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壽險大打收益牌 規模誘惑壓倒“回歸保障”

2013-06-05 01:31:0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固定收益”、“保本”、“預期年化收益5%以上”……在市場整體低迷的背景下,理財型保險產品再次成為保險公司沖規模的主力軍。而其相對激進的營銷手法也引發了業內的高度關注。

5月29日至5月31日,光大銀行的官網推出了 “光大永明光明財富1號年金保險(萬能型)”,其期限為12個月,打出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0%。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泰康人壽也在淘寶上推出了一款萬能險產品“旺財1號”,其預期年化結算利率為5.15%,并計劃于6月8日在淘寶上進行全面推廣。

“最近熱賣的一些保險,保障并不多,而在包裝上卻越來越接近銀行理財產品”,對于行業的這些現象,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事實上,近期在保險市場上大力推廣這種高收益產品的不在少數,各家保險公司都大打 “收益牌”。在這種狀況下,昔日倡導的壽險業回歸保障正在為沖刺保費規模讓路。

高收益萬能險熱銷/

5月29日至5月31日,光大銀行官方網站推出了 “光大永明光明財富1號年金保險(萬能型)”,起點金額為1萬元,期限12個月,預期年化收益5.0%。據光大銀行的客服人員介紹,購買該產品后如果客戶在第一年退保的話,要扣除個人賬戶價值的10%,在保險責任方面,如果被保險人身故的話,按身故時個人賬戶價值給付保險金。

據了解,該產品實質上是一款萬能險產品,其計劃的發行規模是22億元,從5月29日開始至5月31日結束,截至5月30日17時20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光大銀行官網顯示,其剩余額度為21.0753億元,粗略估計該產品在光大銀行官網三天的銷售額可能超過1億元。

光大永明人壽內部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雖然并未透露其銷量,但也坦言,該產品的銷售比較火。

事實上,最近市場上推出這類產品的保險公司不在少數。如新華保險(601336,SH)也推出了精選一號(萬能型)產品,來自該公司官網的信息顯示,從該產品今年3月份第一次公布結算利率起,截至目前一直維持在5.25%的水平。

而在最近泰康人壽也在淘寶網推出了一款名為旺財一號的萬能險產品,其預期的投資收益為5.15%。

由于這類產品預期收益比較高,其銷量也非常好,據新華保險的營銷員張女士透露,他們現在銷量最好的產品就是精選一號和精選二號了。而對于銷售火爆的原因,張女士坦言,現在銷量最好的保險產品還是理財類保險產品,人們對保障類產品的興趣還是不大。

事實上,這些產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高收益,而保障極低。如光大銀行官網推出的光大永明人壽的財富一號就是典型的例子,據光大銀行的工作人員介紹,其保障也就是身故時給付個人保單賬戶價值。

而泰康人壽的旺財一號其保障也只是客戶身故的時候,給付保單賬戶價值的105%。

此外,最近保險公司大力推廣的高收益產品中有部分是與資產管理項目掛鉤的。新華保險對精選一號、精選二號的宣傳就是這樣一款資產導向型產品。據其工作人員介紹,這兩個產品的保費有固定的投資項目,投資特定的金融產品。而泰康人壽在淘寶網回答客戶針對旺財一號的預期收益能不能保證的問題時表示,“旺財一號所對應的資產項目收益率基本上就是5.15%”。

險企稱對收益有信心/

事實上,最近保險公司推出的如光大永明的財富一號其預期收益為5.0%,新華保險的精選一號、精選二號目前公布的收益為5.25%,泰康人壽推出的旺財一號其預期收益為5.15%。

這些毫無疑問都是“高收益”產品,而且都有一個共同的產品稱號——萬能險。

事實上,在2008年,保險公司的萬能險結算利率為5%、6%的比較多,但幾年之后,能達到5%的已經非常少,大多數萬能險產品基本是3%~4%的樣子。那么這些產品的投資收益能達到宣傳的那么高嗎?

泰康人壽在淘寶官方旗艦店解答“預期收益率(5.15%)能否保證”的問題時表示,“法規規定我們不能保證實際收益,只能提供預期收益,但旺財1號所對應的資產項目收益率基本上就是5.15%”。

泰康人壽一位不愿具名的內部人士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也表現出了她對這類產品的信心。她透露,泰康人壽這次推出的旺財一號是與基礎設施債權項目掛鉤的一個產品,屬于泰康資產管理公司的一個資產項目。她認為,5.15%的預期收益是可以實現的。

某險企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人士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坦言,萬能險保底收益是2.5%,超過2.5%的部分是有風險的,保險公司能承諾5%的高收益,那么就要看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了,承諾這么高,關鍵在怎么來實現。據他了解,新華保險這款產品(預期收益率5.25%)是與資產管理項目有關的一個萬能險產品,當時簽的那個資產管理項目的投資收益就在6%以上,所以5點多的收益應該是可以實現。這類產品基本上都是先有資產管理項目,鎖定了產品,然后再來開發保險產品銷售給客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項目基本上都是有擔保的,其整體的投資收益也還可以,只要不發生大問題,一般情況下其收益還是可以實現的。

據了解,光大永明的這款萬能險產品暫時并沒有與資產管理項目掛鉤,而是一款普通的萬能險產品。即便是如此,光大永明的內部人士也對其充滿信心,認為5%的預期收益是可以達到的。

業內人士看法不一/

對于理財型保險產品的大行其道,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為了沖規模,實際含金量不高,給保險公司帶來的實際價值并不大。”一些業內人士更坦言,保險理財產品大行其道,與近幾年保險行業所倡導的回歸保障有所偏離,是在走粗放式經營發展的老路。

不過,另外一些業內人士則認為,在今年滿期給付壓力大,市場環境不好的前提下,“保費規模大有助于緩解滿期給付高峰所帶來的現金流壓力。”

而事實上,對于該如何回歸保障,近來一些業內人士也有不同看法。如光大永明人壽的董事長解植春對于回歸保障有著自己看法,他在此前的《保險萬言書 倡言推進費率改革》一文中認為,要擴充保險業態的內涵,改變過去把保險業的轉型發展簡單等同于回歸保險保障,甚至回歸傳統險業務的慣性思維?;貧w保障應該是保險業轉型發展的主要內容,但不應成為全部內容和唯一路徑。回歸主業,回歸傳統保險保障產品沒有錯,但過分夸大了保險業與金融業的區別,從而否定兩者的共性和相容性,最終會使整個保險行業越干越小,同整個金融市場的關系越拉越遠。

記者觀察

險企應加強信息披露 消費者需理性購險

隨著保監會一系列投資新政出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廣泛開發資產管理項目,這對于提升保險資產投資收益率作用明顯。

而現在市場上涌現了一些與資本項目掛鉤的創新型保險產品,這是一件好事。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相關的信息披露仍有待加強。

比如,一些產品說其“投資特定的金融產品”,那究竟投資什么樣的金融產品?這個產品的風險如何?都沒有在保險合同條款中注明。如泰康人壽的“旺財一號”所對應的“資產項目”,項目是什么并沒有在其“產品說明書”和“合同條款”中進行披露。

作為創新型保險產品,或許會有各種問題,但消費者應該有知情權。比如去銀行網點買一個理財產品,這個理財產品投向、風險情況都會有明確的說明,因此保險公司有必要向消費者如實地進行上述信息披露。

同時對于消費者而言,這類產品對應的資產管理項目,面對的是一種特殊的金融產品,消費者不可盲目地追求高收益,而是要衡量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購買這類產品時要充分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理性購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