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7 01:06:31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宋雙
每經實習記者 宋雙
近期,基金公司大股東似乎涌現出一波股權增持潮,其中有從交易所買回股權者,也有前期增持并于近期獲批者,湊在一起甚是熱鬧。
當然,這也響應了管理層放開內資基金公司49%持股上限的新規(guī)。不過,市場都說基金牌照不再是“稀罕物”,各大股東如此 “敝帚自珍”又是為何?股權越發(fā)集中之后,基金公司是否會徹底成為股東 “傀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您探尋究竟。
潮起 大股東謀求絕對控股地位
自從內資基金公司主要股東49%持股上限放開之后,部分大股東即積極行動,增持其參股基金公司,謀求對后者的絕對控股。
目前已有3家內資基金公司大股東增持通過證監(jiān)會批準,分別是東北證券控股東方基金,中鐵信托控股寶盈基金,吉林省信托控股天治基金。
東北證券于去年11月16日受讓中輝國華所持有的東方基金18%股權,今年1月正式獲批,亦成為放開持股上限之后,第一位主動升級為內資基金公司控股股東的原大股東。目前東方基金的股權結構為:東北證券64%、渤海國際信托18%、河北省國有資產控股運營有限公司18%。
天治基金第一大股東吉林省信托亦完成對其絕對控股,今年5月,吉林省信托受讓吉林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有的天治基金12.5%股權。交易完成后,天治基金的股權結構為吉林省信托61.25%、吉林森工38.75%。
寶盈基金股權轉讓也將于本月解決。成都工業(y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寶盈基金26%股權轉讓給中鐵信托,寶盈基金股權結構變動為中鐵信托75%、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25%。始于2010年的寶盈基金股權“代持門”也將宣告終結。
而招商銀行控股招商基金的過程則略有不同。
招商基金原為合資公司,招商銀行、招商證券、荷蘭投資平分股權。去年10月外資股東方荷蘭投資的退出,迫使招商銀行與招商證券聯手接盤,招商銀行受讓21.6%股權后成為招商基金第一大股東。這一變動于今年6月4日終于獲批,招商基金股權變更為招商銀行55%、招商證券45%。
中信證券控股華夏基金的糾葛則更為特殊。
中信證券在2007年實現對華夏基金的絕對控股后,歷時3年多才將“一參一控”完全解決。而由于外資股東POWERCORPORATIONOFCANADA的參股,華夏基金亦于2011年變身為合資基金公司,不再受到內資基金公司49%持股上限的限制。這使得即便沒有新規(guī),中信證券亦能重新控股華夏基金。今年4月23日,無錫國聯將其持有的華夏基金10%股權掛牌轉讓,中信證券作為唯一一家舉牌公司將其拿下。目前這一受讓尚待證監(jiān)會批準,但中信證券再次絕對控股華夏基金的愿望可期。
業(yè)績 圖利潤并表 謀求非公募業(yè)務
當基金牌照不再是稀缺資源的今天,大股東仍選擇不斷增持,或有其不同尋常之處。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有些大股東本來就想控股基金公司,但受制于49%的上限,因此放開后便立刻行動。還有一部分是出于中長期發(fā)展策略的考慮,基金公司非公募業(yè)務的蓬勃發(fā)展已昭示了其潛力,而目前市場上基金公司股東主要來自于券商、銀行和信托三大派別,其與基金公司可開展的合作還有很多。
可以看到,在49%上限尚未放開之前,已有中信證券、中鐵信托“鋌而走險”,持股華夏基金、寶盈基金超上限,被證監(jiān)會處罰整改。
而這誘惑之一便是財務并表。
中信證券對絕對控股華夏基金有著超乎想象的執(zhí)著,在曾經的并表時期,華夏基金亦為中信證券貢獻良多。當2012年不再絕對控股華夏基金之后,中信證券當年年報顯示,營收、凈利潤分別同比大降53.29%、66.31%。年報亦坦承主要原因是“2011年處置了華夏基金股權并取得了收益,且2012年度不再將華夏基金納入合并范圍”。這也是繼2008年之后,近五年中信證券凈利第二次同比下滑。不過,華夏基金凈利潤卻已連續(xù)五年下滑:2008~2012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2.24億元、11.08億元、10.06億元、6.67億元、6.03億元。
實際上,由于基金公司依靠管理費的收入性質,除非規(guī)模低于盈虧點100億份,無關市場行情,幾乎均能旱澇保收。
數據顯示,2008~2012年,東方基金凈利潤分別為816.97萬元、2885.04萬元、3008.22萬元、-1184.55萬元和116.53萬元,而其控股股東東北證券同時持有銀華基金21%股份,受制于規(guī)模不同,相比之下其凈利潤遠高于東方基金,銀華基金近五年凈利潤均在2億元至3億元之間。
招商基金近五年凈利潤分別為2.41億元、1.41億元、1.63億元、1.71億元、1.38億元。不過,業(yè)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吸引招商銀行和招商證券接盤的原因,更多是著眼于招商基金子公司招商財富的非公募業(yè)務。日前,招商基金總經理許小松在中國基金業(yè)協會年會上發(fā)言稱,“如今銀行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必須借助和非銀金融機構的合作才能完成這一任務。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銀行這個金融航母會游離出大量的業(yè)務機會,這就是中國式影子銀行的巨大機遇,也是招商財富這樣的類信托機構所面臨的巨大歷史機遇”。其同時提到渠道優(yōu)勢,表示“招商財富成立后,招商銀行在各項業(yè)務上支持都很大。這一方面源于天然的股權關系,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招商銀行確實需要這樣一個平臺來協助業(yè)務發(fā)展與轉型”。資料顯示,招商財富成立于今年2月份,不到4個月已成立產品超過30只、實現資產管理規(guī)模150億,全業(yè)務收入逾3000萬元。
人事 高層未遭大規(guī)模“清洗”
之前有媒體調查顯示,多數基金公司認為股東方干預過多。而隨著大股東的不斷增持,這種情況是否會越來越多?
