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3-05-28 10:15:42
每經記者杜冉樂劉林鵬發自蘭州、成都
蘭州城北,經過短暫的沉寂,挖掘機的轟鳴聲又響徹山谷。
久困于“兩山夾一河”的蘭州,掄起了開山巨斧,試圖再造一個蘭州城,這個項目官方稱之為“蘭州市低丘緩坡溝壑等未利用地綜合開發項目”,目前包括兩個項目,分別由太平洋建設集團和碧桂園負責,總投資達數百億元。
這場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去年10月26日開工,因太平洋建設集團首席顧問嚴介和拋出“半年推掉700座荒山”的言論而備受關注,沒想到,卻在今年4月24日突然被蘭州市委市政府責令停工整頓。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趕赴蘭州實地調查發現,該項目已經逐步復工。不過,5月下旬來自蘭州市國土資源局的一份緊急請示上報蘭州市政府,列舉了該項目仍存在項目立項、環境影響評價、林地報批、土地征收報批等前置工作未完成的硬傷。
記者調查發現,該項目至今未能立項,只因當地國土部門和發改委都互相“謙讓”,稱自己沒有權限給該項目立項。
叫停后工程又獲準復工
2012年10月26日,這場聲勢浩大的削山造地工程正式開工。“我們把兩年半的工期縮短至6個月,趕在明年春天沙塵天氣到來之前,將這25平方公里推成一馬平川。”太平洋建設集團首席顧問嚴介和曾信誓旦旦地表示。
然而,6個月工期結束前2天,即今年4月24日,蘭州市下發《進一步加強城市揚塵污染控制的通知》,包括上述項目在內的多個項目暫停施工,落實防塵降塵措施。
不過,對當地政府和施工方來說,都不愿看到停工。記者實地調查發現,該項目已悄然復工。
5月18日下午4時,碧桂園的工程現場一片繁忙,挖土機與拉土的卡車不間斷地轟鳴,周邊還有成片綠油油的果園。據當地媒體報道,4月23日,碧桂園已拿下該片區的800多畝土地,拿地成本僅10萬元/畝。
一名在果園附近放羊的白道坪村村民告訴記者,政府要向他們支付20萬元補償費,目前已兌現16.3萬元,不過荒山部分不在這筆錢里。
在太平洋建設集團的工地,一名工人說,項目建設指揮部就在南面的山上,主要的施工作業面也在那里。不過上山只有一條路,入口處還有保安執勤。趁保安不注意,記者攔了一輛上山的工程車到達山上。
放眼望去,方圓三四里散布著許多工程機械。尤其是那些海拔較高的山頭半腰處,還隱藏著不少熄了火的挖土機。
一名挖土機師傅說,他們與太平洋建設集團簽訂的合同是一個月3萬元工錢,“對方老是拖拖拉拉,結不了賬。”
在工地西北角的一個山頭,這里已復工作業,3臺挖機同時開工,黃土沿著斜坡往下堆積,塵土四起。
太平洋建設集團蘭州新城項目建設指揮部財務中心的張主任向記者確認,公司已接到復工令。
“相關部門去看了以后,形成了驗收的東西,而不是偷偷干的,我們下了通知以后,他們才復工的。”蘭州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李長江告訴記者,在挖掘機挖土的每個工作面上,都用巨型噴霧器來降塵。
削山造地為何不利用省內的城投平臺呢?“蘭州市城投沒錢呀,它在修路、修橋等基礎設施上資金緊張得很,都需要銀行貸款。”李長江表示。
有硬傷國土局建議再停
盡管當地有關部門批準了復工,但這項工程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今年5月18日,中央電視臺也對該項目進行了報道,質疑該項目工程開工前未作環評。
5月19日,蘭州市國土資源局向蘭州市政府上報了《關于低丘緩坡溝壑等未利用地綜合開發利用試點工作相關問題的緊急請示》(以下簡稱《緊急請示》),這份文件承認,該項目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在未完成報批手續的情況下,太平洋建設集團和碧桂園建設項目已經開工,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硬傷”。
《緊急請示》特別提到,因央視對項目環境影響進行了報道,對項目建設造成不利影響,為了使該項目順利實施,“不至于因手續不完善而成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建議項目在各項手續完成前,先暫停施工。
這份文件中提出的“硬傷”之一,就是項目實施方案的報批還未完成。根據國土部和甘肅省國土廳相關要求,該項目應由項目實施單位在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環境影響評價、水土流失評價等基礎工作的前提下,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報甘肅省國土廳批準實施。
蘭州市國土廳表示,目前已完成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但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流失評價工作尚未完成,因此希望市政府責成有關部門盡快完成,以便達到報批要求。
“項目環評已經出來,正在上報批準。”近日,李長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需經環境保護部門審查批準后,建設項目方可開工建設。
“先開工后環評?現在我們環評都已做好了。當然了,要嚴格按照程序去辦,那是對的。不過,既然這個工程是試點項目,也沒有現有的規定說必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程序要辦到哪一步。”李長江說。
參與該項目環評工作的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副所長李丁告訴記者,環評包括兩項,一個是規劃環評,一個是項目環評。對于規劃環評,政府是必須要做的。后期引入的項目,應該是建設單位與政府找第三方來完成的。
“規劃環評的具體任務就是對規劃區及其影響的范圍進行環評,”李丁表示,“目前還在公示中,公示結束后,馬上就會進行后續的評估。”
最大硬傷:仍未立項
《緊急請示》中提出的最大一個硬傷是,這個耗資數百億元的重大項目,到目前還未正式立項。
從文件中可以看出,未能立項的原因是,國土部門和當地發改委互相“謙讓”。蘭州市國土局稱,該部門多次與蘭州市發改委銜接,對方均以“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應由國土部門立項為由”拒不立項。
蘭州市國土局認為,該項目與平常的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有本質的區別”,并引用陜西延安的情況說,“延安市未利用地開發項目與我市相同,就是由陜西省發改委批準立項。”因此,建議市政府責成市發改委盡快對該項目立項。
5月24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蘭州市發改委辦公室,一位負責人表示對此事并不知情。
“我們市發改委沒有權限來批。”蘭州市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蘭州市發改委已把這個項目報到甘肅省發改委,省發改委認為也沒有這個權限來批,就不予備案,而國土部門認為這個權限在發改委,“現在省里正在開會準備制定一個實施辦法。”
《緊急請示》提出的另一個“硬傷”,就是林地的認定和報批,因為“試驗區內現狀地類的認定方案,國土部門和林地部門意見不一致”。
該文件稱,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試驗區內林地僅占2.84%,但根據林業部門的統計,試驗區內80%以上為林地。
國家林業局曾專門向甘肅省政府發函,要求加強林地保護,堅決杜絕借“低丘緩坡溝壑等未利用地綜合開發利用”之名毀壞林地違法行為的發生。
因此,林地的認定和報批成為一個關鍵,蘭州市國土資源局建議蘭州市政府協調甘肅省林業廳對林地進行認定和報批。
蘭州市林業局辦公室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牽扯國土資源的由國土局來管,涉及森林資源的由林業局管理,兩部門有協作,林業局有個專門的業務處室負責跟國土部門進行銜接。“國土部門將工程的合法手續辦理下來,林業部門以監管職責到現場去監督,來確定合法的界限。”
《緊急請示》還提到土地征收報批問題,建議市政府責成項目所在區縣,全面啟動項目區內集體用地的征收工作,并按程序對涉及農民的土地進行報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