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360敗訴 惡意競爭賠償騰訊500萬

2013-04-26 01:10:29

3Q大戰之后,雙方鬧上法庭,互相針對對手發起了4起訴訟,索賠金額過億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謝曉萍 發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謝曉萍 發自北京

有 “互聯網斗士”之稱的奇虎360收到了中國互聯網行業有史以來最大金額的賠償判罰,而這也是中國針對不正當競爭所開出的最重判罰。

昨日(4月25日),騰訊起訴奇虎360公司扣扣保鏢不正當競爭一案初審宣判,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騰訊勝訴,并指明360違背誠實信用和平等競爭的原則,具有明顯的不正當惡意競爭行為。

法院判決,360賠償騰訊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500萬元人民幣,并在包括360官方網站、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網、《法制日報》、《中國知識產權報》等網站和報刊的顯著位置連續15天刊登道歉聲明,消除影響。

至此,3Q大戰引發的四起訴訟已經結束了三起,此前兩起宣判結果也以360敗訴而告終。

昨日,360發布官方聲明稱,廣東省高院在分別審理360反壟斷案和扣扣保鏢案時,存在明顯的地方保護主義傾向。360已決定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3Q訴訟案件始末/

騰訊QQ和奇虎360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個客戶端軟件。騰訊以QQ為基礎,向各個方面發展。而奇虎360則以安全為名,利用其360安全衛士永久免費的策略,占有絕大多數安全市場份額。

2010年9月27日,360宣布騰訊QQ侵犯用戶隱私,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掃描用戶電腦,并推出能夠監測掃描行為的“隱私保護器”。對于360的指控,騰訊予以全面否認,公開聲明QQ安全模塊絕沒有進行任何用戶隱私數據的掃描、監控,更絕對沒有上傳用戶數據,并于10月14日正式起訴360不正當競爭。

10月27日,百度、騰訊、金山、傲游、可牛等共同發表一份《反對360不正當競爭及加強行業自律的聯合聲明》,在倡導同行公平競爭、呼吁主管機構介入調查的同時,也承諾并呼吁同行企業“不與360發生任何形式的合作”。

10月29日,360推出了 “扣扣保鏢”的安全工具。同日,騰訊發表聲明,指該軟件通過外掛手段對騰訊QQ的多項功能進行破壞,嚴重影響QQ軟件的安全和完整服務。

11月3日晚,騰訊發布公告,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360隨即推出了“WebQQ”的客戶端,但騰訊隨即關閉WebQQ服務,使客戶端失效,雙方的桌面戰爭也因為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積極干預宣布互相兼容。

但是,雙方的戰爭迅速從用戶的桌面延伸到了司法訴訟程序。3Q大戰之后,雙方鬧上法庭,互相針對對手發起了4起訴訟,索賠金額過億元。

360稱遭“地方保護主義”/

針對昨日的判決,360迅速召開媒體溝通會,360董事長周鴻祎對判決表示不服,宣稱法院判決存在明顯的地方保護主義色彩,“地球人都知道騰訊在即時通訊市場有壟斷地位,其二選一行為也已經被工信部判定,為什么在廣東高院那里就不一樣了呢?”

360在與媒體溝通時表示,扣扣保鏢作為一個創新型工具軟件,不涉及QQ核心功能,扣扣保鏢所有的行為都是用戶主動點擊觸發的,工具軟件無罪,立法本意是為鼓勵互聯網創新。

對于周鴻祎的言論,參與騰訊訴訟的律師鄒良誠則對記者表示,周鴻祎的說法明顯不符合事實,騰訊選擇廣東是因當時發現軟件下載發生在廣東省內,也就是侵權行為發生地符合法律規定。

2011年9月,北京二中院終審判決360隱私保護器屬不正常競爭,360向騰訊道歉并賠償20萬元;2013年3月,廣東省高院初審判決360訴騰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成立,全部79.6萬元訴訟費用由360承擔。而360起訴騰訊侵權案件雖然還未審理,但訴訟地在北京。

互聯網資深專家洪波則指出,周鴻祎作為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對外聲稱一個省的最高法院是地方保護主義明顯是不懂法律。

中國互聯網協會政策與資源委員會專家、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于國富也表示,縱觀整個3Q大戰,戰場并非只在華南地區。就在此前,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也曾經做出360敗訴的判決結果。

