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智公造城”需兼顧生態平衡

2013-05-29 01:18:08

不管技術與現實條件如何,“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表面上反映的是地方政府經濟發展的決心,實則與新型城鎮化要旨背道而馳。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項崢(經濟學博士)

久困于“兩山夾一河”的蘭州,掄起了開山巨斧,試圖推掉700個山頭再造一座蘭州新城,其豪情壯志堪稱現代“智公”。過去愚公移山,依靠的是最原始的勞動工具,形象的比喻,“勞動基本靠手,運輸基本靠走”,真正考驗的是愚公的恒久之心。現在,“智公造城”,有了現代建筑領域的高端技術和大型機械設備,瞬間可以平掉一個山頭,但要綜合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真正需要考驗的是綜合生態環境治理智慧。

過去,我們推崇“人定勝天”,相信人的主觀創造能力。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我們經過百折不撓的堅持與拼搏,創造出一個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社會,印證了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中,人大體要處于一個主動、從容的地位。但也不容忽視,人類的活動,給我們生存與發展的地球留下了不可逆轉、不可磨滅的痕跡。生態環境的惡化,溫室氣體效應,空氣與水的污染,經過常年的積累,已經出現質的飛躍。我們曾經熟悉的環境,正日益惡化,面目全非,而生態環境已經極度脆弱。這種教訓在全球、在中國、在蘭州都有切膚感受。

在水資源并不豐富的蘭州,長期面臨著干旱的威脅。而對綠色與生態的渴望,已經成為全體蘭州人民的共同夢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蘭州人民在全國曾創造 “背冰上山植樹造林”的奇跡,如今蘭州南北兩座山已基本綠化了。

可見,在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既要加強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滿足人們對美好環境的期盼,又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增長質量的提升,努力建設現代化城市,已經成為地方政府是否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標尺。但遺憾的是,過去的開發區熱,已經蔓延成為部分地方政府的 “造城運動”。不管技術與現實條件如何,“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表面上反映的是地方政府經濟發展的決心,實則與新型城鎮化要旨背道而馳。

推進城鎮化,并不是簡單的造城運動,農業人口有序轉移是關鍵。即使把山推掉,把溝填平,城市高樓拔地而起,若沒有產業的支撐,農民進城沒有收入,那就成了“空城”。而原有生態環境的破壞,在短期內沒有可能再恢復。所謂“削山、填溝、造地、建城”,目的就是建城,而不是要真正實現生態建設文明。 從本質上說,部分地方政府熱衷于“造城運動”,仍然是過去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的延續,是以土地為中心政府經濟治理的集中體現。為什么要造城?因為土地出讓可帶來收入,可以在短期內增加GDP,而全然不顧資金的約束、產業的發展以及生態的保護。這種情況表明,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任務十分艱巨,固有、傳統與落后的意識仍占據一定的主導地位。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可見,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因此,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現代“智公造城”,要更加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