。
第四,人多的地方不去,即逆向投資。
這四句話代表的是我過去十幾年來的投資心得。也許你會發現我的這些觀點好像沒有改變,前年至今,我對市場的看法仍是銀行地產、品牌消費加寡頭制造,有人說這觀點不能變一變嗎?確實不能變,因為這三個板塊是全中國最有核心競爭力的、最有定價權、最有安全邊際的。
(文/南方基金投資總監 邱國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