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0 01:20:41
一波又一波的電商價格戰背后,存在部分電商以“黃牛”為由,掩蓋價格戰期間平臺的缺貨真相。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4月17日,本報刊登了《亞馬遜中國封號門調查:黃牛黨潛伏電商》報道后,在業內引發電商對“黃牛”問題的討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調查后發現,有分析師認為,電商價格戰期間,造成缺貨的原因可能是該產品的熱銷,電商有限的庫存被快速消化掉。而對于缺貨問題是否真是因為“黃牛”的存在,則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事。
一波又一波的電商價格戰背后,存在部分電商以“黃牛”為由,掩蓋價格戰期間平臺的缺貨真相。業內更有人懷疑,去年“8·15”價格大戰集中在大家電領域,不排除是電商與家電企業上演的“雙簧”,從而幫助家電廠商清理高企的庫存。
逢價格戰必定缺貨/
4月8日,國美在線啟動為期一月的“最強店慶月”超級讓利促銷;4月11日,騰訊旗下易迅發起一個月內,針對京東、蘇寧易購、國美在線三大主要競爭對手最熱銷商品的比價行動,而后蘇寧易購強勢迎戰。
不過,此輪價格戰在社會上卻并未掀起太大波瀾,除了因今年電商的經營主題轉向尋求盈利外,“傷不起”的消費者們也已經視覺疲勞。
對于后者,究其原因在于,2012年“6·18”、“8·15”和“雙十一”等三場焦點電商價格大戰期間,不少電商存在服務器癱瘓、無法下單、無故撤單、價格虛高、缺貨等情況,使得網民對電商價格戰心存戒備和不信任。同時,價格戰引發的爆倉導致物流延時、售后服務下降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進而降低了購買欲望。
而最近的這次未被過高關注的電商價格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類似問題依然存在。據艾肯家電網數據顯示,在對同一機型的產品比較后發現,在蘇寧易購、京東、易迅、國美在線等電商平臺之間較難形成價格對比,電商們不是缺貨就是沒有上架,價格戰越打越玄乎,越打越口號化。
很多網友因此在微博上吐槽,“不停地刷頁面,等到的結果卻是沒貨,價格戰意義何在?”面對商品頻頻出現缺貨的現象,不少消費者選擇放棄購物。
不僅綜合平臺類電商存在此類現象,價格戰一路從3C電器品類打到了美妝品類,垂直電商也存在價格戰中缺貨現象。近期,美妝行業的兩家B2C網站樂蜂網和聚美優品,打響了2013年第一場電商價格戰,然而聚美優品的技術缺陷產生尷尬的用戶體驗引發網友吐槽。
3月1日當天,許多用戶訪問聚美優品官網時發現,網頁一直是等待中根本無法打開,有些用戶好不容易登上網頁,卻發現許多商品已經缺貨。
在電商價格戰中普遍出現的缺貨問題是偶然還是必然?電商分析人士王利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必然現象。
第一,價格戰期間,商品本身價格不一定比正常時的價格便宜,但加上一些返券返現活動,一般情況下這時商品最終價格都會比平時有大幅度優惠。有優惠也就刺激了市場,尤其是一些平時就較為暢銷的產品,這類產品在價格戰期間更為暢銷,正常情況下暢銷品是不會拿來做促銷活動的,因為本身就不愁賣。但為了刺激消費者,帶動其他商品銷售,大促銷時也會拿出部分暢銷品做活動,而這些暢銷品可提供的貨源量極為有限,主要還是起到帶動其他滯銷品銷售的作用。
第二,很多庫存產品在促銷活動期間確實是超低價處理,而這些庫存產品本身也有一定實用價值,在價格戰期間,當產品價格低于消費者心理預期時,這些產品也就會成為暢銷品。而一般情況,就算是原本的滯銷品庫存量也不會太多,所以當滯銷品成為暢銷品時,也會出現缺貨現象。
在去年最殘酷的8·15價格戰中,據一淘網比價擂臺排行榜數據顯示,在許多商家標榜“最低價”的商品數據中,超過50%的商品都處于無貨狀態。由于部分商品出現了缺貨現象,讓不少想比較價格的網友落得“無價可比”的境地。
大戰背后的“黃牛”魅影/
