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3 01:23:44
每經編輯 每經特約記者 羅碧 胡沛香港攝影報道
每經特約記者 羅碧 胡沛香港攝影報道
在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上,有一類企業排名靠前、營業收入總額上升速度快,但卻因為不直接面向終端客戶而不為大眾所熟悉。2012年排名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第91位、在中國上榜企業中排名第9位的來寶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總部位于中國香港的來寶集團由英國人理查德·艾爾曼(RichardElman)創辦于1986年,經過27年的發展,來寶集團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公司之一。艾爾曼以及來寶集團如何起步?為什么會成功?來寶集團所從事的業務具體包括哪些?它們又是如何賺取利潤?4月底,記者在來寶集團總部面對面專訪了艾爾曼,試圖為讀者揭開來寶集團的神秘面紗。
貿易巨頭來寶 為全世界人提供所需/
來寶集團在農業、工業和能源等多個領域的全球供應鏈管理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業務從最初的鋼鐵貿易擴展至多種自然資源和原材料貿易。在2012年,來寶集團共經銷貨物2.24億噸。如果按63億世界人口計算,來寶去年相當于為全世界的每個人提供了35.6公斤貨物。
艾爾曼的辦公室位于香港灣仔告士大道的萬通大廈18樓。這位富豪的辦公室,除了有一整面的落地窗能俯瞰到維多利亞港灣這一點稱得上奢侈之外,其他的諸如室內裝潢和擺件絕對與奢侈無關。
窗臺上擺放著的約30cm高的小型雕塑、辦公桌上放著的印有與來寶英文名noble相同字樣的某品牌的空酒瓶、柜子里擺放的從中國、泰國、印度、日本等地搜羅回的極具民族特色的小物件,以及離辦公桌最近的、放滿家人照片的整面柜子,都向來訪者展現出這間屋子的有趣和溫馨之處。
現年73歲的艾爾曼說起話來“咄咄逼人”,如果試圖打斷他的談話,他會通過提高分貝來捍衛他要說完一句話的“權利”。記者到訪前,剛剛從英國出差回來不久的艾爾曼又不停歇地在這間辦公室接待生意伙伴,他告訴記者,他沒有其他愛好,“有些人是為了吃飯而活著,我是為了更好地活著而去吃飯。來寶是我的生命,也是我所有的興趣愛好,它是我的一切。”
被艾爾曼視為生命的來寶起步于1986年,但在此之前,艾爾曼已在相同的行業摸爬滾打了20余年。“我從一開始就進入了貿易這一行,到后來一直沒有變過。”
“但來寶能在這個行業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卻是適應變化,適應改變著的環境。每天,我們都在看中國和其他國家,看這個世界發生了哪些改變,然后考慮我們是否需要因這些改變而改變。人類的生存能力,說到底就是應環境而改變的能力。”艾爾曼向記者這樣總結來寶集團20余年的生存之道。
“香港大班”艾爾曼17歲開始管理工廠 /
出生在英國南部海邊城市布萊頓的艾爾曼未念完中學,他告訴記者,輟學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讀書期間所有的課程都不及格,那時候的興趣全在運動,愛踢足球。用他的話說,“為了解決吃飯問題”他在15歲時就被父母送到紐卡斯爾的一家廢五金廠當學徒。但僅僅2年之后,艾爾曼就被任命去管理一間工廠,17歲的他要負責決定采購什么金屬,采購價是多少,以及如何把它們加工之后再銷售。這次鍛煉為艾爾曼帶來了一系列升遷機會,他在不久之后從英國來到了美國舊金山,管理一家向日本鋼鐵廠出售廢五金的工廠。隨后,他被派往日本,直接向日本生產商推銷產品。
上世紀70年代他開始在亞洲其他地方尋找商機,足跡遍布韓國、泰國、印度等國家。“那時候很少人去過泰國和印度,泰國工業才剛剛開始,我算是先驅者。我那時候的優勢在于能獲得訊息。我能在第一時間知道這里需要什么,而美國或歐洲得到這些訊息最快要在兩個星期之后。”
在這個階段,艾爾曼開始有意將落腳點放在香港地區,“這里能說英語,并且從地理上講是亞洲的中心,3小時便能到達東京、新加坡和曼谷。”艾爾曼開始往返于日本、泰國、印度等地,組建供應商和賣家網絡。他從印度買回鐵路公司廢棄的鐵軌,然后運到墨西哥,重新滾軋之后運到泰國,賣給當地的建筑項目。
