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基金兼并傳言四起 華夏、易方達撇清“緋聞”

2013-05-06 01:30:37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宋雙 發自成都    

每經實習記者 宋雙 發自成都

“@榮哥-C:已有基金公司洽談兼并事宜了。這可能是基金業今后必須面對的新變化!——基金公司不好混了,基金牌照也不值錢了。”

4月28日,一則微博爆料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和諸多猜測。《每日經濟新聞》隨即聯系爆料人“榮哥-C”,欲明確其提到的基金公司究竟是哪家。“榮哥-C”表示:“易方達等對國聯安有重組想法,抑或華夏對泰達也有緋聞。都不確定,本人又是業內,望理解不能詳述了。”

隨后,記者分別向上述四家基金公司求證,但“榮哥-C”的爆料遭相關方面一致否定。不過,之前就已傳出國聯安股東國泰君安意欲出售其股權的消息,而華夏更是市場上唯一一家曾經歷過合并的基金公司,未來究竟如何演變,市場拭目以待。

易方達稱目前沒有任何意向進行兼并重組/

“現在網上不實的言論太多了!”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事向易方達高管求證時,其連連感嘆。該高管稱:“可以明確的是,我們目前沒有任何意向進行兼并重組,我們也沒有與任何基金公司進行這方面接觸。”

不過,當記者問及如何看待基金公司間的兼并重組時,該高管表示 “這應該是未來基金行業內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但我無法預測未來到底有多久”。對于易方達現階段最主要的發展方向,該高管表示,“還是要做好現有公募這一塊,重視傳統業務。”

而國聯安內部人士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同樣相當驚訝:“我們也是第一次聽說,是已經有媒體報道了嗎?那條微博得找來看一下。”該內部人士稱,“我們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仍是追求業績的可持續性,我們最近旗下基金業績都做得不錯。”

由于基金公司業務普遍同質化,僅僅通過合并短期形成規模效應,似乎意義不大;業務的互補、渠道的互通更有助于合并后雙方業務的發展。而易方達與國聯安之間是否具有互補效應?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國聯安近期投研有所起色。但作為一家成立已經十年的基金公司,就現狀來看,發展仍較為滯后。

緋聞主角易方達和國聯安成立年份相差兩年,前者成立于2001年,后者成立于2003年,但發展水平的差異使得兩家公司規模分化嚴重。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易方達旗下共管理45只基金,資產管理總規模為2468.93億元。國聯安旗下共19只基金,資產管理總規模為174.67億元,兩者相差14倍。

不過,目前正火的基金公司子公司業務,均不見兩者身影。國聯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子公司尚在籌備過程中;而新業務一向不落人后的易方達亦稱,基金公司子公司比較新,目前正在準備當中。

基金公司合并,股東起主導作用。從兩家公司目前情況看,易方達股權一分為五,相對分散:廣東粵財信托、廣發證券、盈峰投資控股集團各持有25%,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16.67%,廣州市廣永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8.33%。而國聯安股權結構一分為二,相對簡單:國泰君安持有51%,德國安聯集團持有49%。其中,廣發證券手中不止握有易方達,其同時持股廣發基金48.33%;而國聯安大股東國泰君安還持有華安基金20%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國聯安便已傳出大股東國泰君安意欲出售股權的消息(本報曾于3月25日發表《中小基金股權貶值 國泰君安減持國聯安風聲再起》一文),再加上此次業內人士爆料的合并事宜,國聯安的未來似乎并不明朗。

華夏稱重心仍是公募基金和機構業務/

對于與泰達宏利的 “緋聞”,華夏基金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金公司間合并重組基本上就是勞民傷財的事,除非股東要求合并,或者優質資產吸引,不然根本不值得做。有些小基金公司業務連同質化都算不上,為什么要合并呢?”

華夏亦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家曾經歷過合并的基金公司,該高管表示,“這都不是市場化行為,而是股東方的決定。”2007年中信證券作為華夏基金與中信基金的控股股東,受制于當時“一參一控”的嚴格規定,不得不將二者合并。對于6年前并入華夏的4只中信基金,該高管表示,“折騰了好多年,都是些技術上的對接,托管行什么的都不一樣,很麻煩的。”

該高管稱,目前華夏基金的主要工作還是發展公募基金和機構業務,子公司業務亦剛剛起步。

而泰達宏利也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子虛烏有吧”,“即便今后行業里會出現并購,也沒有那么快”。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作為目前公募行業龍頭,截至今年一季度,華夏基金旗下共管理基金42只, 資產管理總規模為2966.15億元。而泰達宏利旗下19只基金,資產管理總規模為263.83億元。

江賽春稱,泰達宏利投研上有一些特色,但渠道發展較為滯后,也是其一直“長不大”的原因。

從股權結構來看,華夏基金在經歷長時間新產品發行叫停之后,股權變動才最終塵埃落定:中信證券持有49%,南方工業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有11%,山東省農村經濟開 發 投 資 公 司 、POWERCORPORATIONOFCANADA、山東海豐國際航運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各持有10%。一分為六的股權在目前市場上屬于相當分散的。而泰達宏利也經歷了一系列股權變動,目前股東為北方國際信托51%、宏利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49%。

曾有觀點認為,目前基金行業越演越烈的馬太效應或加速行業洗牌,其中基金公司間的整合難以避免。江賽春總結稱,基金公司間重組合并無非三因素引發,即股東意愿、人才資源和客戶資源。“但正是由于股東因素,因此具體到什么時候會出現整合,還很難說。畢竟目前基金公司之間同質化太嚴重,具有合并效應的太少。不過,即便以后出現合并,也不會形成行業常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