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5月信貸萎縮 下半年或略有松動

2013-06-13 01:24:4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并不是我們不愿意多放貸款,而是合適的客戶越來越少。”一家國有商業銀行南部地區一位分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實體經濟復蘇緩慢,許多企業經營受到影響,銀行在挑選客戶時也更多地考量風險因素。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M2余額為104.21萬億元,同比增長15.8%,5月社會融資總量為1.19萬億元,較上月回落5763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24億元。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為6674億元,較上月回落1255億,較去年同期回落1258億。

有效需求不足

5月的經濟數據顯示,工業增加值、投資和進出口均有所下滑。今年以來,連續數月的大規模信貸投放尚未起到足夠的效果,銀行的謹慎不是沒有道理。

5月份的信貸組成結構也可以說明這一點,在當月人民幣貸款新增額中,私人部分的貸款增加超過了企業,而在企業貸款中,中長期貸款的增長依舊乏力,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占對公貸款的50.9%,而4月這一數據為41.6%。

數據顯示,當月住戶貸款增加382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53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292億元;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285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7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455億元,票據融資增加844億元。

此外,盡管5月M2增幅較上月有所回落,但仍遠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也高于央行的13%的增長目標,實際上,今年前5月信貸投放總量為約為4.21萬億,如全年信貸投放目標為8.5萬億,已占全年信貸投放目標量的49.6%,與去年同期的48.0%相比幾乎持平。

“5月新增信貸較4月下降、外管局監管加強導致熱錢流入回落、以及5月凈回籠現金1258億共同作用使M2同比較4月有所回落,但總量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宏源證券分析師鄧海清認為,M2~M1同比剪刀差擴大,顯示企業微觀主體活躍度仍不夠強,總體經濟仍處于溫和偏弱復蘇階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由于有效需求不足,5月份增加的存款也并未對拉動貸款起到更多作用,5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48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2768億元。

多層監管致融資萎縮

社會融資規模在5月份也出現了環比回落,其中新增外幣貸款較上月下降490億元,新增信托貸款下降961億元、其中票據業務量的增長出現逆轉,5月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凈減少1124億元,而4月則是增加2209億元。

鄧海清認為,這三項數據變化對應的原因分別為,外管局監管加強外匯存貸比超標調控、“8號文”對信托理財產品的限制作用持續、5月票據貼現利率觸底反彈。

而這些監管因素在未來的影響力并不會減弱。據媒體報道,近期銀監會下發《關于排查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違規票據業務的通知》,重點檢查貼現資產和負債、買入返售和賣出回購票據發生額較大的機構,以及與商業銀行互為對手大量交易的票據業務。

央行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同比多增4381億,在社會融資總量中的占比達到10.9%,同比高4.9個百分點。

中債資信認為,監管套利的空間被壓縮,銀行信貸額度趨緊,短期內或將導致貸款利率和票據貼現利率小幅上升。票據貼現一向被業內認為是短期貸款的良好替代品。在嚴管之下,商業銀行騰挪信貸額度的途徑更少,受制于有限的信貸資源,短期貸款利率或將上浮。

下半年信貸政策或松動

端午節前,銀行資金面壓力巨大,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市資金價格持續飆升。隨著季末臨近,外匯占款回落預期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資金面緊張的局面可能在短期內很難緩解。另一方面,物價壓力在5月份進一步緩解,這使得市場出現貨幣政策調控寬松的預期。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CPI為2.1%,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PPI數據則同比下降2.9%,環比下降0.6%,顯示通脹壓力有所緩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M2數據以及信貸投放增量來看,貨幣供給端是充足的。廣發證券認為,考慮到今年央行貨幣政策更多地強調“控通脹”,因此,在CPI仍處于低位徘徊的階段,央行穩健的貨幣政策仍將繼續。

考慮到社會融資總額傳導到實際經濟中遇到的問題,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認為,官方報告的非銀行融資規模能夠拉動經濟增長的力度小于許多人的想象,也小于銀行貸款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鑒于目前增長比較低迷,通脹明顯低于預期目標,下半年信貸政策有略微松動的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