于國富指出,本案為一審判決,360仍然可以通過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方式尋求救濟。但是,周鴻祎卻公開指責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存在明顯的地方保護主義傾向”的做法,明顯超出了法律允許的范圍。

扣扣保鏢被認定侵權/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憲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漢華認為,雙方矛盾激化,關鍵在于360推出的扣扣保鏢使爭議從動口階段演變到了實際動手階段,并造成了連鎖反應和雙方的最終攤牌。

周漢華認為,要辨明整個事件的是非,無法繞開扣扣保鏢的定性。如果扣扣保鏢屬于外掛,騰訊方面的最終處理方式當然是一種市場主體維護自身權利的合法自救方法,不涉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無論其規模有多大)。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則認為,涉及到四個焦點問題:扣扣保鏢是否破壞QQ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否構成商業詆毀、是否通過篡改QQ界面的方式進行搭便車以及賠償數額如何確定。

他認為扣扣保鏢通過自動給QQ體檢、打低分、提示QQ不健康和掃描用戶隱私的方式詆毀了騰訊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而關于是否破壞QQ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問題,他認為,第一、反不正當競爭法沒有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規定,需要借助該法第二條即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進行判斷,而界定公認的商業道德依據的是《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定》和《互聯網終端軟件服務行業自律公約》。

“我覺得存在一些不足,因為《規定》是工信部出臺的其他規范性文件,《公約》是互聯網協會出臺的自律性文件,這兩個文件都是3Q大戰之后,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上演,行業主管部門和協會召集相關企業事后制定的。”趙占領對此表示。其次、法院認為廣告屏蔽軟件若針對特定的產品或者服務,破壞了正常的商業模式,構成不正當競爭,不過,廣告屏蔽軟件若不針對某一特定產品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呢?法院對此沒有明確。

“商業模式本身不是法律保護的客體,商業變革就是新模式不斷打破既有模式的過程,在幾乎所有領域均如此,很難說破壞商業模式的行為一概違法,而是需要看破壞行為所采取的手段和目的是否合理合法,是否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趙占領表示。

行業觀察

談360敗訴:從先例到下一例

瞬雨(知名評論人、經濟觀察家)

昨日(4月25日),騰訊起訴360不正當競爭案由廣東高院宣判。騰訊勝訴,360賠償騰訊經濟損失500萬元,并在包括360官方網站等處的顯著位置連續15天刊登道歉聲明。媒體報道稱,“這既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有史以來最大一筆賠償金額的判決,也是中國針對不正當競爭最重的一次判罰”。

360習慣于用“起訴”來回應業界、媒體的質疑和批判,既能讓競爭對手和異議者后退,又能夠對普通用戶形成一個先入為主的 “真理在手”的印象。但事情總有兩面,根據媒體統計,迄今為止,360已然“十連敗”。只不過此前的數次法律交鋒,無論在內容的深度、調查取證的復雜性,還是判罰的力度、影響的幅度,以及作為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典型案例的作用上,都不及這一次。

這次判決為什么值得我們重視呢?因為它是一次當之無愧的“先例”。

隨著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約束現代企業的相關法律的出臺,中國企業界越來越感受到法律的壓力,同時也有更多的企業懂得了用法律武器來維護和捍衛自身的權益。關于法治社會,英國著名詩人丁尼生有這樣幾句:“政通人和的過度,悠久的公正之地,自由緩緩擴展,從先例到先例”。四句小詩的重心在最后一句,不過我覺得翻譯有所不順,譯作“從先例到下一例”也許更好。

“先例”為什么重要?因為立法者雖然殫精竭慮,盡量精確地界定可能存在的犯罪行為和侵害細節。但社會是不斷發展演化的,很多被提交法庭裁決的事情都是 “前無古人”,但為了“后有來者”,為了給同類案件的后來判罰提供引證的依據和過程的便利,作為法治社會的先驅,英美法系將“先例”提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