既然缺貨為何不補貨?王利陽對此分析認為,具體會不會補貨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因為有些是庫存品,促銷一部分就是為了清庫存,庫存清光了是電商最想要的結果,所以不會再補貨,以防再次產生庫存。有些暢銷產品是電商拿來吸引消費者的噱頭,這類產品本身提供的數量就較為有限,賣光了就賣光了,不會再提供新的貨源。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上結論趨近事實,熱銷商品肯定會爆倉、低價商品同樣會爆倉,那么自然會存在缺貨狀態,電商在打價格戰的時候無法提供充足貨源,價格戰回饋
“消費者”正盯著京東、蘇寧、國美三家網上商城,對比各種家電的價格變化,以期望在巨頭博弈中獲取自己的利益。 資料圖
消費者的意義就形同虛設,這樣只會讓電商受益,增加電商平臺的流量及用戶數。
此外,王利陽還表示,價格戰期間的商品價格偏低,已經讓很多供貨商很氣憤,更不會再主動提供貨源。
在去年高調的“8·15”價格戰背后,很多被賤賣的大型家電廠商苦不堪言。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電商行業頻發的價格戰,已經影響到了家電產品在線下原本就有些混亂的價格體系,線上促銷的成本最終還是向供應商轉嫁,這引發了上游廠商的強烈不滿。
還有部分家電廠商不是選擇拒絕回應就是直接發難,比如在去年“8·15”價格戰中,就有家電廠商認為京東的做法非企業經營之道,不管線上線下的定價都應該要遵循市場基本規律。因為價格的混亂拼殺會造成制造業整個產業鏈價格體系與需求體系紊亂,從而干擾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而京東CEO劉強東卻有著不同的解釋,在3月23日出席“創業創新領導力論壇”時,劉強東就去年“8·15”價格戰問題進行對話時曾表示,“8·15”價格戰一天就虧了兩個億。
“后來我們看到,其實很多購買者都是線下代理商,他們不是真正的消費者。因為他們都開增值稅發票,有大量的買家是傳統家電的經銷商,甚至有些是我們供貨商,看到電視機比供貨價格還低五百塊了,就幾十臺地買,弄很多賬號,有人弄了一千個賬號。”
劉強東話語中所指的大批選購做法就屬于電商“黃牛”炒貨行為,實際上就是一種經銷商 “串貨”行為,這在傳統渠道里屢見不鮮。隨著銷售家電、3C等產品電商的出現和崛起,催生出一批專門緊盯電商,伺機低價吃貨再轉手高價賣出的新型“黃牛”。
劉強東也毫無忌諱地表示,在價格戰前確實考慮過代理商去購買低價產品的因素,所以采用產品限購一件到兩件的做法,“但是問題是很多人注冊了無數個帳號過來,這在我們系統當中無法判斷,而且代理商呢,實際上比如說格力的代理商,他全國每個城市都有上千家代理商,每個代理商買個三臺五臺的話就會導致我們庫存嚴重超壓。”
“黃牛”真是缺貨元兇?/
王利陽表示,在家電領域,除了蘇寧和國美這種大渠道商,還存在大量規模不一的家電經銷商,由于資金鏈等問題,在電商價格戰時,遇到價格很低的商品,這些渠道商也會采取從其他電商進貨以囤貨,然后再高價轉賣賺取利潤,從而維持自身渠道的生存。
現任國美在線新聞發言人彭亮在回憶庫巴網被黃牛鉆漏洞時稱,“有消費者反映曾在某網店中買了一款售價200多元的微波爐,但收貨時發現店主開具的竟然是庫巴網的發票,并且金額僅為100多元。單單這一筆小家電就賺取了近100元利潤。”
他表示,黃牛黨囤貨有規律性。“當電商打價格戰比較猛的時候,他們就拼命吃貨,然后慢慢消化。”
但是王利陽認為,電商價格戰期間,確實存在黃牛情況,不過造成缺貨的原因也可能是該產品熱銷,電商有限的庫存被快速購買掉。對于缺貨問題是否是因為黃牛的存在,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事。
電商獨立分析師李成東也曾在微博上表示,黃牛訂單沒有什么價值,往往造成9成熱銷品缺貨,讓真正有需求的用戶買不到商品而導致大量用戶投訴。所以目前有些電商會針對黃牛訂單通過技術手段甄別不予發貨,這也往往導致誤傷用戶。同時他認為,黃牛訂單不是不可以控制,關鍵看電商是否想控制。業內更有人懷疑,去年“8·15”價格大戰集中在大家電領域,不排除是電商與家電企業上演的“雙簧”,從而幫助家電廠商清理高企的庫存。
如前所述,價格戰中頻頻缺貨,又因價格過低引發供貨商不滿,導致缺貨無法及時補給,同時大量電商“黃牛”從中“炒貨”,使得價格戰中缺貨反倒成為一種必然結果。但從另外一角度,這種將缺貨的現象歸罪于電商“黃牛”的做法,也不完全準確,因為其中也可能隱藏了價格戰期間平臺缺貨的真相。一方面可能是電商低價賺吆喝,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其配合廠家的清貨方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