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31 01:33:39
監管部門主要對乘客使用手機叫車軟件預約出租汽車過程中,私下與出租汽車駕駛員預約加價的行為不予認可。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齊文婷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齊文婷 發自深圳
隨著移動互聯網迅速普及,打車軟件成為創業者和資金瞄準的新領域,短時間內涌現出嘀嘀打車、搖搖招車、快的打車、打車小秘、易打車等數十款軟件。據媒體報道,嘀嘀打車獲得過騰訊1000萬美元投資;搖搖招車獲得過紅杉數百萬美元投資;快的打車獲得了阿里巴巴數百萬元融資;易到用車累計獲得2500萬美元的融資……
超過100萬輛出租車的 “空駛時間”,成為打車軟件正在挖掘的金礦,但這也造就了一個“監管難題”。
在資金瘋狂涌向這一創業熱點的同時,來自政府監管部門的聲音卻造就了這個行業“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局面。監管部門主要對乘客使用手機叫車軟件預約出租汽車過程中,私下與出租汽車駕駛員預約加價的行為不予認可。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各地監管部門不斷喊話,但打車軟件迎合了市場剛性需求,行業前景依舊值得看好。
打車軟件剛需旺盛/
擁堵的城市交通使越來越多的人面臨“打車難”的困擾。社科院發布的2012年公共服務藍皮書顯示,53.77%的人打車需要等10分鐘以上,這一現象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尤為突出。
根據易到用車副總裁楊蕓提供的調研數據,目前國內出租車的空駛率達到40%左右。這就造成在高峰時段乘客打不到車,而閑時出租車司機又拉不到客。
有出租車司機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出租車平均每天在路上跑400公里,其中有八分之一的時間是空駛,打車軟件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此外,高峰時期接一些愿意“加價”的乘客,也可以提高收入。
由于迎合了出租車、乘客買賣雙方的剛性需求,打車軟件實現了迅速擴張。快的打車COO趙冬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旗下的打車軟件已經實現覆蓋50萬普通用戶和10萬出租車司機,并且覆蓋了全國11個主要城市。其中,3月以來新增的城市就有7、8個,足見其擴張之快。
據統計,嘀嘀打車、搖搖招車等主流打車軟件的裝機量也超過了40萬。
據悉,目前打車軟件主要的推廣重點是出租車司機群體。在一些城市出租車司機休息、聚集的地方,這些打車的推廣員會使用各種手段將司機納入已方陣營。他們幫助司機們下載軟件、講解使用方法,并贈送手機支架、專屬名片、掛飾等禮品。
為了迅速擴張,一些打車軟件甚至免費送手機、平板電腦給司機,或是按月發放補貼,如果司機能推薦乘客下載軟件,還將獲得額外獎勵,這些對于出租車司機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此前,一張在微博上廣為流傳的照片顯示,一個上海出租車司機車內擁有4個移動終端,共計裝有十幾個叫車應用,車內擁有無線Wifi環境,以及一個擴音器。司機表示,裝了這些設備后日增收入150元,節約油費50元,獲各種應用終端獎勵月均2000元。
目前,打車軟件主要適應于蘋果、安卓兩大智能應用平臺。用戶下載、安裝后,軟件會自動進行位置定位。用戶進入主界面后,輸入出發地、目的地和用車時間后,再確認下單。
隨后,這些信息會發送到使用軟件的出租車司機的手機客戶端中。附近司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接收這些訂單信息,如果認為合適再接單,隨后司機和乘客將在約好的出發地會合。
監管部門并不待見/
事實上,不少打車軟件都有“加價”功能。例如,某打車軟件給出的“加價”選項分別是5元、10元和20元。
簡單地說,打車軟件可以幫助用戶實現“智能化排隊”,解決打車難的問題,同時也幫助出租車司機降低空車率、并且能夠提高他們的收入。
雖然消費者和司機都樂于安裝這些新奇的軟件,但政府監管部門對此卻并不樂見。
此前,上海市交通運輸和港口管理局對外表示,乘客使用手機軟件預約出租汽車服務,創新了出租汽車預約服務方式,在行業內值得借鑒,并將制定相關措施予以規范。但對乘客使用手機叫車軟件預約出租汽車過程中,私下與出租汽車駕駛員預約加價的行為不予認可。
4月17日,武漢市交通局客管處通過其官方網站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各出租車企業對使用加價打車軟件的駕駛員進行監管,督促他們嚴格執行物價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
近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客運交通管理局發布了 《關于加強手機召車軟件監管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企業“立即開展自查自糾,全面排查駕駛員隊伍,對已經安裝手機召車軟件的駕駛員必須責令卸載,不得繼續使用。如果有繼續安裝使用的,將按不誠信經營記入駕駛員檔案,并列入量化考評。”
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日前表示,將盡快推出規范出租行業電召服務有關實施辦法,對發現存在嚴重擾序的公司將清除。電召公司不得為非運營車輛提供電召服務,不得進行私自抬價、惡性競爭等擾序行為。
對此,《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各地緊急叫停召車軟件的做法,體現了以“禁”為主的管理,相對“簡單粗暴”。不僅有惰政之嫌,更容易使得這個有著很大市場需求的新服務被迫轉入“地下”,給未來增添更高的治理成本。
業內看好行業前景/
雖然各地監管部門不斷喊話,但這些聲音卻顯得 “雷聲大雨點小”。5月25日,“嘀嘀打車”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消息稱,目前除深圳外,該公司未接到其他地方主管部門的叫停信息。
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國內主要城市中,只有深圳一市明確規定禁止出租車司機安裝打車軟件,地方政府在這一領域的監管將很難見效。
“手機是私人物品,個人隱私受到國家法律保護。地方監管部門不可能去一個個查司機的手機,更不可能去刪除消費者手機里的軟件,而這一塊市場又有巨大的剛性需求,所以我們對未來非常樂觀。”該業內人士說。
雖然受到資本和市場的熱捧,但打車軟件還是受到多方質疑。
有觀點認為,打車軟件的泛濫,會使得“黑的”更加猖獗,不僅加大了主管部門的監管難度,也可能使消費者落入陷阱。
對此,趙冬表示,打車軟件通過加強自律完全可以規避這一風險。例如,快的打車在審核出租車司機身份時,采用嚴格的錄入程序,司機需要提供本身真實身份信息,并將駕使證、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資格證等證件拍照上傳,此外公司還有專人對司機進行電話信息核實。
也有觀點認為,大量打車軟件的出現,會給出租車司機“挑活”接客的選擇權,從而使得普通消費者更加難以打到車。
趙冬告訴記者,在非出行高峰時段,消費者沒有必要加價打車,因為路上的空車很多。一般需要加價的,都是在擁堵路段的高峰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路面之所以沒有空車,是因為很多司機都會避開堵車路段、繞道行駛。通過加價叫車,消費者是將本來不在這一路段的出租車召來,因此并不存在“不公平”以及“被搶車”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