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6 01:10:3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伴隨各地“國五條”細則落地即將“滿月”,圍繞樓市調控的討論卻沒有平息,只不過焦點由政策手段轉向預期效果。
昨日(4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房地產藍皮書》指出,我國房地產市場供需總量和結構矛盾積累多年,2013年調控難度進一步增大。2013年《房地產藍皮書》的副主編李恩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存量住房交易征收20%個人所得稅對房地產市場影響較大。但該措施能否有效推行,能否起到應有的調控效果,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其他政策措施的配合。
李恩平稱,2013年房地產投機性需求增長壓力可能有所緩解,但消費性自住購房需求有望加大釋放。受2012年房地產投資相對低迷和2012年末房地產交易量大幅放大的影響,2013年新增房產供給將相對偏緊,而存量住房供給則取決于調控政策走向。“就全國平均狀態而言,持續的求大于供是推動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如嚴格執行20%個稅政策將壓縮存量住房供應,短期內加劇供不應求市場格局,可能助漲房價。”
國土資源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地價所所長趙松告訴記者,從調控歷史來看,落實力度較大的往往是行政調控,但其邊際效應遞減已經開始顯現,這些手段對需求起到累積作用,但沒有疏導至其他方面。“2012年中國的兩次降息和降準就使得房地產市場又活躍起來。”但他認為,以行政調控為代表的一些治標政策十分必要,這是為管理層爭取出臺治本政策的時間。
房產稅無疑是最被看好的治本政策,據記者了解,目前多個城市已將房產稅試點方案上報中央,而杭州則有望成為繼上海和重慶后,第三個試點房產稅的城市,此前流傳的湖南湖北房產稅空轉也可能一起落地。
《房地產藍皮書》認為,相對于住房交易環節個人所得稅確征難度以及可能推高房價的影響,開征住房持有稅只需要確定單位面積稅額和赦免資格,技術難度并不大,并且當前征稅方案不合理,也可以在下一個征稅年度加以調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