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5-20 10:36:23
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表示,利率市場化改革方向在完善利率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在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上,建議取消貸款利率浮動下限。
⊙記者 郭玉志 ○編輯 衡道慶
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昨日在“2013金融改革與創新高級論壇”上表示,利率市場化改革根本方向在于完善利率市場價格的形成機制,在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上,建議取消貸款利率浮動下限,將貸款風險定價自主權交給銀行,有利于促進銀行提高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李禮輝認為,中國利率市場化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6-2011年,這一階段外幣存貸款、貨幣市場與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完成,存款利率管上限,貸款利率管下限;第二階段是2012年以來,存款利率上限首次上浮,貸款利率下限下浮,標志著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李禮輝認為,利率和匯率都是貨幣價格的反映,在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同時,也應該同步推進匯率市場化,只有這樣才可能形成均衡的人民幣價格,充分發揮人民幣價格在配置資源以及促進經濟內外均衡中的作用。
盡管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時間并不長,但是,銀行業就利率市場化改革效果已經初步顯現。
李禮輝表示,當前利率市場化有四方面的特征。第一是銀行存款利率定價出現了差異,體現了各個銀行在業務結構、資產負債結構、風險偏好的差異。例如,大型銀行的短期存款利率適當上浮,兩年及以上存款執行基準利率;股份制銀行短期存款利率上浮到頂,兩年以上存款執行基準利率;城商行、農村信用社各期限存款利率均上浮到頂;而外資銀行則是長期存款不報價、不吸收。第二是非信貸類間接融資快速擴大,例如,今年1-4月,人民幣貸款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下降20個百分點至45%;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合計融資2.6萬億元,同比增長69%;信托產品、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與銀行存款利率分化,更具市場化特征。第三是社會直接融資比重上升。第四是Shibor基準利率的作用增強
在此背景下,下一步利率市場化改革如何進行?李禮輝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議:取消貸款利率浮動下限,將貸款風險定價自主權交給銀行;適當簡化人民幣存貸款利率的期限檔次;加快建設債券市場,完善收益率曲線;規范發展資產證券化。
在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趨勢下,銀行業也同樣面臨著挑戰和機遇。李禮輝建議,商業銀行應加快綜合化的轉型,積極發展輕資本業務,加快培育綜合定價能力,提升市場風險管理能力,滿足企業多元化金融需求。
原文鏈接:http://www.cnstock.com/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