回想起360和騰訊爆發3Q大戰時,以及其他行業爆發過的競爭糾葛,相關職能部門往往用“約談”的行政方式來消除爭端。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從長遠看,反而不利于產業發展和正當競爭。其實在我看來,主管部門恰恰應該放手讓法律來解決問題,市場最好的調節手段,而市場最好的管理手段莫過于法律。360也好,百度、騰訊也罷,還是金山、可牛、瑞星等企業,既然都是在市場的大環境下謀發展,何不交給市場?用戶和消費者的希望,始終是政府能夠引導和促進產業創新發展的方向,而不是對競爭中產生的爭端“多管閑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謝曉萍發自北京 有“互聯網斗士”之稱的奇虎360收到了中國互聯網行業有史以來最大金額的賠償判罰,而這也是中國針對不正當競爭所開出的最重判罰。 昨日(4月25日),騰訊起訴奇虎360公司扣扣保鏢不正當競爭一案初審宣判,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決騰訊勝訴,并指明360違背誠實信用和平等競爭的原則,具有明顯的不正當惡意競爭行為。 法院判決,360賠償騰訊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500萬元人民幣,并在包括360官方網站、新浪網、搜狐網、網易網、《法制日報》、《中國知識產權報》等網站和報刊的顯著位置連續15天刊登道歉聲明,消除影響。 至此,3Q大戰引發的四起訴訟已經結束了三起,此前兩起宣判結果也以360敗訴而告終。 昨日,360發布官方聲明稱,廣東省高院在分別審理360反壟斷案和扣扣保鏢案時,存在明顯的地方保護主義傾向。360已決定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3Q訴訟案件始末/ 騰訊QQ和奇虎360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個客戶端軟件。騰訊以QQ為基礎,向各個方面發展。而奇虎360則以安全為名,利用其360安全衛士永久免費的策略,占有絕大多數安全市場份額。 2010年9月27日,360宣布騰訊QQ侵犯用戶隱私,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掃描用戶電腦,并推出能夠監測掃描行為的“隱私保護器”。對于360的指控,騰訊予以全面否認,公開聲明QQ安全模塊絕沒有進行任何用戶隱私數據的掃描、監控,更絕對沒有上傳用戶數據,并于10月14日正式起訴360不正當競爭。 10月27日,百度、騰訊、金山、傲游、可牛等共同發表一份《反對360不正當競爭及加強行業自律的聯合聲明》,在倡導同行公平競爭、呼吁主管機構介入調查的同時,也承諾并呼吁同行企業“不與360發生任何形式的合作”。 10月29日,360推出了“扣扣保鏢”的安全工具。同日,騰訊發表聲明,指該軟件通過外掛手段對騰訊QQ的多項功能進行破壞,嚴重影響QQ軟件的安全和完整服務。 11月3日晚,騰訊發布公告,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360隨即推出了“WebQQ”的客戶端,但騰訊隨即關閉WebQQ服務,使客戶端失效,雙方的桌面戰爭也因為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積極干預宣布互相兼容。 但是,雙方的戰爭迅速從用戶的桌面延伸到了司法訴訟程序。3Q大戰之后,雙方鬧上法庭,互相針對對手發起了4起訴訟,索賠金額過億元。 360稱遭“地方保護主義”/ 針對昨日的判決,360迅速召開媒體溝通會,360董事長周鴻祎對判決表示不服,宣稱法院判決存在明顯的地方保護主義色彩,“地球人都知道騰訊在即時通訊市場有壟斷地位,其二選一行為也已經被工信部判定,為什么在廣東高院那里就不一樣了呢?” 360在與媒體溝通時表示,扣扣保鏢作為一個創新型工具軟件,不涉及QQ核心功能,扣扣保鏢所有的行為都是用戶主動點擊觸發的,工具軟件無罪,立法本意是為鼓勵互聯網創新。 對于周鴻祎的言論,參與騰訊訴訟的律師鄒良誠則對記者表示,周鴻祎的說法明顯不符合事實,騰訊選擇廣東是因當時發現軟件下載發生在廣東省內,也就是侵權行為發生地符合法律規定。 2011年9月,北京二中院終審判決360隱私保護器屬不正常競爭,360向騰訊道歉并賠償20萬元;2013年3月,廣東省高院初審判決360訴騰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成立,全部79.6萬元訴訟費用由360承擔。而360起訴騰訊侵權案件雖然還未審理,但訴訟地在北京。 互聯網資深專家洪波則指出,周鴻祎作為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對外聲稱一個省的最高法院是地方保護主義明顯是不懂法律。 中國互聯網協會政策與資源委員會專家、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于國富也表示,縱觀整個3Q大戰,戰場并非只在華南地區。就在此前,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也曾經做出360敗訴的判決結果。 于國富指出,本案為一審判決,360仍然可以通過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方式尋求救濟。但是,周鴻祎卻公開指責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存在明顯的地方保護主義傾向”的做法,明顯超出了法律允許的范圍。 