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4-02 10:59:21
我們必須從戰略高度加快物流的綠色化建設,使其實現管理服務智能化、業務運作網絡化、存儲設備自動化、產品輻射全球化。
宋健坤
在世界經濟發展和經濟安全已成金融危機后全球經濟的兩大新主題的大背景下,中國面臨的經濟安全局勢日益突出,貿易保護和國際定價機制已成挾制中國發展的工具。國際物流巨頭在加緊搶占分割中國戰略級物流渠道,中國經濟正面臨綠色物流準入的壁壘。但我國的綠色物流業還剛剛起步,與發達國家差距巨大。必須從戰略高度加快物流的綠色化建設,使其實現管理服務智能化、業務運作網絡化、存儲設備自動化、產品輻射全球化。即將開始建立的新型物流體系,不但會成為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動能,更為建立“第三代商業模式”奠定堅實的基礎。
這種新型物流體系必須賦予其“大區(戰區)級”地位,其戰略指向性明示兩層:“大區級”是指因其位于相關區域的戰略性主渠地位,在服務對象上直接面向周邊數省服務;在服務功能上具有儲運、調配、監管、定價等功能;在輻射半徑上對內直接跨越500公里以上服務于周邊數省,對外通過港口直接挺進國際物流市場;在國際定位上將其建成能承當國際化競爭與新分工體系職能的新型物流體系。“戰區級”是指因其位居戰略樞紐地位,在服務功能上兼備平戰兩種時期的軍事物流功能。若將大區(戰區)級戰略節點放大到在全國建成由若干戰略節點構成的中國新型物流體系,將從根本上為國家在一般性商品和戰略級資源的供給與渠道安全方面,提供高效與安全保障。
這樣的新型物流體系將突出提升國際競爭力、建設民生工程、實現高端金融業“引領功能”“三大使命”,實現商品儲運、調配、監管、定價“四位一體”的基本功能與構建在大區級的輻射功能、戰區級的樞紐功能、綜合城市級的主渠功能三大核心基礎上的安全功能,這是構建中國資源安全的屏障工程。
建立起了上述新型物流體系,我們就能打造第三代商業模式。
第一代商業模式即傳統商業的“購銷式”,運作歷史久,資本占用多,結算信譽高,在管理上尤其是西方各國,已臻化境;第二代為“中介式”,運作時間短,資本周轉快,結算速度高,以目前流行的電子商務為主要代表。那么,新的第三代商業模式將如何呈現?其特點是什么?
第三代商業模式,指在商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商品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三方以簽訂合約方式,全程組織生產、運營、消費的行為,它實現了在商業運行中的終端消費的前置化交易,做到了在運行過程中利益的合理化再配置。因其屬性特征,又可稱之為“訂單模式”(合同或契約模式)。“訂單模式”實現的基本前提,是必須同步實現“三個到位”:訂單、結算、倉儲三大核心資源要素的高效配到位;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鏈條”的網上平臺的交易到位;商品從“現貨”交易升級為“期貨”交易的“全程化”交易行為到位。第三代商業模式是經濟發展到高級階段的一種表現形態,是中國經濟發展升級后即將迎來的新一代商業模式。
第三代商業模式將通過信息發布、價格監測、質量監管、平抑物價等空間功能的發揮,將金融功能與大區(戰區)級物流體系基本功能結合起來,使“訂單模式”得以實現,為提升該區域整體經濟的效益與效率,發揮出模式創新的優勢來。第三代商業模式將通過實現產業結構提升,建立新型物流體系,客觀上能使其成為提升整個區域的相關產業結構的主軸,在技術創新的反饋下,實現整個區域的相關產業的優化升級;通過提升產業動能,智能化的物流系統,是以最快速度使商品從生產地轉移到消費地,最大限度地節約流通成本;通過提升高端金融業的戰略引領作用,商品期貨交易的建立以及與物流系統的緊密結合,使整個區域率先建立起以自身優勢產品特征為標準的產業標準、產品標準、交易準則,搶先把握定價權,為建立高端“訂單模式”創造發展環境,對區域經濟建設發揮支撐作用。
第三代商業模式,對傳統“交易環節”中的壟斷利益實施了“再平衡”:在新的流通體系中,利益合理“轉移給”生產方和消費方,真正實現了保護生產方利益和平抑物價的作用;實現了傳統商品交易在空間上的“第三次”前移:由一代“購銷式”的“終端銷售”,到二代“中介式”的“中段銷售”,發展推演到三代“訂單式”的“前段銷售”;實現“訂單模式”在商業體系構成方面的結構性升級:由下一代互聯網技術、壓縮解壓技術和北斗星等先進通信系統為核心支撐的三維720度電子虛擬市場、新型電子遠程可視實時交易系統、物聯網體系等現代綜合技術單元,完整組成全產業鏈可視化的服務管理系統,包括可視化生產服務系統、可視化的現代化農產品檢驗系統,準期貨及拍賣系統;有效規避現貨經營中普遍存在的信譽、市場、價格三方面風險。
據悉,山東省正在計劃“以建立和推進大區(戰區)級新型物流體系建設為主軸,率先打造第三代商業模式”。預計新投入建設資金將超過200億,項目未來總投入將達到3000億以上。
(作者系中國戰略學學會理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