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銀河證券H股IPO沖刺 10起違規曝光

2013-05-13 01:23:39

最近三年來,銀河證券不僅經營業績乏善可陳,其5月6日公布的招股文件更是曝出公司近年來的10起涉嫌違規案件,最新的一起就發生在今年3月。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子建實習記者 蒙湘林 蓬勃    

銀河投行高管參與內幕交易 指令發自總部

每經記者 曾子建 實習記者 蒙湘林 蓬勃

本周銀河證券H股發行將進入沖刺階段,預計5月22日掛牌上市。

然而,銀河證券在招股文件中曝出,公司近年來發生多起案件涉嫌違規。不僅如此,公司無論在投行業務還是經營業績方面,都出現逐年下滑的現象,不但IPO業務跌出第一梯隊,其一直引以為傲的經紀業務也大有被其他券商趕超之勢。

內幕交易篇

“自2007年起,我們已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有效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以管理我們在證券市場中面臨的風險。2010~2012年,我們被中國證監會頒發AA監管等級”。銀河證券的H股招股文件如此描述了公司的風控體系。

然而,正是在2007年,銀河證券卻發生了一起嚴重的內幕交易案件。而涉案者,是來自公司投行總部的副總經理張濤。更令人震驚的是,大部分內幕交易的交易指令,竟然就發自銀河證券公司總部的電腦。

總部成內幕交易第一現場/

2007年4月1日,時任銀河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股票發行部副經理的張濤等人,與方大炭素(600516,SH)前董秘在北京就方大炭素非公開發行事項進行了初步接洽,基本確定由銀河證券為方大炭素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的保薦機構,張濤為該項目前期具體執行工作的負責人。

緊接著第二天,2007年4月2日,張濤妻子王某某的股票賬戶上便以6.42元的價格買入方大炭素8萬股。隨后該股連續暴漲,4月23日,王某某賬戶賣出方大炭素3萬股。此時,方大炭素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約20%。4月24日,王某某賬戶賣出方大炭素剩余的5萬股。上述交易共獲利11.77萬元。根據證監會后來公布的信息顯示,上述買賣的交易IP地址均為銀河證券總部辦公用互聯網IP地址。根據證監會的處罰通知,其認定,張濤在此期間完全知悉內幕交易的具體情況。

證監會核查數據顯示,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期間,王某某賬戶共有387筆交易委托,其中118筆交易委托IP地址因客觀原因數據缺失(約占30%),剩余269筆交易委托顯示有IP地址(約占70%),而這269筆交易委托中,超過九成的委托均出自銀河證券總部。

直到2012年8月,證監會對上述內幕交易一事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決定沒收張濤違法所得11.77萬元,處以45.3萬元罰款,并處以張濤為期五年的市場禁入。同時一并因內幕交易方大炭素股票被處罰的還有弘信會計所時任董事長王東海等人。

高管早有內幕交易前科/

其實,張濤并不是銀河證券內幕交易的第一人,也不是頭銜最大的人物,真正對市場影響最大的,無疑是銀河證券原總裁肖時慶。2006年,肖時慶利用銀河證券擔任中國石化下屬上市公司財務顧問的機會,獲得中國石化即將啟動包括北京化二公司在內的第二批下屬上市公司股改和重組工作的內幕信息后,于內幕信息敏感期內,指使親屬使用他人賬戶大量買入北京化二公司股票,賣出后非法獲利1.04億元。案發之后,2011年11月,肖時慶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2011年3月,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定肖時慶犯內幕交易罪和受賄罪,判處其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同年4月,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肖時慶上訴,維持原判。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證監會保薦信用監管系統發現,在張濤事發的方大炭素非公開發行項目中,簽字保代為李輝、鄒維剛,并非張濤,而張濤系在該項目上負責了前期具體執行工作。整個項目督導期間,銀河證券保代因個人離職原因一共更換過3次。保薦信用監管系統同時顯示,截至目前,銀河證券共計有62次監管記錄,其中,非公開發行股份失敗(撤回、不予核準或未發行)7次、首發不予核準2次、配股撤回1次。

