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3-03-14 14:43:07
據胡潤排行榜統計,中國前1000名富豪中,有75位全國人大代表,72位全國政協委員。
今年的全國兩會,再次云集"民星"企業家。這一次,代表們同樣帶來了很多貼近民生且務實的建議和提案。他們有的針砭時弊,引導熱點話題熱火朝天;有的出語雷人,引發鋪天蓋地的爭議。但不論怎樣,外界對他們的關注從未減少過。
據胡潤排行榜統計,中國前1000名富豪中,有75位全國人大代表,72位全國政協委員。其中75位全國人大代表,平均財富77億元;72位全國政協委員,平均財富95億元(編者注:147位富豪平均財富:(77*75+95*72)/147=85.81億元)。
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免征工薪階層個稅
中國首富、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的“免征工薪階層個人所得稅”,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成網友支持宗慶后的免稅建議。
他坦言自己在兩會期間并不幸福,“每天工作16小時,幸福感不如員工”。
在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的11年里,宗慶后共提出議案和建議133條,其中議案10條,建議123條。
今年,宗慶后又提交了9個建議和一個議案,其中建議包括《每戶家庭均應享受一套經適房》、《免征工薪階層個人所得稅》、《取消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提法》等,涉及民生、行政審批、經濟法規等多個熱點領域。
實際上,早在2004年,宗慶后就提出建議,要將個稅起征點調到1600元,并修改征收稅率。2008年,他又建議個稅起征點提至5000元。此后的2009年、2010年、2011年直到今年,他年年都在提。特別是今年,更是直接提出“工薪階層免稅”。
而談到“每戶家庭均應享受一套經適房”的建議,宗慶后稱,政府應該給每戶城市居民都享受一套經濟適用房的權利,讓他們能買得起房,能夠安居樂業、安心創業。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國內創業環境亟待改善
作為企業家和天使投資人,雷軍在互聯網上布局廣泛,過去幾年投資了包括UC、YY、拉卡拉、凡客誠品、樂淘等幾十家公司。另外,他還是金山軟件公司的董事長,并于2010年創立了小米公司。
雷軍表示,作為新當選的珠海籍全國人大代表,他關注的重點是經濟問題,已向大會提交有關改善創業環境的建議案,針對簡化公司注冊流程、冠名發票購買等相關問題提出了5條具體建議。
降低注冊公司門檻鼓勵創業
時代周報:為什么會關注創業環境問題?
雷軍:我自己也是個創業者,從(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開始創業,參與過多家公司的創辦。尤其最近五年,我作為天使投資人投了二三十家企業,所以對創業感受非常深刻。
創業者(從)想注冊公司到把公司辦下來,估計至少得花兩三個月時間,而國外注冊個公司只需要一天時間。我曾經投(資)過一個創業者,自己跑了兩個月沒搞定,然后找了工商局門口的代辦公司,結果碰到騙子公司,不僅錢被騙了,公司也沒注冊下來。很多創業者是做研發做產品的,社會經驗并不豐富,注冊公司對他們而言是極大的門檻。
時代周報:對創業者而言,創立公司有哪些障礙?
雷軍:第一個難點就是注冊資金,這是我們國家《公司法》的特色,國外注冊公司是不需要資金的;第二個難點是注冊地址,它一定得是商業用房,一個地址只能注冊一家公司,比如一座電腦城如果一棟樓只有一個地址你就只能注冊一家公司;第三個難點是公司取名的流程非常長,你能想到的別人都想到了,一個反饋周期要7天,一次只能提五個名字,小米光想名字就花了三個月以上,想了100多個名字,至少核過50個以上的名字。
時代周報:對創業難,你具體有何建議?
雷軍:今年工商總局進行了商事登記制度的改革,不需要注冊資本驗資、不要注冊地址文件、不年檢、三個工作日之內完成,引起了全國巨大反應。3月1日已經在深圳、珠海試點。消息發布后,不少創業者表示要去深圳和珠海創業,這說明這個改革多么重要。
建議工商總局改革步子再大點,新的商事登記制度盡快在全國試點。如果有困難,建議在全國各個高新區試點。
而對于工商備案的審核問題,我建議工商機關不對復雜的企業備案法律文件進行實質性審核,而由企業自己和律師對這些文件的合法性或合理性負責。一方面可以使企業有約定的自由、使律師有發揮的空間,同時可以減少工商機關的工作量及責任,更符合公司經營的實際情況。
對于公司名字核準問題,我認為應該設定反饋的時限,鼓勵審核人員與企業即時溝通,如(使用)電話、短信等,提高網上審核效率。
另外,發票問題也困擾著初創企業。目前,除企業冠名發票外的其他發票均可向稅務機關免費領用,但企業冠名發票需單獨向稅務機關出資購買,且冠名發票的印刷廠只有少數幾家,處于壟斷地位,企業與印刷廠的議價空間很小,這使得企業成本大幅上升,給企業造成額外成本負擔。建議國稅總局統一政策,企業冠名發票和普通發票一樣,(由)各地稅務機關免費提供。
鼓勵天使投資“輸血”小微企業
時代周報:天使投資對于創業者來說非常重要,但目前國內小微企業融資難已經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雷軍:國內創業者普遍反映政府對小微企業關注不夠,生存困難,尤其是融資難的問題。
我覺得鼓勵大型投資機構和銀行去做小微企業不現實,其處理一個小投資的成本太高。參考美國的情況,應該加大鼓勵天使投資、天使基金和各種新型孵化器來完成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時代周報:為何國內的天使投資人團體沒有發展起來?
雷軍:美國有40萬天使投資人,每年投出去的錢比整個VC投出去的錢還要多。國內相對活躍的天使投資人大概才一萬人,而且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等少數幾個地方。
此外,天使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還會遭遇各種風險。比如,天使投資人投100萬人民幣占10%股份,創業者一分錢不掏,你注冊試試,根本不行。只能用一種變通的方式,投資人先從個人賬戶打90萬到創業者賬戶,注冊的時候相當于投資人掏了10萬占10%,創業者出90萬占90%股份。但如果創業者破產了、不干了,投資人立刻損失90萬。所以我還只能投同學、朋友和熟人,就不需要做盡職調查了。
因為注冊障礙,投資人和創業者想變通辦法,但帶來了后續一系列的風險和問題,這叫溢價增資。如果溢價增資的問題解決不了,天使投資在國內很難發展起來,建議在工商登記中應接受對溢價部分的出資進行驗資。
做天使投資,法律體系和社會誠信體系非常重要,這兩個體系建立起來以后,整個天使投資才可以真正轉得動。
時代周報:兩會期間,蘇寧的張近東提出了要加強監管VIE的建議,而百度的李彥宏則認為應該取消對VIE結構企業的限制。你投資的YY已經在海外上市,其他的比如凡客誠品、UC等也有融資和海外上市的需求,你怎么看待目前針對VIE的爭議?
雷軍:他們兩人目前都是善意的,只是方法不一樣,一個倡導完全開放,一個建議縮進政策,但都是要解決VIE“繞遠路”的問題。
VIE是現有體制下很多人耗盡腦汁想出來的變通模式,是一個妥協方案,繞了十萬八千里的路,路上還有風險。毫無疑問,今天的制度要想把這個路修通并不容易,需要更強的政治智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