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鄧海建:“教育夢”期待更公平的“掏錢法則”

2013-03-08 01:23:35

我國當前基本實現了基礎教育的全覆蓋,但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優質教育資源稀缺造成的“入學難”等問題依然突出,這些都是財政性教育經費需要重點投入的領域。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鄧海建

幾十年過去了,刷在中國城鄉墻壁上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仍斑駁可辨。教育興、則國興,已經成為顛撲不破的真理。要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教育扮演著先導與引領的角色。某種意義上說,教育現代化既是“百年”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促進小康社會建設的重要前提和驅動力。

教育之重,經濟最是了然。如果從宏大的經濟敘事,回歸瑣細的交易細節,我們也不難從旁敲側擊的諸多案例中,看出教育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意義。譬如2012年,世界都在分析蘋果手機的利潤鏈,國內研究機構對iPhone的利潤在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分配也作出了分析,發現蘋果占據58.5%的利潤,韓國公司、美國其他公司分別占據4.7%、2.4%的利潤,而我國勞工成本只占了1.8%。世界經濟史也告訴我們:歷次經濟危機,都為文化創意產業勃興打開了另一扇門。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達到4%。這是歷史性的跨越,各級政府為此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2013年,中國還將保持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加強教育經費使用管理,提高資金績效。

中國的“教育夢”,早在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就明確提出“到本世紀末(2000年),財政性教育投入達GDP的4%”。及至2012年才實現這一目標,這里有兩層考量:一是4%盡管蝸行了十數年,但這畢竟不是教育財政投入的終極目標。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4%的指標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礎線。經濟學家厲以寧曾指出,當人均GDP達到800美元到1000美元時,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要達到4.07%至4.25%,才能實現教育與經濟的良性發展。據世界銀行統計,早在2001年,澳大利亞、日本、英國和美國等高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就已達到4.8%,哥倫比亞、古巴等中低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更高達5.6%。二是欠債了這么多年,不是一達到4%的目標,遺留問題就煙消云散的,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達標重要,“清欠”同樣重要。

財政為教育埋單,這是第一步。接下來的任務是如何把這有限的資金,真正用到“刀刃”上。我國當前中小學入學率已達到99.7%,基本實現了基礎教育的全覆蓋,但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優質教育資源稀缺造成的“入學難”等問題依然突出,這些都是財政性教育經費需要重點投入的領域。本來投入就不多,如果一味錦上添花而疏于雪中送炭,結果自然冷熱難均、失衡常見。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做客強國論壇時就指出,優質教育資源過分地向部分學校集中,違反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則。

提到教育公平。我們很容易想起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在1955年提出的教育經費改革設想——“教育券”,希望教育投入能“隨人走”。盡管這樣的設想有些浪漫主義色彩,但在劃撥批轉中的失衡與失公,確實是教育資源配置中的“老毛病”。

中國的“教育夢”,要實現更公平的“掏錢法則”,恐怕在數字之外,還要立下更多的新規矩,想出更多的新辦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