投行篇

一年保薦兩單IPO銀河投行部沒落

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在2008年時,銀河證券股權承銷金額排名位居第4。但在2011年時,這一排名已經跌出前10名,位列第15。

2011年,銀河證券就只保薦成功一單IPO。在2012年,公司完成的IPO項目也只有兩家,但其中一家金河生物(002688,SZ)就出了問題。資料顯示,銀河證券擁有40多個保代,200多個投行工作人員,一年保薦2家公司,“故障率”卻高達50%。

資深保代險些“翻船”/

2010年7月~2011年3月,銀河證券擔任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的保薦人,期間銀河證券的兩名保薦代表人未及時取得金河生物使用的一項專利的相關材料,所做盡職調查工作不充分,以致未發現金河生物使用的該項專利已經失效。

在發現該專利權失效后,該IPO項目組未向中國證監會報告相關情況。2010年11月,金河生物在銀河證券投行立項,黃健、韓楊作為保薦人代表,為該項目組主要負責人。金河生物于2011年11月23日過會,并在2012年6月28日被核準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而在成功過會到核準發行這段時間里,有關金河生物違規的舉報不斷,但眾多問題都被解決,唯專利權失效差點成為金河生物IPO順利成行的“致命傷”。專利權失效問題被證監會發現,認為保薦代表人黃健、韓楊職調查工作不完善、不徹底,對該公司使用的一項專利已失效事實核查不充分。按照《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中國證監會于2012年4月25日決定對黃健、韓楊采取監管談話的措施。

資料顯示,保薦代表人黃健與韓楊,兩人從事投行工作均在10年以上,黃、韓二人經手的投行項目超過二十余個。專利權問題并非IPO市場第一次曝出,之前2010年蘇州恒久專利權失實曾導致該公司IPO取消。據媒體報道,金河生物所擁有的使用專利權雖然失效,但該專利權的確存在,不會對經營產生影響或其他潛在風險。不然,2012年銀河證券的保薦IPO單數也許只有可憐的一單。

IPO業務跌出第一梯隊/

銀河證券IPO業務并非一直為其弱項,曾經也輝煌過。中國資本市場的十大IPO(以市值計算),銀河證券皆參與其中。但這是2010年8月之前的事,自那以后,銀河證券的IPO業務便出現大幅下滑,以致在IPO業務頂級券商排名中難覓其蹤影。

輝立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輝立證券持牌分析師陳星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控股股東的強大背景,銀河證券IPO業務在2010年之前時還是做的很不錯。2010年農行A股IPO發行之后則總計有5單IPO。

“從投行業務來講,IPO是銀河證券的一個短板。強項除了傳統的經紀業務以外,在債券承銷方面,銀河證券比較強,現在還做的可以。在股票承銷方面,應該是跌出國內券商的第一梯隊”,陳星宇繼續說道。這次港股IPO成行之后,是否有助于改善銀河證券的股票承銷業績,值得關注。

研報篇

攀鋼“研報門”再起底 操刀者仍系銀河研究部負責人

翻閱銀河證券招股文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銀河目前在股票研究服務領域,覆蓋了24個行業超過400家上市公司,其更是在2012年獲選新財富“最具影響力研究機構第四名”。不過與這份亮麗的研究成績單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其招股文件中披露的一項風險提示:2011年的“烏龍研報”事件。

2011年7月,銀河證券在其《攀鋼釩鈦:股價被嚴重低估》研報中竟大膽指出,攀鋼釩鈦股價被嚴重低估,最低目標價應該達到188元!此言一出,該股股價異動,30億元資金流入漲停板。之后公司回應研報不實,迅速讓銀河證券陷入麻煩。如今其在招股文件中自我揭短,承認內部控制存在缺陷。

