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9 01:18:11
在4月1日至5月27日的36個交易日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16次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并在5月24日一舉升破6.19關口。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人民幣最近一輪令人目不暇接的升值行情,讓很多市場人士迷惑不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4月1日至5月27日的36個交易日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16次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并在5月24日一舉升破6.19關口。
自內而外看,諸多相互矛盾的因素交織,也讓人民幣的快速升值動作變得撲朔迷離。
升值原因看法現分歧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27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811,較前一交易日上漲56個基點,連續兩個交易日上行。這是本月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第第6次刷新匯改以來高點。年初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1.72%,超過去年1.03%的全年升值幅度。
因人民幣中間價由央行制定發布,升值很難不被理解為是央行有意為之。而升值對外貿出口帶來的弊端顯然已讓位于另外一種考慮。那么,是何原因讓央行選擇人民幣持續升值?
莫尼塔投資報告認為,各國央行紛紛降息,其貨幣應聲貶值。因房價的掣肘,中國央行通過降息刺激經濟的風險過高。中外息差的擴大,為人民幣升值提供了強勁動力。同時,為維持較為寬松的流動性且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央行通過中間價引導升值。
然而這個邏輯也有不通之處。招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熱錢流入已對經濟整體的流動性、資產價格和貨幣政策調控形成了干擾,“資金流入流出是正常的,不會為了把熱錢留在國內而持續升值預期。”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為匯改鋪路?
央行副行長易綱日前曾表示,“人民幣匯率將更加以市場為導向,近期央行將進一步上調匯率波動區間”。
市場有分析認為,人民幣近期的快速升值,正是為了匯率市場化改革,人民銀行擴大中間價波幅做準備。
2012年4月16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0.5%擴大到1%。從即期匯率來看,人民幣波幅區間擴大后,2012年即期匯率相對中間價的日間最大波幅全年日均為0.55%。
劉東亮認為,匯改的核心并不在于中間價波幅擴大,如果升值預期一直存在,即使波幅擴大到2%,人民幣價格還會貼著漲停走。匯改最核心的問題是怎樣找到均衡匯率,將定價權交給市場,通過交易里得到的價格才是真實的。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5月28日撰文稱,當前匯改最緊要的不是在擴大波幅等技術細節上做文章,而應首先注重實現貿易平衡和國際收支平衡,在解決了外匯市場長期存在的供求失衡后,逐步放松實需交易要求,以促進外匯市場走向成熟。盡管對匯改布局存在爭議,但包括易綱的言論在內,監管層露出的口風顯示擴大中間價波幅仍是最有可能的一項改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