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部分投資審批權何不交給市場

2013-03-12 01:04:0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除大部制改革外,政府職能轉變,特別是審批權的下放也是媒體關注的焦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兩會”采訪發現,許多手里掌握著審批權的官員也不希望自己擔負一些不必要的審批工作。

發改委可能是掌握各項審批權最多的機構,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兩會”討論中,就“吐槽”有些審批的多余——在副主任工作會上,各地輸電線路投資也要經過審批,這個并無太大必要。

張曉強解釋說,這和建煤電站不一樣,有煤的地方希望多發電,這樣它就有稅收、有GDP,容易引發盲目建設。而輸電線路不同,假如有一個煤電站建好了,發電量是100萬千瓦,作為投資主體,企業不會建一個能輸電300萬千瓦的線路,那樣不是浪費自己的錢么。“如果是在鄂爾多斯的煤電廠,他知道自己的電主要輸往京津唐電網,肯定會找一個最優、好走的路線,絕不會有意繞一個大彎,走一個弧形輸送到京津唐電網,因為那樣它自己就會虧損。”

“所以這些權限為什么不能下放到企業,讓它自己去決策呢?”張曉強表示,未來進一步的改革應該減少政府的審批事項,發揮市場的作用,上項目、作投資由企業自己作決策。為此應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出臺配套措施,排出時間表,逐項抓好落實。

據張曉強介紹,目前發改委的審批包括三個層面:審批,這主要是政府投錢的項目;核準,主要是企業自己投資的重大項目;備案,是企業直接投資的非重大項目。

他透露,今年發改委就中央基建投資向全國人大報告了4376億元,而今年全社會則是接近40萬億元的投資總額,中央項目約占1%,即使財政還有專項基金、鐵路建設基金等,加上地方政府投的錢,也不會太多。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誰投資誰負責誰擔風險。

在新公布的《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說明》中也提到,減少投資項目審批,最大限度地縮小審批、核準、備案范圍,切實落實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對確需審核的項目,也要簡化程序、限時辦結。

地方對中央的放權也十分歡迎。上述方案提到,下放投資審批事項,對已列入國家有關規劃需要審批的項目,除特定情況和需要總量控制的外,在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原則減少審批后,一律由地方政府審批;對國家扶持地方的一些項目,國務院部門只確定投資方向、原則和標準,具體由地方政府安排。地方政府也要按照這一精神,大幅度減少投資項目審批,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佛山市市長劉悅倫說,這兩天全國人大代表熱議的話題之一就是項目審批權,比如地方修地鐵,明明通過了中央的規劃、符合規劃要求,不涉及跨區域的協調,又不用中央政府撥款,但項目為什么還要拿到中央政府來批?如果能真正把項目審批權下放將是極好的事情。

改革方案還包含,中央政府決定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和收費,對此劉悅倫也十分支持。他說,如果中央專項轉移支付太多,地方必須根據要求進行配套,有時可能一個市的財政收入還不夠配套資金,最后就會出現“半吊子工程”等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