有意思的是,銀河證券招股文件中稱,對涉及研報門事件的責任人給予降職等處罰措施。但到目前為止,上述研報的署名分析師王國平,至今依然是公司研究部的負責人。

低級錯誤算出188元目標價/

2011年7月15日,攀鋼釩鈦放巨量漲停,當天成交量達到2.3億股,成交金額高達30億元,換手率7.24%。投資者回過頭來尋找原因,發現銀河證券早已有先見之明。銀河證券在其7月9日一份名為 《攀鋼釩鈦:股價被嚴重低估》報告中寫道:攀鋼釩鈦股價被嚴重低估,目標價188元。這份報告發布之前,攀鋼釩鈦股價為11.85元左右。

當時,這份研報令整個市場一片嘩然。“相對于現價,如此高的目標價顯然與常理不相符”成都一位資深私募人士回憶,“所以這份報告,要么是為了搶眼球嘩眾取寵,要么就是分析數據出現重大錯誤,否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而且,如果因為錯誤的研報而對市場價格產生了負面影響,那肯定是有嚴重問題的。”

果然,不久之后,銀河證券就發布聲明稱,原報告計算錯誤,將一個原本應該放到分母上的數據放到了分子上,在修正數據后,攀鋼釩鈦的合理估值變為56.12元。不過,銀河證券還指出,更改數據并不影響推薦攀鋼釩鈦的最終結論。然而,作為研報主角的攀鋼釩鈦卻發布澄清公告,認為銀河證券研報中提及的礦業資源儲量、礦產經濟價值等多項指標與公司數據不一致,同時還強調銀河證券及其研究員在當時并未對公司進行過調研。

作為國內一家較大的券商機構,銀河證券研究報告出現所謂的“計算失誤”令人驚訝,某券商鋼鐵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從業以來,很少見過研報出現如此重大數據紕漏的。”

銀河公開致歉 證監局進行調查/

對于“研報算錯了”的解釋,很多涉事的投資者并不會買賬。當年7月15日,攀鋼釩鈦放量漲停,30億元成交背后,有多少投資者是因為看到銀河證券報告而買入的尚無法界定。但盤后交易所披露的交易公開信息顯示,在賣出席位上有3家機構席位名列賣出前五名,合計賣出1.56億元。記者如今仍能在各大股吧內看到股民關于研報門的討論,其中不乏索賠的聲音。

對此,銀河證券不得不就此事在其官網公開致歉聲明,但沒有提及對投資者損失的彌補問題。一位業內律師告訴記者:“研報發布方和一般投資者之間并沒有付費關系,因此雙方不存在民事法律責任,投資者索賠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投資者可依據相關研報發布規定申請向監管部門對其進行處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相關法規,《證券法》第78條第2款規定,禁止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證券交易活動中作出虛假陳述或者信息誤導。而《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第3條也規定,證券公司發布研究報告應當遵循獨立、客觀、公平、審慎原則,禁止傳播虛假、不實、誤導性信息。

投資者索賠暫無定論,但監管部門對此的態度則較為明確,北京證監局先后于當年7月和9月對此事進行了調查和監管措施,銀河證券也同時遞交了相關的糾正報告。基于此,銀河證券在此次H股招股文件上承認公司存在內部控制缺陷,并指出公司自身并未建立研究報告結論異常控制機制,研究部在評審研報過程中未對估值結論進行足夠審慎的核查。

律師:如未處理責任人則涉嫌虛假陳述/

其實,在“研報門”事件曝出期間,除了研報內容錯誤、誤導投資者的問題外,該研報真實作者的身份也令人生疑。研報的署名作者王國平,當時更被業界質疑為“馬甲作者”。

據邁博匯金統計,2006年7月以來,銀河證券以王國平名義發布的研究報告有超過280篇,所涉及的領域包括鋼鐵、醫藥、汽車等8個行業。對于這種情況,記者了解到,可能是一些沒有拿到證券分析師資質的人也在寫報告,但需要掛名,所以最后王國平成了“馬甲作者”。而2011年10月之后,王國平再也沒有發過鋼鐵行業的研報。

值得注意的是,銀河證券H股招股文件顯示,對上述攀鋼釩鈦研究報告事件的相關責任人及研究團隊分別給予降職、扣發獎金等處罰。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卻發現,該篇報告的署名分析師王國平,竟然至今依然是銀河證券研究部負責人。人們不禁要問,銀河證券的內部處罰究竟有何意義,是否形同虛設?有投資者對記者表示:“既然招股文件里提及了對責任人予以降職處罰,王國平作為署名作者,出錯研報造成了如此之大的負面影響,為何至今還能擔任研究部門負責人?”

