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5-17 08:04:19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5月16日,宜昌市政府、廣汽集團、中興汽車就宜昌汽車基地項目正式簽約,根據協議,三方將在汽車零部件、整車制造及銷售領域進行全面合作,未來該基地將形成45萬輛以上的整車生產能力。
據了解,早在2010年6月,中興就與宜昌市政府簽署協議,在宜昌投資30億元,分兩期建設年產20萬輛的SUV項目。同時,零部件產業園區也雙方協議之內。
2012年12月,廣汽集團、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中興汽車和宜昌市政府在宜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明確了將宜昌打造成國內重要的汽車產業集群的目標。
對于此次三方簽訂的協議,廣汽集團董事長張房有表示,“這將利于資源優勢整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中國汽車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興通過與廣汽簽約,未來能夠利用廣汽的優勢資源,彌補其業務發展短板。”這不僅將有利于其產品鏈條拓展而且也將提高其發展的速度。
據了解,長期以來中興汽車只有SUV和皮卡兩大類產品,制造轎車是其多年來的一個夢想。缺少轎車生產資質,成為這一夢想落地的重要絆腳石。然而,在剛剛結束的上海車展上,中興卻展出了一款轎車產品。
此次宜昌市政府、廣汽集團、中興汽車簽署的三方協議則解開了這一疑問。據了解,三方協議中包括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轎車協議。根據這一協議,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汽乘用車將重組中興宜昌公司,并設立廣乘宜昌分公司。這一公司未來不僅將按照中興與宜昌市政府此前的協議生產SUV產品,還將生產轎車產品。
這一協議的簽訂,對于廣汽來說也不無裨益。
崔東樹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廣汽已經積累了多方面的資源,有些資源的利用率有限,通過與中興合作,共建宜昌生產基地,將有利于資源的有效盤活。”
這項合作在汽車資深分析師張志勇看來,似乎并沒有那么簡單。
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簽署的協議應該只是雙方合作的一個開始,未來進一步合作的基礎。不排除雙方有進一步股權合作的可能性,通過雙方的相互持股,將進一步拓展廣汽大自主的版圖。”
據了解,在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汽車產業兼并重組的背景下,廣汽集團也在通過這一方式實現其“大自主”的戰略,不斷擴展其自主版圖。在與吉奧汽車實現合資之后,廣汽集團產能布局也從此前的華南延伸到了華東,宜昌汽車基地項目使廣汽版圖進一步擴展至華中,此外并不排除與中興汽車在股權方面進一步合作可能,屆時廣汽集團將真正實現北上,完成其在華北的布局。
有資料顯示,目前中興在擁有在建中的宜昌基地之外,還擁有保定生產基地,產能為10萬輛。2012年中興產銷量分別為59608輛和54177輛。
不僅如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廣汽和中興合作深入,還將有利于帶動廣汽產品擴大出口。據了解,目前中興的產品不僅銷售到海外9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且還有一個海外組裝廠。
汽車業兼并重組今年大行其道
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隨著東風與福汽的重組拉開序幕,有關汽車產業的兼并重組的現象,再次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在國家鼓勵汽車行業兼并重組的大環境下,今后這種行為或將繼續。
而在此之前,上汽收購南汽以及長安整合昌河已成為行業中較為典型的案例。
2007年4月,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茂元宣告合并南汽的時候,南汽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2005年南汽虧損3.8億元,2006年,除了依維柯項目有所盈利以外,其他項目都在虧損。
上汽的介入,為南汽的重生帶來希望。2007年12月26日,上汽正式重組南汽,原南汽整車資產作為新南汽成為上汽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上海汽車(600104)全資子公司,而原南汽零部件及其他資產則進入上汽與南汽母公司躍進集團組建的合資企業東華汽車。
在上汽以換股方式并購南汽之后,前者開始對后者進行大刀闊斧的“整修”。在資產整合方面,先是對南汽舊的生產基地進行重新利用,后將原南京菲亞特工廠轉買給上海大眾。
產品上,在上汽對旗下產品“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的思路下,上汽榮威和南汽名爵開始不斷強化各自的差異化風格,并向不同的細分市場進攻。與此同時,當初唯一盈利的依維柯也增強了上汽的商用車板塊。
三年之后,南汽首次扭虧,據了解,新南汽第一年減虧40%,第二年再次減虧40%,到2010年已全面實現盈利。
相比于上汽讓南汽的“起死回生”,長安對昌河的整合卻一路坎坷。在長安對于旗下業務的整合過程中,由于各方利益難以平衡,有關“生產資質”的爭奪糾紛始終纏繞在長安和昌河之間,這一巨大阻力致使整合之路異常艱辛,從而也讓整個長安汽車集團的發展遭遇瓶頸。
2012年1月,長安計劃將昌河鈴木生產資質轉移給長安馬自達使用,遭到了昌河汽車的抵制。隨后在江西省政府與兵裝集團調解下,長安表示一切將維持昌河汽車公司目前格局和發展現狀不變。2013年1月,長安準備對昌河汽進行再次調整,計劃將合肥昌河生產基地收歸為長安的生產基地。此后,昌河再次表示不滿。直至最新消息,有媒體報道稱,業績日漸好轉的昌河汽車,在經歷與長安的沖突后,已開始謀求“自治”。 這意味著長安對昌河的整合之路仍然未完待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