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9 01:18:10
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開始在新加坡市場為銀行同業提供人民幣清算業務,這是在繼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之后,又一個開始啟動人民幣清算的市場。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離不開離岸市場的不斷發展。
5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開始在新加坡市場為銀行同業提供人民幣清算業務,這是在繼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之后,又一個開始啟動人民幣清算的市場。同日,匯豐和渣打兩大銀行在新加坡市場發行了當地的首批人民幣債券。在人民幣匯率36天16次創下匯改以來新高的大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進,似乎已經暗示了決策層的態度。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加坡正式開展人民幣清算業務有利于當地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同時也會和中國香港地區形成競爭,“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也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新加坡具有獨特優勢/
今年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指定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為人民幣清算銀行。工行在清算業務啟動在5月27日當天,共計完成53筆清算業務,金額約16.14億元人民幣。
也就在當日,渣打銀行宣布發行10億元人民幣新加坡離岸人民幣債券,該三年期人民幣債券收益率為2.625%;匯豐銀行也宣布發行5億元人民幣點心債,該兩年期人民幣債券收益率為2.25%。
星展銀行經濟師周洪禮在此前的報告中表示,作為亞洲第二大外匯交易中心,許多跨國企業在新加坡建立了自己的海外財資管理中心,以及離岸交易業務。建立清算機制之后,人民幣資金的跨境流動將更加透明,市場對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信心也會增加,這將鼓勵更多的企業和銀行參與市場,從而豐富人民幣投資產品種類。
業內人士認為,新加坡在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方面,將更多的利用其當地的優勢推動金融產品發展。
據媒體報道,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此前也有過類似的表示,他表示新加坡將致力于促進企業與投資者籌集人民幣資金,支持離岸人民幣與亞洲當地貨幣市場相融合,并愿為新的人民幣金融產品充當試點。新加坡金融業在開發外匯和衍生產品方面具備專長,可根據亞洲市場參與者的個性化需求,開發人民幣資金市場工具。
劉利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加坡在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方面有很大的優勢,新加坡屬于東盟的樞紐,而且現在有了清算銀行,將可以形成較大的人民幣資金池;另一方面,新加坡的金融體系發達,有很多的大宗商品交易所,也有很多銀行總部,有很好的金融基礎。他認為,這些條件給新加坡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兩大中心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同樣處于亞洲,新加坡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則必然面對其和中國香港的比較。
劉利剛認為,新加坡和中國香港都是亞洲的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政府比較超前的規劃,而且借助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則必然和后者形成競爭。
香港發展人民幣業務從2009年開始有了較大的發展,目前也有了離岸人民幣債券以及人民幣黃金ETF等產品,但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香港的人民幣產品仍然并不算豐富,投資出路不多。而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卻必然離不開產品的豐富。
香港金管局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已經達到6681億元,而當月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為3408億元人民幣。
“現在中國香港地區有了很多人民幣存款,而新加坡才剛開始,但是新加坡也有自己的優勢。”劉利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但也有觀點認為,新加坡離岸市場的發展并不會對中國香港地區造成太大影響,星展銀行經濟師周洪禮此前表示,考慮到中國香港地區在參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方面已先行8年,市場已經相當成熟。香港作為內地最重要的轉港口,處理超過80%的人民幣支付。因此,香港擁有大部分來自內地的人民幣存款。
劉利剛表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會加速人民幣在海外的流通,人民幣海外流通增加后,很多的貿易可以用人民幣來結算。而隨著債市的發展,企業也可以發行人民幣債券,人民幣也可以變成融資貨幣,這些都對人民幣國際化有推動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