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師對此的看法是:“《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明確了研究報告應當合規、客觀,署名分析師應當對研報內容和觀點負責。不論是不是代為署名,如果真的有如此馬甲身份,那肯定是屬于不合規,按照權責對等的原則,署名分析師應承擔相應的責任。”而對于王國平至今仍擔任研究部負責人這一點,他補充道:“不排除證券公司在這期間給予責任人降職但代行職權的可能性,但如果期間一直未給予降職或相關解釋,那就說明銀河招股文件里的處罰內容涉嫌虛假陳述了。”

經營篇

經紀業務陡降銀河業績逐年下滑

2010年至2012年兩年時間中,銀河證凈利潤幾近減半。凈利潤率經歷連續兩年的下滑后,由2010年的33.1%下降至2012年的24.2%。《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造成公司凈利潤近兩年的主要原因是經紀業務收入大幅下滑,此外IPO承銷業務清淡,資產管理業務則連續三年虧損。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邊曉瑜指出,銀河證券遲遲未能上市融資主要是有兩個牽制因素:其一,股東數量眾多,其結構過于復雜,難以平衡各股東之間的利益關系;其二,銀河證券自身經營狀況不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一次,公司準備募資超過100億港元,有超過六成資金用于兩融業務,就是期望改善以往過分依賴經紀業務的局面

經紀業務拖累業績/

銀河證券的招股文件顯示,2011年公司的總收入較2010年減少24%,而2012年同比再減少7.3%。但在凈利潤這項指標上,其下降幅度更為驚人。2011年的凈利潤較2010年減少43.2%,而2012年同比再減少9.6%。作為銀河證券主營業務的證券經紀業務,其帶來的收入由2010年的68.68億元下滑至2012年的40.81億元,下降幅度為40.58%。

銀河證券解釋道,收入及利潤減少,主要是由于2010年至2012年股市低迷,且證券公司之間競爭激烈,股票成交額及平均收費減少,導致傭金及手續費收入減少。

邊曉瑜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河證券前期發展勢頭迅猛主要是以量取勝,憑借大量的銷售網點和銷售人員,存有從業人員素質不足等潛在隱患。此外,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是近幾年及未來行業發展重點,但是銀河證券這兩類業務都不具有競爭力。

行業地位下滑 /

銀河證券自2006年以來,在證券行業中的地位出現大幅下滑。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2006年,銀河證券總資產排名全國第一,但是到2011年,下降到了第七位,其他多個指標也都明顯下降。

營業收入方面,銀河證券排名由2006的第2位下降到2011年的第5位,凈利潤排名則由2006年的第2位下降至2011年的第9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發現,作為銀河證券收入最主要來源的經紀業務大有被其他券商趕超之勢。

2011年度證券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排名顯示,銀河證券以35.68億位居第一,但只比排名第二與第三位的國泰君安、國信分別多大約2.87億、3.35億元。而投行凈收入數據更是“慘淡”,在2011年證券公司承銷與保薦、并購重組等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中位數以上排名中,銀河證券無緣前十。

去年員工減少29%/

2012年,證券行業迎來又一個嚴冬,各大券商紛紛減員。作為國內證券經紀業務的龍頭老大,銀河證券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2011年擁有員工數量為12104人,到2012年這個數字大幅減少至8601人,減少3503人,員工減少比例接近29%。

與A股上市券商相比,銀河證券的減員幅度高于同行業水平。記者統計數據后發現,上市券商中,減員比例最高的為西南證券,2012年員工同比減少26.1%。不過,多數券商減員比例都較小,如中信證券去年減員14%,而廣發、光大、海通等大券商的減員比例則都在10%以下,宏源證券去年員工人數還增加了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