單就股權變化前后基金公司董事會變動情況來看,5家基金公司除華夏之外,其余尚不明顯。
中信證券爭奪股權這幾年,人事變動是華夏基金最明顯的震蕩。尤其是2012年,股權問題解決之后,王亞偉的出走更為華夏蒙上巨大陰影,副總經理、基金經理級別變動始終不斷;今年又一位副總劉文動辭職。而華夏基金董事會的爭斗則更加激烈,盡管股權被稀釋,中信證券仍進一步在董事會安插人手,加強控制。
2011上半年時,中信證券仍100%控股華夏基金,董事會5名成員包括董事長王東明,董事范勇宏和3名獨立董事王連洲、龍濤、涂建。股權變動結束后,2012年華夏基金董事會發(fā)生重大變化:人數升至9人,范勇宏升任副董事長;新任4位董事,其中兩位均具有第一大股東中信證券背景,即中信證券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徐剛、葛小波,另一股東無錫國聯副總經理華偉榮亦進入董事會;3位獨立董事同樣大換血。截至2013年6月,范勇宏辭職;總經理滕天鳴兼任董事,董事會其余8名成員與2012年保持一致。
當然,對華夏基金來說,股權問題解決的最大利好便是可以發(fā)行新產品。2011年年底至今,華夏基金產品發(fā)行量呈“井噴”狀態(tài),包括9只ETF基金及其聯接,5只債券基金包括債券QDII,3只短期理財。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產品無一為主動管理型股基,管理層的動蕩、基金經理的出走,華夏或很難再打明星牌,復制當年日罄百億的神話。
當然,股權變動對于基金公司的影響并非一蹴而就,其余4家基金公司此時的風平浪靜也并不能保證能夠延續(xù)。
東北證券絕對控股東方基金前后,后者董事會的變動并不明顯。增持前,東方基金董事會中共有8名成員,僅董事長楊樹財具有東北證券背景。增持后,董事會增加總經理孫曄偉擔任第9名董事。此外,原3名獨立董事亦保持不變。
大股東中鐵信托完成絕對控股前后,寶盈基金董事會構造同樣未發(fā)生大改變。與東方基金一致的是,總經理汪欽進入董事會,董事會成員從7名擴至8名。
招商、天治基金董事會目前尚未發(fā)生變動。今年以來高管的變動均來自于副總經理層面,天治基金提拔總經理助理、投資總監(jiān)常永濤擔任副總經理;招商基金則提拔基金經理張國強,及曾任職南方基金的呂一凡擔任副總經理。
格局
券商廣撒網銀行控股深
當前基金公司主要股東中,券商、銀行、信托已呈三足鼎立之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tǒng)計顯示,81家基金公司中,大股東已實現絕對控股的共有33家。其中券商絕對控股12家,信托、銀行各10家,另一家為投資公司。
同時,券商系股東數量也最多。包括東北證券在內的5家券商,招商證券、長城證券、海通證券、申銀萬國證券更是同時(控)持股兩家基金公司。長城證券為長城基金和景順長城基金的第一大股東,分別持股47.06%和49%;海通證券是富國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第一大股東,其中海通證券與申銀萬國同為富國基金第一大股東,持股均為27.78%;海通證券同時控股海富通,持股51%。申銀萬國除富國基金之外,還控股申萬菱信基金,持股67%。招商證券除持股招商基金之外,亦為博時基金第一大股東,持股49%。
目前在批的7家基金公司中,6家內資基金公司大股東持股比例均超過51%。其中4家控股股東均為券商,華西證券51%控股華西群益基金,國開證券66.7%控股國開泰富基金,華福證券76%控股華福基金,中信建投證券55%中信建投基金。另兩家則為信托,廈門國際信托51%控股圓信永豐基金,北京國際信托60%控股北信瑞豐基金。
相比之下,銀行系基金公司數量不占優(yōu)勢,但絕對控股實力最強。今年4月獲批的興業(yè)基金以5億元的注冊資本震驚市場,成為首家內資基金公司大股東實現絕對控股的基金公司——興業(yè)銀行出資4.5億元,持股比例高達90%,也是目前控股股東持股比例最高的一家。
目前銀行系基金公司共有10家,僅招商基金和興業(yè)基金為內資,其余均為合資。中行對中銀基金控股比例高達83.5%。工行對工銀瑞信控股比例也達80%。此外,建行、交行持股均為65%,北京銀行持股62%,民生銀行持股60%,農行持股51.67%,浦發(fā)銀行持股5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