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06-17 13:29:34
盡管擁有政府一紙“緩拆令”,但由于在法律上存在保護“死角”,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遲作為”,兩幢建筑最終還是難逃厄運。
新華網廣州6月17日電(記者陳寂)近日,有關廣州民國時期建筑金陵臺和妙高臺被開發商“強拆”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震動。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盡管擁有政府一紙“緩拆令”,但由于在法律上存在保護“死角”,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遲作為”,兩幢建筑最終還是難逃厄運。
兩幢民國建筑遭兩劫終被毀
金陵臺、妙高臺位于廣州越秀區觀綠路與詩書路的會合處,從圍墻外僅能看見原建筑沿街面殘留的二樓兩扇窗,下面有大面積的編織布遮擋,走進圍墻內能看到,上千平方米的雙層建筑被拆為一片廢墟。
在這個地塊值班室值班的李師傅告訴記者,12日凌晨他看到約5個人開著2臺挖掘機來拆樓,拆了2個多小時才結束。
事實上,在金陵臺、妙高臺被徹底清拆之前,已歷經了一次劫難。“這兩個建筑在2012年5月的時候,就已經拆了一半了。”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鄭力鵬告訴記者,那次清拆遭到了越秀區文廣新局的制止。以鄭力鵬教授為組長的專家組受市文廣新局之邀,在現場勘查后認定,這兩座建筑物“為民國時期興建的建筑物,具有較好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建議作為歷史建筑予以保留,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護”。
這個“必要的措施”最后落實為一份廣州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發給開發商的“緩拆令”。這份2012年5月25日發出的《關于暫緩拆除越秀區詩書路兩幢房屋的通知》顯示:“上述房屋位于歷史城區內海珠中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保護范圍,你司應暫緩對上述房屋的拆除。”
這份限期不明的“緩拆令”最終也沒能保護住兩幢建筑,一年之后,金陵臺和妙高臺灰飛煙滅。
非文保建筑被毀缺乏法律保護
金陵臺和妙高臺遭清拆之后,一些網友發布了兩幢建筑以前的照片。照片顯示,金陵臺為船形建筑,窗戶模仿救生圈的外形設計成圓形;妙高臺擁有一排巨型的三層樓石柱,構成整個建筑的標志。
“這兩幢建筑的建成年代是上世紀40年代,在學術研究方面,特別是在中國建筑史的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價值。”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系副主任馮江告訴記者。
然而,由于這兩幢建筑一不是文物保護單位,二來沒有認定為歷史建筑,缺少一個合法的受保護的“身份”。鄭力鵬告訴記者:“如果它們能及時被納入到保護名錄,獲得歷史建筑的身份,也許就不至于發生被拆的悲劇。”
我國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中,“歷史建筑”被解釋為“經城市、縣人民政府確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護價值,能夠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也未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的建筑物、構筑物。”
據鄭力鵬介紹,去年12月廣州市規劃局就召集了專家,對廣州市歷史文化保護區和歷史建筑進行摸查,目前第一批歷史建筑名單已經基本完成,進入審核階段,正等待政府審批通過。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記者,即使在未公布的第一批“歷史建筑”名單中,也沒有金陵臺和妙高臺這樣的私人建筑,而主要都是些沒有產權問題的公共建筑。“私有建筑可能會出現在以后的批次中。”
既賣地又“譴責”拆樓 政府“歷史欠賬”難脫責
“強拆”事件發生之后,記者相繼聯系了廣州市規劃局和市國土房管局采訪,兩個部門均回絕了記者的采訪請求。
廣州市規劃局發給記者一份“對詩書路民國建筑強拆事件的回應”,除了表達“強烈的譴責”,對建筑被拆毀“感到痛心”,并表示“為保護詩書路民國建筑,從規劃編制、立法、行政協調等方面一直在做大量工作”。
而廣州市國土房管局隨后在其官方微博上答復媒體:“越秀區觀綠路22-28號地塊屬于爛尾地塊,2007年廣州翠樺地產置業有限公司通過拍賣取得該地塊國有土地使用權。”“我局于(2012年)5月25日通知翠樺公司暫緩對詩書路69號之一、金陵臺2、4號和妙高臺1、3號房屋的拆除,8月20日對翠樺公司拆遷延期手續作退案處理,并建議該公司向市規劃局申請明確規劃紅線范圍后,再申請拆遷延期。”
該地塊在2007年拍賣和2008年出讓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尚未實施。“新的法律法規確實是不能夠追究之前賣出去的土地,當時政府批地的時候,確實留下了‘歷史欠賬’。”馮江說。
據一位曾經參與廣州市規劃局“名城保護規劃”討論的專家透露,當時規劃局在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時候,曾告訴專家,規劃里面涉及政府已經批準但是沒有建設、沒有拆遷的項目就有1000多宗,里面有可能涉及歷史建筑的有200多宗,最后經過排查,認為可以認定為“歷史建筑”的就有十幾宗。
專家認為,面對大量有“歷史遺留問題”的古舊建筑,政府有保護的責任。政府的行政審批程序過長,導致保護措施無法及時出臺;而對建有有價值建筑的土地,沒有嚴格規劃、又隨意賣出,到被拆除之后才“譴責”已經通過合法程序獲得產權的開發商——如此“遲作為”,將很難杜絕未來再有新的金陵臺、妙高臺遭遇相同的命運。
原標題:政府一紙“緩拆令”為何難阻兩幢民國建筑被“強拆”?
來源:新華網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6/17/c_116171252.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