艾爾曼也是在這一階段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最初成立的公司幾年之后即被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貿易公司PhilipsBrothers看中,收歸門下,艾爾曼加入PhilipsBrother,主管其亞洲業務。后來PhilipsBrothers發生了人事變動,艾爾曼選擇離開紐約,于1986年重返香港,重新創辦了自己的貿易公司,這家貿易公司就是來寶集團。
據來寶集團員工介紹,集團(noblegroup)的名字源于詹姆斯·克拉韋爾 (JamesClavell)的一部名為《望族》(NobleHouse)的小說。這位擅長撰寫亞洲傳奇故事的英籍小說家在NobleHouse里描述了一家英資商行在英美資本、當地財界以及各種社會勢力交錯的香港社會中的發跡史。而該書的前傳,講述一名貿易商在香港的傳奇經歷的《大班》(Tai-Pan),日后也為艾爾曼帶來了“香港大班”的別稱。
但艾爾曼卻向記者強調,使用noble這個名稱是希望企業能如這個單詞的本義一樣,保持高尚。
盈利增加 得益于全球經濟增長/
艾爾曼表示,來寶成立之初,就一直定位為一家資產經營的公司。“因為這是我從一開始就進入的行業。我的想法非常簡單,如果你的專業是制造鋼鐵,那你就安心制造鋼鐵,其他關于材料的東西只要和我們簽合同,你就能獲得你想要的。我們會為你挑選價錢合適、質量好的原材料,并在規定的時間交貨。”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被外界認為是全球經濟最為活躍的階段之一。“全球的經濟都在擴大,我們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果世界經濟好一點,我們的生意就好一些,如果經濟環境差一些,我們的生意也就差一些。”艾爾曼這樣總結來寶集團業務量近年來的快速增長。
艾爾曼用“令人驚奇”來形容全球經濟的增長速度。而“作為世界一部分”的來寶集團正如艾爾曼所說,得益于這一全球經濟的高速增長。來寶已在全球范圍建立起完整的采購、存儲、銷售、運輸和交易產品的鏈條。“我們是大宗商品行業,提供的是人們每天必須的物資,每個人每天都需要食物,要有屋頂,需要能源來獲取溫暖”,艾爾曼玩笑似地對記者說,“沒有iPad人們可以生存,但如果沒有食物就無法生存。”
來寶所做的業務就是向地球“索取”商品,把這些生活必需品送到最終用戶手中,在這一過程中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并提取利潤。艾爾曼向記者介紹了來寶的“管道策略”(pipelinestrategy),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即是從低成本的生產地,如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亞和澳洲獲得資源,然后將其運至高需求的市場,如中國、印度、中東等國家。
除依靠深挖貿易鏈上的每一環賺取利潤外,來寶集團也通過延長產業鏈以及拓寬業務范圍來增加盈利。2001年,來寶集團的營業額較上一年翻番,而這主要得益于收購了瑞士Andre&Cie公司的糧食和可可業務,來寶的業務范圍也從這一年開始擴展至此前從未涉獵過的農業。
在業務范圍增加的同時,為控制更多產業鏈上的環節,來寶集團開始籌建更多自有資產。截至2012年7月,來寶集團在全世界修建的港口和碼頭數量已達6個。除港口外,來寶自持資產還包括位于世界各地的8處倉儲設施、8家加工廠以及以參股的形式參與礦產的開發和開采。
在向記者闡述來寶集團的成功之道時,艾爾曼用了極為簡單的三個詞來概括,“尊重、誠實和努力”。而對于他個人所取得的成績,艾爾曼說這主要源于對自己的尊重、對客戶的尊重、以及對所處環境的尊重。“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本來就很簡單,只是人們習慣于想得很復雜。”艾爾曼若有所思地總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