扣扣保鏢被認定侵權/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憲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漢華認為,雙方矛盾激化,關鍵在于360推出的扣扣保鏢使爭議從動口階段演變到了實際動手階段,并造成了連鎖反應和雙方的最終攤牌。 周漢華認為,要辨明整個事件的是非,無法繞開扣扣保鏢的定性。如果扣扣保鏢屬于外掛,騰訊方面的最終處理方式當然是一種市場主體維護自身權利的合法自救方法,不涉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無論其規模有多大)。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則認為,涉及到四個焦點問題:扣扣保鏢是否破壞QQ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否構成商業詆毀、是否通過篡改QQ界面的方式進行搭便車以及賠償數額如何確定。 他認為扣扣保鏢通過自動給QQ體檢、打低分、提示QQ不健康和掃描用戶隱私的方式詆毀了騰訊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而關于是否破壞QQ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問題,他認為,第一、反不正當競爭法沒有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規定,需要借助該法第二條即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進行判斷,而界定公認的商業道德依據的是《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定》和《互聯網終端軟件服務行業自律公約》。 “我覺得存在一些不足,因為《規定》是工信部出臺的其他規范性文件,《公約》是互聯網協會出臺的自律性文件,這兩個文件都是3Q大戰之后,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上演,行業主管部門和協會召集相關企業事后制定的。”趙占領對此表示。其次、法院認為廣告屏蔽軟件若針對特定的產品或者服務,破壞了正常的商業模式,構成不正當競爭,不過,廣告屏蔽軟件若不針對某一特定產品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呢?法院對此沒有明確。 “商業模式本身不是法律保護的客體,商業變革就是新模式不斷打破既有模式的過程,在幾乎所有領域均如此,很難說破壞商業模式的行為一概違法,而是需要看破壞行為所采取的手段和目的是否合理合法,是否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趙占領表示。 行業觀察 談360敗訴:從先例到下一例 瞬雨(知名評論人、經濟觀察家) 昨日(4月25日),騰訊起訴360不正當競爭案由廣東高院宣判。騰訊勝訴,360賠償騰訊經濟損失500萬元,并在包括360官方網站等處的顯著位置連續15天刊登道歉聲明。媒體報道稱,“這既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有史以來最大一筆賠償金額的判決,也是中國針對不正當競爭最重的一次判罰”。 360習慣于用“起訴”來回應業界、媒體的質疑和批判,既能讓競爭對手和異議者后退,又能夠對普通用戶形成一個先入為主的“真理在手”的印象。但事情總有兩面,根據媒體統計,迄今為止,360已然“十連敗”。只不過此前的數次法律交鋒,無論在內容的深度、調查取證的復雜性,還是判罰的力度、影響的幅度,以及作為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典型案例的作用上,都不及這一次。 這次判決為什么值得我們重視呢?因為它是一次當之無愧的“先例”。 隨著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約束現代企業的相關法律的出臺,中國企業界越來越感受到法律的壓力,同時也有更多的企業懂得了用法律武器來維護和捍衛自身的權益。關于法治社會,英國著名詩人丁尼生有這樣幾句:“政通人和的過度,悠久的公正之地,自由緩緩擴展,從先例到先例”。四句小詩的重心在最后一句,不過我覺得翻譯有所不順,譯作“從先例到下一例”也許更好。 “先例”為什么重要?因為立法者雖然殫精竭慮,盡量精確地界定可能存在的犯罪行為和侵害細節。但社會是不斷發展演化的,很多被提交法庭裁決的事情都是“前無古人”,但為了“后有來者”,為了給同類案件的后來判罰提供引證的依據和過程的便利,作為法治社會的先驅,英美法系將“先例”提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 回想起360和騰訊爆發3Q大戰時,以及其他行業爆發過的競爭糾葛,相關職能部門往往用“約談”的行政方式來消除爭端。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從長遠看,反而不利于產業發展和正當競爭。其實在我看來,主管部門恰恰應該放手讓法律來解決問題,市場最好的調節手段,而市場最好的管理手段莫過于法律。360也好,百度、騰訊也罷,還是金山、可牛、瑞星等企業,既然都是在市場的大環境下謀發展,何不交給市場?用戶和消費者的希望,始終是政府能夠引導和促進產業創新發展的方向,而不是對競爭中產生的爭端“多管閑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