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新聞

每經網首頁 > 圖片新聞 > 正文

公車花掉六成三公經費 車改關乎政府公信力

人民日報 2013-04-15 09:32:45

公車費用占“三公經費”2/3以上,且超標配車、違規使用現象嚴重。

 

莫把公車異化成權力象征

要分清是公共服務必需品還是權力地位附加品

有些公車的存在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須的。比如公安部門的執法車、醫療急救車、消防車、救災車等,是政府履行管理職責、提供公共服務的必需品,應予以保證。據統計,目前海關系統的“三公”經費九成用在公車上,這些車輛絕大部分是執勤執法用車。

“一個基層的派出所,即使夠不上行政級別,也必須有車,否則就影響辦案效率,總不能讓民警騎自行車追犯罪分子吧。但那些不承擔緊急任務的部門,配備公車就要審慎合規。”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我國現行的黨政機關配車規定,把公車完全作為一種待遇配備給相關單位和領導干部,造成實踐中大家相互攀比,以公車顯示身份,不管是否需要都坐公車出行。

事實上,公車的配備和使用在我國曾經被嚴格限制。1984年以前,國家規定只有黨和國家的高級干部(正部和65歲以上常務副部級)才有資格配備專車;局級以上從事公務可乘坐轎車,縣團級以上的官員只能使用吉普車和自行車。1984年以后由于經濟社會飛速發展,政府財力明顯增強,中央與地方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群眾團體的公車消費開始由較高職務向較低職務擴展。

1994年,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要求部長級和省長級干部按一人一輛配備專車;現職副部長級和副省長級干部,保證工作用車或相對固定用車。在這個規定的基礎上,各地方政府也出臺了本地的公車配備規定,但基本思路都是按照單位和領導的級別配車。

“我們賦予公車太多東西,無形中增加了嚴控公車的難度。”葉青認為,不少民企老板放著正規車牌不用,一定要花大價錢、冒著風險用軍牌,這種不正常現象,折射出了公車代表的特權意識。

公車改革關乎政府公信力

像嚴查酒駕那樣嚴控公車,就一定能把公車管好

葉青介紹,從1993年廣東東莞沙田鎮試點公車改革至今,20年來各地開展公車改革的呼聲此起彼伏、實踐探索各具特色。“總結、借鑒其中的成功經驗,將有助于我們推動公車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制度,步出‘深水區’,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目前各地較為成功的車改試點大致為三類模式:

以廣東珠三角為代表的公車貨幣化模式,其措施是公車全部收回,公務人員按照行政級別給予補貼。

以昆明為代表的公車集中管理模式,其措施是黨政機關的所有公車全部停用,或上繳至各區組建的機關公務交通服務車隊,或拍賣收回部分財政經費。

以杭州、溫州等為代表的集中管理+貨幣化模式,取消單位的公務車,所有公務用車集中至機關公務用車服務中心,單位公務用車可向中心提前預約租用,同時按級別給公務員發放車貼。

“杭州車改,可以節約1/3的費用。”葉青認為,從我國實際情況看,杭州的車改模式比較有優勢,更能夠發揮減少公車數量和防止公車私用的作用。

在嚴控公車私用方面,廣州等許多城市的公車都安裝了衛星定位系統,一旦出現違規行為,系統可以及時報警提示。新疆沙雅縣則為每輛公車貼上“公務用車,敬請監督”的“公牌”,附有監督電話和車輛編號。

“酒駕車輛沒有任何標志,但最終還是被控制住了。如果我們能像嚴查酒駕那樣嚴控公車私用,就一定能把公車管好。”在劉尚希看來,現在公車改革不是缺少辦法,而是缺少決心。“嚴控公車不僅是節省政府經費那么簡單,如果公車總是成為特權的代表,成為官員占公家便宜的途徑,那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將面臨極大挑戰。”劉尚希說。

 

責編 陳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