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4-25 17:37:1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原金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在食品安全上,檢疫檢驗是至關重要的監管環節。但此前,花錢就能買檢疫證的現象,并未杜絕。
在前段時間的“速成雞”風波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在調查時發現,在肉雞流入市場前,地方檢驗檢疫部門應該進行動物檢驗檢疫,該環節至關重要,但部分地區在該環節中存在“走過場”的情形,更觸目驚心的是,甚至花錢就能買到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今后,這一現象有望得到遏制。
4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提到,開展私屠濫宰和“注水肉”等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規范屠宰檢疫和肉品品質檢驗行為,落實“兩章兩證”(即肉品品質檢驗合格章、生豬檢疫合格驗訖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制度,嚴懲重處只收費不檢疫等違法行為。
檢疫檢驗加碼
針對部分地方存在的檢驗檢疫“走過場”行為,國務院在安排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時特別強調要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
國務院表示,要按照“提高現有能力水平、按責按需、填平補齊、避免重復建設、實現資源共享”的原則,統籌各級食品安全檢驗能力,特別是最急需、最薄弱環節以及中西部地區和基層的食品安全檢驗能力建設。
國務院此舉專門針對食品安全問題,特別提及基層食品安全檢驗能力,而我國基層食品安全檢驗確實不敢讓人恭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在承德縣采訪當地農牧監管部門時得知,當地在安全質量檢測中至少會經過三道工序:雛雞是一檢,出欄是二檢,加工好是三檢。而在此之外,在養殖過程中,農牧局下設的檢疫部門還會做不定期抽檢。
盡管當地農牧局局長在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其在質量安全方面要求嚴格,不過花錢就能買到檢疫合格證的現象卻在當地存在,并且不僅僅是承德縣,在山東昌邑也同樣存在可以花錢買到當地檢疫部門合格證的現象。
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期我國食品檢測機構存在諸多問題,政府的檢測機構主要是以監督抽查為主,導致了在抽查時企業就開門歡迎,偷梁換柱,走之后就該怎么樣還怎么樣,作用杯水車薪,監督力度不夠。”
不過,面對基層檢驗檢疫的混沌局面,國務院安排在今年支持農貿市場檢驗檢測站建設,補助檢驗檢測經費,并且嚴格檢驗機構管理,規范委托檢驗行為,力求繼續推動提升食品企業檢測水平。
激素類飼料禁用
其實,活禽食品加工的每個環節都已經在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計劃中得以體現。
對于活禽飼料,《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在調查“速成雞”事件時曾經格外關注,在承德,當地農牧監管部門稱“對于飼料,辦公室會定期或不定期去抽查”。不過實際上在整個活雞飼養的過程中用藥和添加飼料的程度大大超超了一個正常雞生長所需要的分量。
此類事件有望在今后得到改善,國務院在安排2013年食品安全工作時,特別開展飼料農藥獸藥專項整治列為需要深化治理整頓的6項工作之一。
國務院稱,要全面加強對飼料、農藥和獸藥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管,嚴格執行許可準入制度。而對于激素類藥物的使用,國務院下達禁用令,“嚴厲打擊在飼料中添加激素類藥品或其他禁用藥品、在農藥獸藥中添加違禁物質等違法生產銷售行為”。
如此嚴格要求對整個飼料生產行業可謂達到震撼的效果,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此次《通知》的發布,對飼料生產商的影響是最明顯的,國家嚴格生產準入制度,對后進入的企業形成門檻,行業集中度可能提升。
他同時表示,今后企業在研發、質量監管等方面的投入成本需要會有所增加,以取得競爭的優勢。并且活禽養殖戶及養殖企業在飼料選購、喂養等方面將更加注重質量,優質飼料價格高,養殖者生產成本或將上移。
整頓活禽檢疫或許會收的意想不到的結果。
此次《通知》頒布之時,正值H7N9禽流感肆虐之際。國務院要求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在種植、養殖、屠宰、生產、流通、餐飲以及進出口等各環節廣泛排查各類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每日經濟新聞》梳理發現,今年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重點工作幾乎都是圍繞近幾年來行業內的熱點焦點問題。或許禽流感對于今年食品安全來說是個偶然事件,但是飼料農藥、“注水肉”、保健食品等等問題的專項整治則足以說明今年工作針對性之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