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4 01:11:31
靠“吃吃喝喝”維護關系,這樣的企業生態,不但容易導致企業越來越少地去捍衛市場競爭的良性空間,反而容易陷入拼業務招待費的惡性循環。
每經編輯 張海英
◎張海英
近日,上市國企的業務招待費問題繼續發酵。在2012年報中,1720家上市公司披露業務招待費,共計133億元。其中,招待費排名前十位的均為國企,這十家上市公司去年用于吃喝應酬的費用共計29.07億元。在招待費這個名目背后,中國商業社會中拉關系的作用在數據面前得以凸顯。
中國鐵建8億招待費以及國企占據招待費排名榜前十位,足以讓人震驚,引發輿論持續關注。然而,現實狀況恐怕還不僅僅是已經暴露的這些問題。比如,有會計師指出,企業很少會把其他費用計入業務招待費,只可能少計,不可能多計。這或許說明某些企業招待費不止已經披露的數字。而中石油、中石化等四家超大企業根本沒有披露業務招待費,讓人懷疑其用意。
此前,輿論對上市國企的業務招待費的關注,主要在追問花在了哪里、招待了誰?隨著關注的持續,部分問題有了答案。從知情人士和專業人士的說法來看,所謂業務招待費就是“吃吃喝喝”,迎來送往。以鐵路建設領域為例,企業不僅要招待好基層政府官員、監理方,還要招待好鐵路部門。各路“神仙”似乎都得罪不起,只能用好吃好喝來伺候著,以求“和氣生財”。
從這個角度而言,只把板子打在上市國企的屁股上顯然不公——不是企業非要去請客送禮,而是實屬無奈。如果不向鐵路部門請客送禮,就有可能以后拿不到招標;如果得罪了監理方,工程質量就有可能被刁難;如果不招待“地頭蛇”,在地方會面臨很多麻煩。進而言之,恐怕每個地方每個部門都得招待周到。很顯然,不只是2012年上市國企在招待各路“神仙”,恐怕已經有悠久的“企業招待史”了。
按理說上市國企財大勢大,再加上有很高的行政級別,各路 “神仙”應該不敢去得罪。然而,從巨額招待費用支出來看,即便是上市國企,也面臨諸多生存困境,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金去公關甚至去行賄。如果在一個健康的市場環境中,應該一切以法律為底線按照市場規則辦事,而不會是按照各種潛規則辦事。上市國企尚且如此,沒有背景和實力的民企,無疑,生存更加艱難。
盡管靠“吃吃喝喝”維護關系,可能是部分企業主動而為之,目的是通過“招待”等方式打開通路,增加競爭籌碼,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包括上市國企在內的很多企業,不是靠企業實力、信譽、技術等優勢去競爭,而是通過一種類似于行賄的手段獲得生存空間。這樣的企業生態,不但容易導致企業越來越少地去捍衛市場競爭的良性空間,反而容易陷入拼業務招待費的惡性循環。如此一來,不僅會加重我國經濟整體運營成本,更不利于中國企業做大做強,也不利于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因此,必須要進行更深層次的改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